牟海侠
【摘 要】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当下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束缚,全球变暖、食品安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爆发、臭氧层遭到破坏、土壤污染物超标等等一系列问题从未如此直接的摆在人类面前。正因为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刻不容缓的当前主要任务上来,运用马克思的自然观分析人与自然的多种关系样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超越盈亏底线原则成为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的必要思路。
【关键词】生态建设;生态文明;自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2-0052-02
过去一段时间,人们一直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从崇拜自然到挑战自然再到人定胜天,随着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悄然发生变化。时至今日,环境危机开始伴随人对自然关系的认识而越发凸显,全球变暖、食品安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爆发、臭氧层遭到破坏、土壤污染物超标等等一系列问題摆在人类面前。生态建设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众说纷纭,但其中有一条必须遵守,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超越资本的逐利性,用整个人类长远的发展视野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如此才能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思想,有必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领略马克思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并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
一、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核心就是通过物质实践来改变我们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马克思反对把人看成纯粹的自然人,人不只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同动物的自然属性有本质的区别。人来源于自然,人不是某种精神的产物,也不是由神秘的上帝创造的,而是来自于大自然的给予。人天然地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自然界获取养分及生活材料。人包含自然,人来自于自然界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样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人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着自然。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通过不断的实践改变着自然,而不是取消、消灭自然,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历史地发展着。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对于人对自然界的作用与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之间的区别,予以了极大的注意。自然界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前提,“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改造”[1](P.56),同他研究人的感性—客观的活动相联系,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超过以往所有唯物主义观点的说明。他不再仅仅是从人的自然的规定性,即仅仅客观地看待人,而是以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把人看作是社会产生的存在物,即历史的主体。人不再像其他生物那样,直接地同自然界相对立,而是通过他的生产活动,即劳动,既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又同其他人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发生联系。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是以生产为中介,这样,马克思不仅在自然研究中而且在历史观点中,为克服唯心主义找到了决定性的出发点。
更为重要的是人依赖自然并现实地改造自然,通过一系列的人类活动,人将从自然中的获得物转化为人的造物。同时人也向自然界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影响和改变自然界。马克思谈到:“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P.53)马克思总是把自然作为人的身体的延伸来看待,可见,自然环境的污染及破坏意味着人的身体及生命的损害,从人的生命角度来看,保护自然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历史任务。
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过程中带来了人对自然的异化
自然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是人生产能够维持自身的生活资料的一种结果,正如马克思所理解的,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类实现这一目标并不仅仅是通过盈利目的的生产,而且通过美的尺度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而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异化的,马克思在劳动过程中研究了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甚至敌对的势力同劳动者相对立的原因,并证明了劳动的对象化与外化是使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分离的前提。他进一步提出,“如果我自己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那?属于另一个有别于我的存在物。”[1](P.59)人的劳动的异化和人对自然的异化是相伴而生的,人对自然的异化“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P.58)这就包括了人对其自身的真实的感性存在的异化,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恶化,生态危机凸显。
马克思生活的晚期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刚刚兴起的时期,当时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工业生产总值在19世纪末超过了农业生产总值,德国的鲁尔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带来了国家经济及政治、军事实力的显著增强,这正是人对自然的实践改造。但是生态危机也相伴而生,马克思谈到:“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2](P.133)可见,在资本主义刚刚崛起的工业区中工人的异化已经到了一个糟糕的地步,阳光、新鲜空气以及干净整洁的环境不再是其生活的一部分,相反,黑暗、雾霾和污水成了其难逃的物质环境。由于人的劳动和自然的异化,工人不只是失去了基于美的价值尺度,而且失去了生活原初的基本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极度紧张之中。而要解决这一难题,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提到:“马克思坚持认为,人类对其自身的类存在和对自然的自我异化——构成了大部分的人类历史----通过努力而超越这种自我异化。”[3](P.88)可见,马克思强调了需要通过行动来解决自然的异化问题,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超越盈亏底线原则
解决环境危机问题必须运用唯物主义的思维,尤其需要与盈亏底线的价值观进行长时间的彻底的决裂。近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我们已经树立与以往金钱驱动的经济盈亏底线完全不同的生态观,但需要调节多方利益,尤其要根据直接生产者的需求更加合理地组织起来的,不只是满足资本逐利的短期利益,而是能够满足人类整体需求的生产机制。当然,这与自然的可持续性相联系,而人化自然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人对自然的异化问题如果能以促进人类福利的方式促进个体福利的生产来进行,这种生产同时以可持续性也就是非掠夺的方式对待自然、满足人类需要,这样的生产是解决生态危机的主要方式。endprint
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在带来大量财富及明显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丛生的环境问题,这正是资本的双重性带来的,资本既有进步性也有剥削性。资本的逐利性必然要求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相应的利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成本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治理环境需要资本的投入,而有限的资本流向更加逐利的领域,因而资本天然地漠视环境状况。为人的福利和境况而进行的斗争同样也是为环境公正的斗争,这自然要超越阶级、武力、经济、人种、环境掠夺等不同情况的斗争,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经济危机及环境破壞成为必然,为争取社会共正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正在同保护地球环境及生态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据此,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做到坚持超越盈亏底线的原则。人类持续干预自然的活动是有限度的,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共同发展,不可能独立于自然之外。但这并不是说人类的生产要放弃进步的希望,也不是从更加全面满足人类真正需要的意义上停止财富的增长。选择一种新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与生态更加协调的社会全面发展形式,这种发展一定要摒弃那些打着发展的名义而进行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畸形发展,和谐健康的发展模式追求适度,而不是一味的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润。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不应以经济利润为本,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确保自然长期安全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新格局,这超越了以前所提的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国家实现全面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统领性、指导性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为紧急任务融入到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打造全面实现生态文明的物质文化及社会基础。为此,加强从制度、社会文化及环保工作、法制等多方面工作入手。第一,引领经济向绿色、生态化转型。同以往高污染高浪费的经济样态不同,在生态文明形态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革命性的变革,转向生态循环型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别于资本增值的唯利润发展目标转向追求多方利益的稳态型经济,同时其生产资料等物质流通从单线向循环发展,生产的动力以及能源问题由石油、煤炭等能源转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第二,加强立法,全面推进生态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是保障,环保工作的推进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因而围绕生态建设必须紧紧落实打污治污“最严格的制度”、防范减染“最严密的法治”,用法制的力量营造起全社会推进环保建设的良好态势,同时环保工作也要落实负责人制度,严格“生态红线”不能跨越原则,将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业绩同环保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严守环境污染属地责任制原则。第三,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生态文化氛围。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倡导生态价值观,引领人们生产生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还原生态的原本价值,在严重的生态危机下重新解读生态伦理,并将生态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层面上突出生态的核心价值。最后,多方共同努力开拓环保工作新局面。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哪一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绿水青山是全人类的盼望,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9.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 与自然[M].刘仁胜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秦 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