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美:儿童美学启蒙
——儿童美学启蒙教育的遐想

2018-01-29 08:24王新刚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饥饿感红烧肉童真

王新刚/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柔软的地垫、悦目的墙面、可调的灯光、立体的音响、清新的绿植、可爱的绒布表情符、组合的彩色积木柜……每次活动都会根据内容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布置,有时是绿色的大自然,有时是新奇的游乐园,有时是悦动的音乐厅,有时是五彩的美术馆……孩子们每一次的活动,都戴着眼罩,充满神秘又无比期待,满心欢喜更跃跃欲试,期待而来,收获而归。在这样的空间中,让学生悦纳舒展、乐享情趣、体验美好,濡染美学的启蒙。这是江阴市实验小学儿童美学启蒙馆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所见、所闻、所感都是一种自然、一种欢愉。在这里,个性得到充分释放,处处彰显着童真童趣,洋溢着教与学的生态之美。

有人说,童真之美不完全关乎形态、味道与质地,而是一种生态之美。这就像是草原的生态,牲畜的粪便沃肥了土地,黑土地丰茂了植被,丰茂的植被又繁育了牲畜,由此形成了一种生态繁衍。也只有这样一种具有生态美的环境,才能造就草原之美、牛羊之肥。生态的就是一种美,美就是一种生态,只有自然的、生态的才是最美的。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自然的法则,教育也不例外,有其内在规律。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授知识,而是知识之外的东西,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的那样,学习是相遇与对话,与客观世界对话(文化性实践)、与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与自我对话(反思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活动。三者缺一不可,并需要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学习生态。学校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学校必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既是教育的使命与职责,也是学校的本质使然。儿童美学启蒙倡导“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让儿童成为美的精灵、美的使者”,打破知识学习的局限,融入美学、哲学等方面的兴趣与知识,将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使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成全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与审美性。这是响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改进学校美育教学,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美学启蒙就是为了呵护、培育学习的“土壤”,肥沃的“土壤”,自然就能生长出“茂盛的庄稼、肥美的牛羊”。庄稼茂盛了,牛羊肥美了,又何愁“土地”会不会贫瘠,得不到肥料的滋养呢?

童真点燃学习

儿童美学启蒙,以儿童之美为生命基础、逻辑原点与价值立场,以美作为一种触发、彰显、释放与指引,让儿童体验美的意义,学习美的表达,让童真、童趣、童性、童乐与真、善、美在性质、内容、形态上实现交融,让儿童特质得以最大的彰显,使教学成为一种亲切的、可及的、温暖的互动。在各种各样精彩的“教育故事”的交融中,滋养人文精神。儿童既是认知与建构的主体,全程参与素材收集、教材编制、学具选择、活动策划及教学评价,同时,儿童又是课程的、美的对象,在美学观照的自然融入中,完成美的约定、美的坚守、美的创生,不断促进其人格之美、心灵之美的日趋完善,以审美价值观的养成促进价值观的养成,从而健康地发展。

在美学启蒙课堂之《大自然孕育了美》篇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们进入教室摘下眼罩的一瞬间,顿时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真美啊!此时此刻,音画背景呈现出的是一幅真实的自然景象,师生共同用深呼吸的方式来表达所感觉到的美妙无比的音画。接着,《动物世界》的音乐响起,美在心中流淌,和着热情的节奏,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释放着本真的快乐!“大自然孕育了美”这一深奥的哲理,孩子们置身于画面中得以切身体悟。自然、精神、自由、吸纳、神清气爽……一个个鲜活的词语从孩子们口中迸发而出,青涩却很自然,没有丝毫的生硬感。

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基础,遵循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与基本规律,捕捉童真。这虽然很难,但的的确确很重要,这甚至可以成为一切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忽视、忘却童真的教育无疑是一场赌博,而且是一场必输无疑的赌博。儿童美学启蒙就是要在孩子内心深处播撒希望,绘就孩子成长的“心电图”,让教育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安家,让教育的脉博与孩子的心跳产生共鸣。用童真点燃学习,真正做到朴实而不刻意雕琢,让教育不再因为过度雕琢,产生过多的教育伪造;适合而不因袭,让教育不再因为因袭守旧,造成教育的感觉麻痹。在聆听故事中倾听心声,感受童真之趣,打开心灵之门,点燃学习之焰,理应成为教育的一幅美妙画卷。

学习需要“饥饿感”

在美学启蒙中,有一个“品尝美的味道”的环节,孩子们被蒙住双眼,从“美味盒”中摸出一种“美味”进行品尝,然后说说自己对“美”的感受。有的孩子说:“芥末虽然很刺鼻,但是很爽,而且热量十足。人生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从不好吃中品尝出好吃来,那就成功了”;有的孩子说:“我吃到的是桔子,一开始有点酸,后来有甜味了,这让我明白了先苦后甜的道理,我觉得这是一种愉悦之美”;还有的孩子说:“我吃到的是柠檬,生活中有时候避免不了会受一些委屈,酸甜无处不在,只要你放轻松,一切都会美好起来……”课堂中涌动着久违的对学习的饥渴感。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学习是需要一种“饥饿感”的,需要切己体悟,这样的学习才可能真正激发兴趣、激起欲望、激活思想,成为真正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童年印记中,红烧肉是餐桌上偶尔才会有的美味大餐,现在仔细想来,不只是那个年代的红烧肉特别美味,还因为那时红烧肉的难得,引发了身体中强烈的饥饿感,一种对红烧肉的饥渴感,才会觉得特别香,特别有滋味,可惜长大后已经很难找回那种味觉了。时至今日,曾经的饥渴感,已经不再那么强烈了,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种厌腻感,原因何在?是因为环境与物质条件的变化?还是多样而过度的满足,让饥渴感退化了?

对学习的渴望如同对红烧肉的渴求,两者之间似乎有着相近的哲学原理、文化渊源。现在孩子对学习不再那么求知若渴了,甚至没有了一种学习的饥饿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侵蚀着孩子的身心,动摇着学习本应该有的魅力与地位,甚至有成为附属品的危险。以至于孩子对学习不再有当年对红烧肉般的饥渴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教育自身的问题,过度求全、求满、求大,让孩子对于学习逐渐丧失了一种饥渴。为了快速达到某种功利的目的,想尽一切办法“吃饱、撑饱”,为的只是一个揣摩出来的“高大上”,实则仍是一个缺少精神的“胖侏儒”。思想上不再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也不会再有想象,毕竟想象是需要时间与空间的。一个对学习缺少了饥饿感的学生,当然不会有很强的求知欲,一个被教育塞饱填满的学生,注定是缺乏“胃动力”的,以至于许多知识只能被生吞活咽,不会真正咀嚼到知识的味道,更不可能体验到什么是学习的享受,他们的学习如梦初醒,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徘徊……这种观念主导下的教育,不过是外表肥胖而营养不良的。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成为等待食物而不会寻找食物的待哺者,逐渐成为肥肚油肠,缺乏饥饿感的“学习难民”,犹如一个腰缠万贯的“风尘乞丐”。

真正的健康实际上是包含着饥饿的,真正的健康是要伴随着发自内心深处的“肠鸣”声的。许多时候,我们只知道用教育去点燃,却忽略了“饥饿感”对于学习兴趣与欲望激发的重要性。真正的教育饥饿是教育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如果教育真正有了饥饿感,那么教育的一切问题自然也就能迎刃而解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饥饿也是“教育疗伤”的一种手段与方法,更是净化教育,清空残留,让教育真正走向富有、走向完满的重要前提。

静待花开,迎来突变

据观察,参加过美学启蒙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现象一,90%以上的孩子会在参加完活动后,向老师询问下一次上课的时间,自己能否再参加。相比其他课堂而言,提出这样需求的学生,涉及面是比较广的,愿望也比较强烈。这样的变化反映出孩子们对美学启蒙课堂的一种认可、一种期盼、一种需求;现象二,在发言、板演、讨论、操作等课堂参与行为上,会出现持续两三天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些积极行为目前尚无法证实是否与美学启蒙有关,但至少说明美学启蒙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存在的;现象三,在作业书写上,至少会出现一次特别工整的书写,这期间几乎没有家长、老师的督促,就此简单地作出孩子开始“要好”或“好学”判断,可能比较武断,但可以看出孩子内心深处已经有了对“美好”朦胧的价值判断与追求;现象四,30%左右的孩子,会出现对抽象概念的顿悟或是模糊的理解,这样的顿悟或理解是在没有借助直观手段的前提下实现的,尤其是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与数学的数量关系上,尤为明显……

这种成长的变化,快速、突兀却很亮丽,犹如突然矗立在你面前的冰川,圣洁不可侵犯,又宛如蹦出地平线的一轮朝阳,活泼中略带羞涩;更有流星划破夜空般的美丽、璀璨。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它证实了学习是有规律的,个体成长是有规律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循着预定的轨迹发展的。在孩子身上,的确会出现一种超规律甚至是逆规律的生长,这就是成长中的“突变”。这种“突变”伴随着孩子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可能是孩子至千里的一种跬步,也可能是认知堵塞的一种畅通,更可能是心灵感悟的一种豁然,弥足珍贵。虽然,这只是孩子学习成长中的昙花一现,或是规律性的一次悸动而已,但谁又能说这不会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次华丽蜕变,甚至是一次重大转折呢?虽然,没有考证过这种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但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成长之“顿”,一种无形的力量,流淌在血液里,渗透到骨髓里,仿佛要从身体里喷薄欲出一般。

当然,这种成长的“突变”,在不同孩子身上的反应程度、出现时间段都存在着差别,突变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因人而异、耐人寻味的。教育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孩子内部的一种自然生长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成长的“突变”是孩子自我建构的一次自然修复、内外整合与自我完善。从孩子成长的“突变”,反观孩子们日常学习所反映出来的“不懂”“不能”“不熟”,是不是会随着孩子骨骼的生长与心理的不断成熟,自我“了断”?在我们的教育中,究竟又有多少“提前渗透”“同步发展”,将成长的“突变”扼杀了呢?如果我们的教育是在不断地扼杀“成长的突变”,那么这种教育是不是在犯罪,我们是不是刽子手……

这种成长的“突变”也许只是自然生长中的一个节点、一次律动或一个高潮,但通过它可以让我们透视教育的根本问题,乃至全局问题,要捕捉它,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成长“突变”的背后,蕴含的哲理是深刻的,折射出的现实是耐人寻味的。触摸孩子成长“突变”的脉搏,为孩子的成长牵牵头、引引线、搭把手、助把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突变”的可能,让每个成长“突变”串连成孩子精彩的成长历程,让每一次的成长“突变”不再是远方的遥望、梦想的亲近,而是现实的呈现。不要再让每一个成长成为一颗流星,美丽无痕,咀嚼时只是记忆里的回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能够做的。在等待中迎来生长的“突变”,静待花开,这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智慧,做好迎接,准备拥抱,其他的交给时间吧。

猜你喜欢
饥饿感红烧肉童真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想东想西”展童真
为啥晚上吃得越多,第二天早上越饿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
“饥饿感”意味着什么
红烧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