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剑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引发凝血、纤溶失衡,容易出现血栓。保守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神经功能[1]。溶栓治疗是临床公认的有效疗法,但由于其限制性较强,多数患者无法得到溶栓治疗的机会。本次研究探讨了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临床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共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1.25±4.69)岁,平均CSS评分(25.03±4.06)分。其中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4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头晕、耳鸣、恶心、疼痛、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等。脑梗死发生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和丘脑区新发梗死。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例如,血糖及血压的控制,脱水、降颅压等,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0918,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法:NS10ml+阿加曲班20ml q12h持续泵注3h,持续10天。
临床疗效通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进行评价。基本治愈:CSS评分下降幅度>90%;显著进步:CSS评分下降幅度46%~90%;进步:CSS评分下降幅度18%~45%;无变化:CSS评分下降幅度<18%。恶化:CSS评分上升>18%。
治疗后,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1例。平均CSS评分(11.84±3.06)分。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其中凝血异常2例,胸闷、心慌2例,消化道出血1例,食欲不振1例。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适时进行吸痰、吸氧等护理操作,改善脑缺氧症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患者及家属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使家属能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共同对患者进行护理。用药时,应先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合理选择药物,调整剂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滴药时,严格控制滴速,若患者出现心慌、胸闷、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应适当放缓滴速。当患者病情稳定48h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偏瘫患者应先由护理人员摆放良肢位,进行被动运动,随着运动能力的恢复,逐渐进行翻身训练、行走训练。锻炼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不感到疲惫为标准。语言锻炼时,应先引导患者接受语言障碍的存在,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求知欲,使患者愿意主动进行语言联系。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出血症状。一旦发现有意识障碍加剧、头痛、烦躁等颅内出血的征象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停用阿加曲班,开展甘露醇静脉滴注、吸氧等急救措施,必要情况下可采用头颅CT检查。若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上报临床医师,建立多组静脉通道,进行补充血容量、输血、吸氧等治疗。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后,患者基本上失去了独自生活的能力,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早期溶栓治疗,能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及血栓延长,避免因堵塞远端小血管引发的继发血栓,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2]。但溶栓治疗限制条件较多,多数脑梗死患者无法进行溶栓治疗,因此,本次研究通过阿加曲班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1例。平均CSS评分(11.84±3.06)分。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其中凝血异常2例,胸闷、心慌2例,消化道出血1例,食欲不振1例。阿加曲班是一种新型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不仅能抑制游离的凝血酶,同时能抑制与血凝块相结合的凝血酶。另一方面,该药物的分子量较小,能够进入血栓内部,对内部的凝血酶灭活,从而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3]。配合全面的临床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时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应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