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明,郭 崧
试论戒毒人员心理及行为与青少年毒品亚文化的关系
贾东明1,郭 崧2
1.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杭州,310018; 2.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杭州,310010。
本文从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切入,从戒毒人员广泛存在的心理及社会行为异常现象出发,逐步揭示“心理及行为-青少年毒品亚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青少年拒毒教育以及戒毒人员戒除毒品找到有效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毒品;亚文化
《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称,2016年全国吸毒人员总量仍在缓慢增长,但35岁以下吸毒人员增幅同比下降,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新发现吸毒人员总数比例同比下降2.6%,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9%。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人(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6.8%。可以看出我国禁毒工作取得了成效,青少年吸毒人数降低,但青少年依然是吸毒主要的易感人群,也是毒品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青少年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吸毒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问题,如自残、自杀、抢劫、盗窃、毒驾、伤人、强奸、绑架等暴力事件以及HIV等疾病的传播。
浙江省吸食毒品的种类以新型毒品为主,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的吸食比例占70%以上,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日益加剧,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辨别能力较差,有必要探讨青少年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如何防止陷入毒品漩涡,增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拒毒能力。本文试图将戒毒人员的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况与青少年毒品亚文化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参考。
1.1.1 亚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观念。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在犯罪学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艾伯特·科恩在1955年出版的《少年犯罪人:帮伙亚文化》一书中使用了“亚文化”一词,之后得到理查德·克罗沃德和劳埃德·奥林等人的进一步论证[1]。它通常是指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亚文化一词通常使用有两种意义:①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是亚文化一词的本来含义;②由奉行这些不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这是亚文化的派生含义。一方面,亚文化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起到丰富和补充主流文化的作用;另一方而,亚文化又具有“反文化”性质,即对主流文化的脱离、疏远,甚至消解、反抗和破坏,这些也被称为“不良亚文化”。
1.1.2 毒品亚文化
毒品亚文化或称吸毒亚文化,属于不良亚文化,涵盖了毒品问题在文化领域所有的表现形态,如毒品文化、跨文化毒品问题以及与毒品相关的其他文化现象等等。毒品亚文化的要素包括海洛因、冰毒、K粉、摇头丸等具体的毒品,特定的吸食工具,吸食场所,吸食情景,以及与吸食毒品相关的特定语言、动作和行为表现。
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当下中国的部分青少年,被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新型毒品被当作流行文化和前卫文化以供娱乐。调查显示,青少年使用新型毒品,在他们看来是“前卫时尚”的象征,大多是在酒吧、歌舞厅、夜总会等特殊文化场景环境中,这一场景环境显然构成了以新型毒品为重要基础的亚文化氛围,并且型塑了一个所谓的“新型毒品亚文化群”[2]。当青少年进入这种亚文化群,无论在态度、观念还是行为上,均可能以他人为参照体系,来认识、判断和选择事物,并有意或无意地效仿同伴行为。如果长期沉浸在这种亚文化群之中,个体会被嵌入诸如群体所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并且会主观地感到有一种“文化压力”在无形之中规制着自己,即如果不愿意尝试或者反对尝试新型毒品,那么就会被视作叛逆,最终受到其他成员的疏远或者其他方式的排斥与惩罚。
新型毒品泛滥背后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毒品亚文化”——冰毒、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市场已经形成消费圈子、交流方式,所追求的就是一种“集体有意识”[2]。当前,青少年戒毒人员中,90%以上使用的是冰毒、麻古等合成毒品。“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是人工化学合成、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神药物,其成瘾机理和危害表现与传统毒品存在较大区别。
笔者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析,戒毒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这5个因子得分较全国常模水平高,这与戒毒人员长期吸毒损害了身体及神经系统有极大关系。吸毒人员应对负性情绪的能力较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吸毒前心理健康水平就较低,吸毒后更加剧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3]。同时,吸毒人员行为方面也会出现异常,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冷漠,或者处于喜怒无常的失控状态;思维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是非观念混淆,对周围的说教他的人采取敌对态度,抱有偏见和成见;好逸恶劳、孤僻、说谎、诡辩,不知自尊自爱、意志消沉、失去责任感。
笔者曾就戒毒人员普遍存在的文身现象做过分析,发现有2,152名吸毒人员具有文身,其文身有着亚文化的寓意。男性戒毒人员的文身率在33.5%,初次文身大多在25岁之前年居多,占87.3%,未婚者文身概率高,占46.9%[4]。文身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在青少年中也较为流行,涉及社会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及人格特征,这类人常有含糊不清的主诉,文身与吸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由于文身具有可外观性,是戒毒人员内心世界一个展示的窗口,因此,对戒毒场所内的文身戒毒人员应要有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总而言之,稳心颗粒以及美托洛尔同时应用于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压及心率水平,缓解患者胸痛等症状,提高疗效,应用效果明显。
青少年刚刚步入社会,对社会充满着好奇和渴望,较之成年人更加容易受到传媒、同伴的影响以及自身个体对于社会心理压力的不良排解和生理骚动所带来的“盲动”,这也是青年时间留下的另类“记忆”,但是代价惨痛。
笔者曾于某高校在校大二学生发放160份问卷,调查发现:家庭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足,从家庭方面获取戒毒知识的仅5人(3.1%),网络和宣传片途径的有115人(71.8%);学校对毒品预防教育缺乏系统性,61人(38.1%)表示曾在学校接受过毒品相关教育,99人(61.9%)表示未接受过或不知是否接受过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对毒品相关知识缺乏,26人(16.3%)认为毒品易于戒除,115人(71.9 %)表示不知道新型毒品包含的具体毒品名称及其危害;对涉毒行为处理不当,104人(65%)认为发现有人吸毒应当离开,仅有26人(16.3%)选择报警;对吸毒人群的看法较为片面,149人(93.1%)认为吸毒人员仅仅是违法者,需要强制隔离戒毒。
毒品亚文化作为一种不良亚文化,会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抗,一旦在青少年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会使得部分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缺失的青少年迷失正确的方向,进而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关于青少年吸毒行为与毒品亚文化的关系,有个体、家庭、社会的多种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多数新型毒品吸食者认为,与海洛因相比,吸食摇头丸、K粉、冰毒对身体无害,只是年轻人追求时髦、刺激、新奇的一种消费方式。他们错误地认为,传统毒品如吸食海洛因等具有生理成瘾性,最终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使用者是颓废的,独自呆坐着,不喜欢动,它所导向的是苦痛、疾病乃至个体的消亡;而新型毒品则无成瘾性,个体可以控制吸食的频率与方式,自主性较大,具有选择性的行为,是热闹的,是群体快感体验,是更有活力的娱乐方式,它所导向的是群体性的狂欢。因此,青少年更加偏爱于新型毒品。
另外,吸食毒品的行为其本质就是违法行为,不应当有“初次使用—偶尔使用—规律性使用—毒品成瘾”这样一个过程的划分,会给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带来误解,认为“毒品可以尝试,只要不要经常使用就可以了”这样的错误观念。毒品一旦成瘾,将很难戒除。同时,即使短期戒断成功,一年内复吸率也高达90% 。
传统毒品具有“个体性”吸毒的特点,最为显著的特征即群吸群食。就人际传播过程而言,新型毒品比海洛因具有更为明显的扩张效应,对包括主流社会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力更强;就吸毒行为模式而言,新型毒品比传统毒品具有更为明显的娱乐性、群体性和社交性。吸食新型毒品对人际交往具有“自下而上”的“扩张”效应,其最初的朋友圈规模就比较大,虽然在吸毒过程中结交新朋友的情况较少,但是一旦结交则人数就会很多,同时会有意或无意地效仿同伴行为。如果不愿意尝试或者反对尝试新型毒品,那么就会被视作叛逆,最终受到其他成员的疏远或者其他方式的排斥与惩罚,似乎除了朋友圈以外很难找到其他可以获得情感支持的关系网络。
明星属于公众人物,社会给予高度认可,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正面的示范作用。但不少明星在镁光灯下迷失了自我,追求新异刺激与情感宣泄,染指毒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5]。偶像涉毒,不仅葬送了本人的演艺事业,更破坏了粉丝的想象世界,甚至引发部分青少年的道德危机。例如近年来多位明星、艺人被爆涉毒。青少年易受同伴群体和榜样的影响,通过明星这一“投射性认同对象”,幻想自己和偶像是一样的,以完成自我心理认定,错误认为明星涉毒的原因仅仅是减肥、补充精力、增强自信、激发创作灵感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也严重轻视了毒品的巨大破坏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亚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愈发严重,有些令人担忧的不良亚文化也在逐步对那些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诸如“腐文化”“耽美文化”“网络暴力亚文化”以及前文所述的被扭曲的“文身文化”等等,这主要主要“归功”于传媒网络。网络的道德底线不断被打破,使得淫秽、暴力、恐怖、欺诈等毒害信息泛滥,这些往往通过侵害他人来获得自己巨大利益的暴力文化逐步植根于他们的观念中。如何看待及抵御不良亚文化的侵袭,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一旦具有叛逆色彩的亚文化在部分青少年意识形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会造成思想的混乱、行为的怪异,甚至诱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抵御毒品亚文化的侵袭已经迫在眉睫,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媒体及网络上的文化管控,当前针对毒品亚文化的宣传教育还很单调,现有的禁毒展板、招贴画、短片有所滞后,一些模棱两可、缺少主流价值评判的暧昧推介和宣传,也削弱了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此外,对于吸毒的高危人群,如三陪小姐、娱乐场所工作人员等,需要加强宣传的时效。
通过对戒毒人员亚文化的调查发现,文身作为年少轻狂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心智的逐渐成熟以及社会的阅历的丰富,绝大多数文身戒毒人员(91.9%)都表现出对文身的“后悔”,表明对生活造成了影响甚至要去去除。有文献报道称文身是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奏[6]。通过国内的调查数据可见,与非文身人员相比,文身者吸毒等违法犯罪率要高的多。病态人格是造成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调查中也反映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文身后染上毒瘾,也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这就说明了具有文身行为的人极易导致吸毒行为的发生。
通过引导吸毒者对以往不良社会经历的认识,真正做到不再回到以往不良亚文化的圈子当中,也警示青少年抵御不良亚文化的诱惑,不能意气用事,最终的结局可能是无法挽回的。戒毒人员成功回归社会也会给其他吸毒人员以信心,树立正面榜样。
随着信息技术升级和新兴媒体蓬勃发展,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禁毒宣传教育方法及平台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必须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国家禁毒办顺应新兴媒体移动化、社交化发展趋势,于2015年6月26日成功上线“中国禁毒”微信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禁毒工作。应大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关注“中国禁毒”微信平台,学习毒品预防知识,自觉抵御毒品侵害,积极同毒品犯罪作斗争。
除了国家层面的微信平台外,各省市戒毒所甚至一些院校及专家学者也创建了面向社会大众的禁毒戒毒公众号,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外推送信息。一方面把目前有关毒品的分类、危害及戒治方法措施等有关戒毒常识分门别类地依次向公众讲解,让公众对毒品以及戒毒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起到防毒拒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戒毒人员家属了解戒毒工作,了解戒毒人员在场所里的教育戒治情况,从而加强公众对戒毒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也要甄别选择所谓的“群”“公众号”,不要误入复吸陷阱。
减少青少年吸毒,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即进行毒品预防教育。为了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吸毒人员。2015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并同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规划明确提出以10~25岁青少年为重点,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使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新增的吸毒人数大幅减少。显然,我国已经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置于“禁毒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决心和力度。
国家禁毒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发生,暴露出一些地方对青少年预防禁毒教育工作不够到位。有的思想认识不够、工作没有跟上;有的没有将禁毒预防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学生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有的工作方法陈旧,禁毒预防教育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毒品预防教育缺少专业而统一的教材、课件,一直是困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难题,尤其是高等院校,除了警察类、司法类、公安类院校之外,基本上其他院校并没有开展毒品相关课程。另外,应充分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使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学生能及时得到更专业、更及时的心理辅导,切实有效地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尽快走出心理的阴影,正确认识自我、开发自身潜能、迅速适应环境,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的另一道重要的“教育防线”。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日趋凸显。同时,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因此学校无疑成为毒品预防教育的最佳场所。
本文从青少年的吸毒亚文化(吸毒原因)和戒毒人员(戒毒)因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同于传统的简单的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不良亚文化对青少年影响巨大,最终的后果,都使得青少年悔恨当时不应当涉足不良亚文化领域。戒毒人员经历了吸毒到戒毒的全过程,从自身的切实经历,反思式的探讨亚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被动性的卷入到毒品旋涡的过程,使青少年真正能够看清毒品,能够深刻反省,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和戒毒人员的戒治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论明星吸毒的原因及负面效应——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 28(6):135-138.
[2] 刘昕.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毒品亚文化[J]. 大江周刊:论坛, 2010(9):114-114.
[3] 高鹏程. 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及其对毒品预防教育的启示[J]. 科教文汇, 2016(31):132-133.
[4] 贾东明, 郭崧, 袁霞.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文身现象调查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7(8):41-46.
[5] 马焕秋. 亚文化视阈下高职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微探[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7):80- 82.
[6] 李府仙, 狄小华. 文身与青少年犯罪[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0(1):20-23.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the Drug Addicts and Adolescent Drug Subculture
Jia Dongming, Guo Song.
Starting from the special group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of drug addi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from the widespread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among drug addicts, this survey gradually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ub-culture of drug addicts among adolescents”, hoping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educate adolescents on drug resistance and help drug addicts get rid of drugs.
Compulsory isolation treatment; Drugs; Subculture
10.16117/j.cnki.31-1974/r.201804023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635962)。
贾东明(1980—),男,研究生,主要从事戒毒康复工作,jiadm1@126.com。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