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2018年8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中,《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倾情上演。舞剧因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曾入围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作品资助项目;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2018年被列为文化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并再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作品滚动项目资助。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达手段,综合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来反映生活、表现人生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由若干要素组成,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和矛盾冲突。就题材而言,中国的舞剧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其一,以民间神话、传说为主的神话题材;其二,以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为“线索”,加以创作的历史题材;其三,以英雄人物原型创作的英雄主义题材。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以历史故事为蓝本,以小姐妹的英雄故事为原型编创而成的民族舞剧。
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是由中场为切分的两幕舞剧。两幕的命名直接为“第一课”和“第二课”。剧情以当代小学生上课学习的视角进入主题,开始讲述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段故事。一对蒙古族小姐妹到草原深处放牧集体羊群,而草原天气变化无常,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突然降临,姐妹俩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克服狂风暴雪、极度严寒,最终战胜恐惧,以坚定的“人在羊在”信念为支撑,奋力追赶聚拢羊群,直到晕倒在雪地里。当她们被找到的时候,姐妹俩已被冻伤,但集体羊群的绝大部分得以存活。
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选择以“上课”的方式切入主题、多重空间、穿越时空的叙事结构,与观众探讨了两个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一话题,并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再次歌颂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小姐妹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精神引领的英雄行为。
舞剧开场,当代家长们急匆匆送孩子上学的情节,选用了卡通风格的舞蹈语汇。通过家长们为孩子整理校服、红领巾、背书包、问寒问暖、准备小板凳、撑伞、喂水、背孙子一系列的动作,说明当代家长们对孩子“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关心”以及隔代家长对孙辈“关怀备至”的“溺爱和疼惜”的教育方式。与舞剧进展到当年,运用传统蒙古族舞蹈语汇表达父亲拿来两双棉靴,示意小姐妹穿上看护羊群、放牧羊群,承担集体劳动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在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的当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物资匮乏、集体财产高于一切的当年,两个时代同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展现给观众,使当代人不得不去思考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去平衡获取知识、自我管理、责任担当、品行建设、完善人格的关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教育引导下一代成为自立自强、有责任、有担当、肯奉献的人,是当代家长必须严肃面对、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课不仅仅是对小学生的教导,也是对当代家长的提醒。
蒙古民族世居草原,以畜牧业为生,过着“人畜相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舞蹈源于生活,因此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独特艺术风格得以形成。
群舞是舞剧中的主要叙事手法。《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群舞《草浪舞》《羊舞》《赛马舞》《水舞》《搏克舞》《珠兰舞》的编排富有民族特色,展示蒙古族风情的同时突出了草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其中《绿草舞》《羊舞》《赛马舞》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绿草姑娘伴着轻松和谐的音乐,做着典型的蒙古族舞蹈动作,柔肩、柔臂3人一组共6组分别旋转上场,仿佛绿草被风吹到了舞台上,轻盈流畅。双手上下像鲜活挺拔的小草一样交替舞动,结合一字、斜线、方形、圆圈、波浪形的队形变换,绿草茂密、草浪重叠。此时,洁白的羊群从草丛中钻了出来,可爱的动作、灵活的蹦跳,营造出风吹草低见羊群的生活场景。舞台上“绿草与白羊”共舞,“姐妹与群羊”同跳,将观众带入蒙古民族“人畜相依、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场景之中,同时令观众体会到“羊”不仅是牧民集体的财产,还是“小姐妹”生活中主要的玩伴。这种温暖的“人羊之情”的搭建,增加了小姐妹救护羊群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赛马舞》中的骑手骑着马身为马头琴形状的轮车,马头马尾分别以人为道具的“马”上场,令观众耳目一新。舞蹈编排采用传统蒙古族舞蹈动作碎肩、抖肩,结合勒马、策马、扬鞭、伏马等动作与马头马尾扬蹄、跑吸、奔跑的动作,律动有序、风格统一,既表现出赛马中走马的快、稳、美又展现了跑马的速度和耐力,呼声阵阵、高潮迭起、人马一体、趣味盎然,舞出了赛马的气势和骑手豪迈的性格,将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民族,无论男女,熟练自如、纵马如飞的骑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人在马背上舞,马在人跨下跳,人马相依、相拥共舞的动作深刻地表达了蒙古民族对马这一忠实伙伴的特殊情感。这几段唯美、气势宏大的群舞在舞剧讲述小姐妹英雄事迹这一主题的同时,展示蒙古族崇尚尊重自然、热爱亲近自然、与牲畜和谐共处的优秀品质和观念,令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草原文化、游牧文化、蒙古族舞蹈文化的博大魅力。
群舞的表演规范整齐,无论怎样变化队形,依然不乱阵脚。群舞的最高考量标准为“精、齐、美”。舞剧中的群舞在鲜明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达到了这一标准,令观众惊喜赞叹,体现出学院派编导和演员的功底和实力。在这方面无可厚非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如果说还有美中不足的话,那就是首先,《羊舞》的编排队形有些密集厚重,清晰灵巧略显不足。如果能进一步了解熟悉羊的习性,在提炼拟人化主题动作和队形变化上进行深度思考推敲,将《羊舞》打造成像《赛马舞》一样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经典舞蹈,脱离舞剧的情况下依然能单独表演就更理想了。
剧中独舞、双人舞、四人舞在以蒙古族舞蹈元素为主的基础上个别舞蹈融入卡通风格的步伐,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小姐妹在自家蒙古包前的一段双人舞,上身为蒙古族硬肩、抖肩、硬腕、甩腕,脚下步伐结合卡通风格,似是玩乐嬉闹、活泼可爱、灵巧自如。接着爸爸妈妈加入其中开始四人舞蹈,蹦跳结合、甩臂甩手等动作。体现了一家人自娱自乐、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同时展现了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特性。
这一部分舞蹈的成功之处为,演员表演细腻,走心入魂,使观众感同身受,非常感人。舞蹈动作舒展规范,再次凸显学院派演员的表演实力。正如《草原英雄小姐妹》艺术总监、编剧赵林平所说:“我们是在以搞科研的精神来创作这部剧,力求将蒙古族舞蹈风格与当代舞蹈语言相结合,每一个舞段都反复推敲,历经十遍、百遍、甚至是千遍修改。”这就是我们在舞剧中感觉独舞、双人舞、四人舞的精美、精致、精彩的原因。稍有遗憾的就是独舞、双人舞的戏份不足,造成观众注意力大多停留在群舞之上。如果能让独舞、双人舞增加艺术观赏性,那么从舞剧的基本结构来讲会更完美。
三个空间同时在舞台上呈现,强化了舞剧的主题,令观众受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和震撼,使舞剧更具有感染力。“第二课”的课堂上,小学生被龙梅和玉荣的英勇行为深深感动,当年危难中的小姐妹牵动着当代小学生的心弦。于是,舞台上,课桌搭建成寻找龙梅、玉荣的桥梁和道路,牧民在象征着桥梁和道路上舞蹈;背着玉荣的龙梅也走进了课堂……令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主创团队的创作初衷:运用时空交错、精神隔空穿越的艺术结构,让两代人共同舞蹈,同时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增强了舞剧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并使得当代年轻人有极强的代入感。
小学生们悲伤焦急地看着病床上的小姐妹这一情节构思独特。担忧焦急的小学生为第一个空间,病床上与病痛斗争的龙梅、玉荣为第二个空间,小姐妹思想的外化——回想姐妹俩在羊圈玩耍的快乐场景为第三个空间。这种多重空间并置,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三个空间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增强了图像感并形成了极强的叙事力。
舞台上小姐妹的故事结束了,但故事给当代小学生的感动仍在继续。爷爷接孙子下学,孙子拒绝爷爷的一切“照顾”,相反,主动为爷爷打伞捶背。时空交错和三重空间并置两个场景中,说明当代小学生在精神层面和内心世界已经被当年小姐妹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并受到强烈的触动,而这个情节的设置就是小学生的触动转化为感悟,感悟落实到行动的表现,首尾呼应,再次点明主题。
首先,舞蹈艺术具有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特性,在选择编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求作品既不能偏离历史故事本身,又要被当代观众接受,这需要编创者的勇气和智慧,特别是有些作品要接受故事人物原型的审视和认可,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就属此类作品。其次,该剧用“舞蹈艺术语言”,向当代观众诠释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这一社会背景下,那段感动全国人民的故事,不仅与当代观众讨论了两个时代教育理念这一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在当代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对如何体现我们民族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的一次思考和探讨。再有,该剧在精神层面上站在当代人的角度,以全新的艺术手法使当代小学生与当年小姐妹两代人进行了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当代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以此精神为引领去理解小姐妹的英雄行为。综上几点来说该剧在内蒙古舞剧创作史上具有开拓性的现实意义。
一部舞剧要成为经典,打磨与锤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舞台呈现上属于“初步”。衷心祝愿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未来继续修改打磨,讲好中国故事,讴歌英雄,使其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民族舞剧精品,努力攀登舞剧艺术的高峰,让少年红色经典的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