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凌燕
(山东省威海市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脑梗塞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1],不及时入院治疗,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残疾。资料显示,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效果[2],缩短患者痊愈时间。本研究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10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71.6±5.3)岁;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0.9±4.8)岁。两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良好。
对照组: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做好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简单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①环境护理: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准备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勤开窗,促进空气流通,让患者居住其中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医护人员可以组织病房内其他患者与患者聊天,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谈话氛围,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慌感。②心理指导: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同时加强对患者情绪变化情况的观察,从而准确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使其不良情绪消除。医护人员还可以邀请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③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通过健康讲座、个人教育等方式,向患者宣教疾病有关的各项知识,并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等等,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耐心回答患者的各项疑问,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④康复指导: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患者首先进行关节被动训练,严格遵循舒适原则展开,一天训练2次,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当患者能够自主运动时,医护人员就应该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床上运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1)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级评分的方式,满分共计100分,≥80分表示十分满意,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
(2)生活质量:从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各项指标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各项统计数据对比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以(%)、(x±s)的形式表示,并分别采用x2和t值检验,以P<0.05作为比较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标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而对照组则仅为82%(P<0.05)。
在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在生活质量的各项评价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
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膜,管腔出现狭窄,进而引发脑梗塞。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3]。
不同于传统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服务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做好疾病护理措施,而且还需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身心感到愉悦。国内有医学专家通过临床试验发现,对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包括常规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而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给予高度评价。环境护理主要是通过改善外界环境,减少患者应激行为,让患者感到温暖、贴心。心理指导强调的是个体化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必须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确定交流方向,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临床疗效。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的知识,进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康复训练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首先实施四肢被动训练,逐步进行床上主动锻炼,最后过渡到行走练习,促进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无论是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同时精心的护理服务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也能更好地赢得患者的满意。
综上,在老年脑梗塞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