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三走”活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18-01-29 17:46:55吴健吴梦迪廖仲珂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心理

吴健 吴梦迪 廖仲珂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大学生都“宅”在宿舍,不愿意出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交往方式,大部分大学生平时就宅在宿舍里,吃饭购物娱乐都通过互联网来解决,宅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日常状态。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近20年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初中生达到58%、高中生达到 76%、大学生达到 83%。从生理机能看,学生的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均大幅度下降。这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

中青联发布《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三走”活动。本文拟对郑州高校大学生进行关于参与“三走”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

2. 高校开展 “三走”活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15年学校开展 “三走”活动,“三走”活动前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身体素质对比,该调研采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法,对郑大体院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体能测试2015年大一至大四学生参加体质测试的合格率分别为79.7%、72.9%、70.6%、65.7%,不及格 27.06% ~ 34.29%,不及格率比较大,总体情况不太乐观。“三走”活动后,2016年大一至大四学生参加体质测试的合格率分别为 88.3%、88.5%、91.5%、91.8%,不及格率为8.23% ~ 11.67%,总体情况较为乐观。另外,从2016年至今参加体质测试的人数也有所提高,这说明在政“三走”活动的影响下,学生参加体质测试的态度有一定的提高,积极性有所上升。

2.1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神经系统的敏锐度影响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体育活动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敏锐度,在运动中动作的新颖和活动的爱好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中或比赛中,这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训练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消除疲劳、清醒头脑、活跃思维,修复和改善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使大脑处于新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提高学习效率。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紧张,神经常处于兴奋之中,使他们没有时间调节自己,因此容易出现疲劳现象,使得学生的身心素质下降。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消除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疲劳。

2.2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会分化出“理想我”和“现实我”,由此带来一系列矛盾。这种自我意识不能统一,往往会造成个体内心激烈冲突,导致痛苦和焦虑。通过体育活动能确立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同时还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平衡。丰富活跃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进行锻炼的人具有心情开朗、不怕挫折、明辨是非、坚韧顽强、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等精神和品质。也更加关心自我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大学生可以解决自我意识的矛盾,形成适度的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体育活动采用多渠道多方位启发大学生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无论心理压力有多大,只要通过体育活动都会自觉和不自觉的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的设计体育活动的情景。一方面要消除大学生心理不良障碍,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一些优秀心理品质。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压力无处不在,人人都会遇到挫折和承受着各种心理压力,主要看自己用何种心态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对于排除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心理和生理发展趋于成熟和不稳定期,而体育活动是以身体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特殊的实践活动,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替代作用。

3. “三走”活动持续开展的相关建议

“三走”, 即:“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课外体育锻炼为主,实践调查证明当前大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象,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项目中,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活动宣传工作,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1 做好宣传活动

大学生入学后,可以开展针对性的三走活动,部分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因此通过新生教育活动,能加大对三走活动的宣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此外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养成锻炼的习惯,通过团队学习或者组织学习形式,尽量帮助每一位同学掌握体育爱好。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或者其他活动项目的形式,能满足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具体要求,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

3.2 进行适应性锻炼

针对适应性锻炼活动的具体要求,在思想教育落实阶段要以指导性学习为基础,以安全心理教育和讲座活动落实为基础,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应性锻炼活动对学生技能锻炼和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将三走活动的实际意义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投入到运动中去。可以借助网络的推动作用,将三走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采用信息推送的方式发送到客户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进而参与到项目中。

3.3 创新体育锻炼模式

加强主观引导,提供机制性的、科学的、合理的约束。原有的体育项目模式比较传统,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习,此类教学活动的设定对学生自身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学生参与性不高。在三走活动项目的具体要求下,需要创新体育锻炼模式,包括:学生角色转换、让学生安排锻炼场地等,此类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整体安排合理并且科学,因此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到不同锻炼方式中,进而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满足已有教学现状要求。

3.4 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场地,考虑到三走运动项目的具体要求,需要从学校 - 家庭 - 社会等锻炼模式入手,形成全国性的体育锻炼网络,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氛围。“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个走向是密切联系的,要让设定有效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避免学生长期停留于互联网,部分学生喜欢窝在寝室,活动项目参与性不强,要进行项目活动的推广,做好前期设计和规划工作,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学生要走向操场进行户外锻炼,很多学生长期不进行锻炼,身心素质下降,进行适当户外体育锻炼能消除焦躁和烦闷的心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 推出活动“积分制、学分制”,推行严格的体质测试达标机制提升活动的有吸引力、实效性,让大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参与、乐于参与

4. 结论

参与后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能力和体育指导能力指标明显高于参与前各项指标,说明对大学生进行三走活动训练,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身心健康素质。综上所述,三走活动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为这一群体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塑造强壮体魄和健全人格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