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萍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内容[1]。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均可能导致患者在输液期间出现穿刺不成功、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引起护患纠纷。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采用综合护理理念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干预和指导,经研究证实该护理方案可行。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静脉输液的100例患者作统计观察,同时对其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Ⅰ组50例,包括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14~72岁,平均(46.9±7.8)岁;Ⅱ组50例,包括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龄12~73岁,平均(47.2±8.3)岁。Ⅰ、Ⅱ组各项基线数据经统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研究对照条件。
Ⅰ组施行常规护理,按常规急诊科输液标准,给予患者口头教育、穿刺护理及对症干预等处理。Ⅱ组施行综合护理,包括:
1.2.1输液前情绪安抚急诊科患者病情普遍较危急,加上环境陌生、惧怕穿刺疼痛等因素影响,极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故输液前,应和蔼、微笑与患者交流,给予语言鼓励和情绪安抚,使患者尽可能保持情绪的平稳,增强其临床配合度。
1.2.2营造良好环境将室内的温、湿度分别维持在20~24℃及50%~60%,室内定期通风,每日按时清洁及消毒,同时给予加设窗帘、绿色盆栽等,以避免强光照射,为患者营造良好且舒适的输液环境。
1.2.3饮食指导静脉输液前,询问患者有无进食,并告知其空腹状态下输液可能引起的各种不适反应,指导患者摄取一些清淡、营养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不适,进而影响输液效果[2]。
1.2.4做好相关核对及检查工作输液前合理选择穿刺点;同时注意对输液药剂标签、患者资料等进行核对,以确保无误。输液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基础体征,若有异常情况,需即刻停药并告知医师处理。
1.2.5输液后护理输液后为患者拔针,应做到动作轻柔、平稳,指导患者采取无菌棉棒对穿刺点进行按压5~10 min,待穿刺点止血后,给予胶布粘贴,以免遭受细菌感染[3];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及清洁,避免潮湿而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等。
观察统计两组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同时自行设计服务问卷表,调查两组的服务满意度,结果采取百分制记录。
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源软件(版本:SPSS 17.0)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Ⅰ组、Ⅱ组的服务满意度分别为(89.6±8.5)分和(97.3±7.8)分,Ⅱ组在服务满意度上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实验期间均有出现输液不良反应,其中Ⅰ组共8例,包括发热4例,穿刺失败3例,其他1例,总发生率为16.0%;Ⅱ组有2例发生上述问题,其中发热1例,穿刺失败1例,总发生率为4.0%。可见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静脉输液能够经静脉将药液直接输注至身体各个部位,不仅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还具有药效发挥快、作用明显等特点[4]。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普遍较危急,部分患者还存在无法吞咽片剂或颗粒类药品,因此多选择静脉输液途径给药[5]。但静脉穿刺需刺破患者表层皮肤与静脉血管,极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引起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6]。
综合护理是现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服务领域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围绕患者病情特点,从多个方面向患者提供干预和指导。与传统干预模式相比,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将护理服务的系统化、全面化,能够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服务体验[7-9]。本研究中,笔者将综合护理理念引入急诊科的静脉输液工作中,围绕输液前后阶段向患者提供护理指导,结果显示,Ⅱ组护理后的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而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4.0%,整体护理效果更为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推行综合护理是一种可行干预方法,能够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升患者的服务体验。
[1]赵伟. 急诊输液治疗相关问题现状调查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57-58.
[2]刘林.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17,30(3):3074-3075.
[3]李丹. 门急诊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9):1279-1282.
[4]袁艺. 探究急诊科输液患者全方位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J]. 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12):318.
[5]周梅. 对在急诊科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227-228.
[6]杨旋芳. 综合护理模式对急诊输液安全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6(3):160-162.
[7]朱素娟. 36例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6):355-356.
[8]陈海英. 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86-187.
[9]江细英,龚婷. 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29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