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人民的根本愿望

2018-01-29 18:12孙晶
世纪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人民十九大

孙晶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美好生活”这一概念,即明确了我党不忘初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价值准则,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需求的历史性定位。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凸显出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表征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美好生活;十九大;人民;价值;历史;实践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2-0011-02

党的十九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盛会。报告中,有14处提出了“美好生活”这一概念,他们分别处在报告的13个部分之中,以点的形式出现,却带出整个报告的逻辑架构,是我们分析与理解十九大报告的一个新的着眼点。

“生活”是人类独有的,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蕴藏着人生的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丰富着生活的内涵,提升生活的品质,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逐渐展现,而“美好”正是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最高体现,是人们的一种价值向往与奋斗目标。马克思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P.47)这正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生存的一种生产生活标准。因此,“美好生活”是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契合的生活,它是人民的根本愿望。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美好生活”这一观点,首先体现了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标准的历史性定位,也说明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价值准则。同时,“美好生活”也凸显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正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应然维度:“美好生活”彰显一种价值取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开篇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P.1)。“美好生活”是一种价值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主体赋予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不同的,但是每个时代,每个阶层的人,都怀有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不仅仅要活着,而且要“好好的活着”。期待中的美好生活是一个未完成的、不完满的“美好”,人们不断否定过去的“其所不是”,又不断寻求未来的“其所是”。从对这种未完成实在的主观不满出发,“尚未”的反映形式表现为一种价值冲动,激发初心,并转化为一种能动地变革现实的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而为人民谋幸福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宗旨和不懈追求。因此,我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是一种使命,更是一次庄严的承诺,永远为人民谋幸福,永远向着美好生活而奋斗,源于党对最广大人民群众脉搏的真切感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大众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旗帜,也体现了党永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准则。“美好生活”正是一直以来党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发展的一种价值预设。对生活“应然”维度的设想显示了党和政府工作目标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它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本然维度:“美好生活”表征一种历史方位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位。”[2](P.10)新时代意味着伟大飞跃与光明前景,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1](P.88)。人们在历史的当下继承性的决定自己的行为,又根据当下化的未来去选择和确定自己的作为未来的过去的这一环节,因此,可以说历史即产生前提又创造结果。历史的生成离不开人的现身与体会,离不开人的需要,当现实触发人向“真”“善”“美”而生的意识时,历史的绵延效应触发了历史的绽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当下对未来的向往,也是未来对当下的规定。因此,“美好生活”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本然趋势,是我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国人生活方式的全新定位。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和谐统一,体现了人类的大美生活。我国现阶段着重提出“美好生活”,足以体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远见与魄力,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本然趋势。因此,报告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P.11)

三、实然维度:“美好生活”凸显一种现实问题

“变”与“不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P.11)“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一个需要满足基础上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人通过扬弃自然的自在性与社会历史的自发性,使自然的发展与历史的演进对人类自身具有一种“善”的价值。“需要”的这一内在规定性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的性质以及趋势形成了顺应历史,表征民意的“變”与“不变”。一方面,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自我需要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复杂化,也就是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P.11)人民的需要以一种以事实为基础又超越现实的实现价值与达成目的的理性设计的方式出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基于现实规律与规范,而又拓展了美好生活中物质文化的外延,同时,也提升它的内涵和质量。人们不仅需要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需要有尊严、体面的生活,需要绿色的生活。而“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P.11)。不平衡是从结构与范围来讲的,如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从发展的层级和质量来讲的,如实体经济、创新能力、民生发展、市场化改革的不充分。发展的规律、需要的内在规定以及历史发展的流动差都使主要矛盾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历史性的实然的“变”。第二,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的国际地位。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转变了。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endprint

四、必然维度:“美好生活”代表一种实践路径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2](P.15-16) 真正的人是诗意的存在者,是至善的追求者。既然对美,对德有所追求;既然人是一种价值的存在体,那么他就会有將价值现实化的过程,将内在的需要显化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伟大梦想。怀揣着实现“美好生活”的中国梦,遵循着凝聚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人民才会在党的带领下,走出一条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全部运动,即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他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到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1](P.120)马克思已经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过程,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过程就是人类经验产生的过程,即历史现实化的过程,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因此,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的“美好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正如我们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就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所有的奋斗,在新时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为美好生活拓展路径,都是在不断的实现中国梦,都是为共产主义添砖加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正是“美好生活”所转化为的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理想和发展需求。这些需求作为我们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能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触摸和感受到自己的“美好生活”正一天天、一步步变成现实,这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内化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5.

[责任编辑:秦 超]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人民十九大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