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周 燕
在校研究课上,学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绝句》,整节课分为三个环节:
1.学生初读诗题,了解绝句与作者,再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
2.学生细读诗歌,抓住“鸣”“上”“含”“泊”等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学习吟诵,表达诗情意境。
3.欣赏画面,配乐吟诵,总结诗歌,激发学生赞美之情。
以上流程,重点是第二部分,大约用时20分钟。主要教学策略是学生通过看图直观感受景物色彩和形态;通过老师引导,理解关键字的意思,感受诗句用字的准确和生动;通过音画共生,感受诗句的景色和情感。在抓住黄鹂“鸣”、白鹭“上”和窗“含”的理解的环节,课堂比较沉闷,课堂上,较多的是听到老师的讲解和描绘,较少的是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豁然体悟。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了解关键字的意思,但是在学习情感上却没有被真正触动。
【观察:整节课教学的方法是比较多样的,朗读的形式也多样。由此可见,教师将教学目标的重点定位于:1、理解《绝句》所描绘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2、通过反复吟诵,体会《绝句》的诗情意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在欣赏画面、配上音乐,对孩子的朗读情绪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以外,似乎其他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产生令学生兴奋投入的积极效果,学生的学习浮于知道,而不是体会。】
课后,青年教师困惑地说:“课前选《绝句》就觉得没有新东西好上的,小学低段的古诗,短小上口,本身容易理解,没有什么深度。很多学生在读小学前,就会背《绝句》了。所以,除了关键字理解字义,弄懂诗句的意思和情感,也没有什么好讲的。”
陈隆升老师在《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一书中说:“在课堂里,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不管学生懂与不懂,一股脑地教下去,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形下可能是学生懂了的教师仍在不断地教,学生不懂的教师偏偏不教。这可能是造成语文课堂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照自身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加以分析与关注,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面对小学中低段短小浅显的古诗,面对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的状态,作为教师必须要思考: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哪儿?“要改善课堂学习的状态,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去观察与了解哪些内容是属于学生已经有所体验,但仍感到有疑难的,哪些内容是会使学生感到意外,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在了解了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活动先从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开始,逐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古诗需要“深度解读”,需要发掘出教学的盲点,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义先生在《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中郑重提出:“把重要的经典当做伟大的个案,进行细读,进行感悟,把它上升到学理的高度进行思辨,这是我们返回中国文化的原点,确认中国作家的文化发明专利权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直接面对经典文本,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
教师在备课中深入挖掘、细读文本,教学中对古诗语言的理解、感受不应过分依赖于图片和录像,而应从文字中“涵泳”而来,就是学习古诗要沉浸在古诗的语言之中细细品味,反复体悟。教师不仅要研读教参,更应该直面文本,字字斟酌,句句揣摩,想想是什么,想想为什么,想想究竟是怎样,在字词与句的关系中,在语境和心境的关系中,有趣味、精细化地感受语词的内涵,从而才能真正地打开学生学习古诗的新窗口。
古诗的学习的路,就是其自身的学习规律。1.把握朗读主线。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读出诗韵,这是古诗教学的基础,由字到句,由句到篇,由节奏到音韵,循序渐进,依律而行。通过评价,不断地让学生在朗读上有所进益;通过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在朗读上的兴趣和自信。2.学法渗透。古诗学习,有学法;从低年级接触古诗开始,读有顺序先字音准,后句子顺,接着有节奏、有韵味;理解诗句,也要先字字落实,再句句讲通,最后体会诗句情感。在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有共性的学法,也有个性的学法。
教师的教学只有遵循古诗学习的规律,才能实现学生学得扎实、有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抓住盲点内容,精选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全情投入、愤悱思辨、兴味盎然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