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的“四化”创新模式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四所高校调研数据为例

2018-01-29 11:3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四化受访者志愿

杨 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在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向中充当重要角色。从定义上来看,志愿服务是为了促进人类进步与社会和谐,改善社会公共事务,任何个人或组织无偿且自愿地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而提供的社会服务。高校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服务单位,应如何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政教育鲜活载体的效用,俨然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课题。本文透过思政教育视角,通过数据调研来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某学院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面向广州大学城四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中医药大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40份,回收问卷321份,回收率94.4%,统计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97.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性别分布情况,男生占25%,女士占75%;年级分布情况,大一占34.62%,大二占50.96%,大三占12.50%,大四占1.92%;政治面貌分布情况,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占3.85%,共青团员占88.46%,群众占7.69%。调查问卷共设有21道题目,从7个维度调研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探析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而尝试提出创新模式。

一、高校志愿服务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基于调研数据的情况概述

1.在志愿服务精神理念认知情况方面,70%以上的普通志愿者能准确地理解志愿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仍然有28.77%的受访者不能准确理解其精神内涵。

2.在志愿者形象方面,90%以上的受访者都对志愿者的形象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如有责任感、关心社会公益等,有4.1%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是免费劳动力。

3.在志愿服务参与度方面,在过去一年参与0次志愿服务活动占3.85%,参与1-3次的占26.92%,参与3-5次的占40.38%,参与5次及以上的占28.85%。在采访未参加志愿服务的受访者中,有75%表示时间安排冲突,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在影响志愿者热情方面,有高达72.6%的受访者表示会受到活动组织方的组织管理、时间安排以及培训交流等方面影响。

4.在志愿服务项目方面,受访者表示参与较多的是帮助孤寡、残疾人的服务(60.27%),大型会展、大型活动服务(57.53%)和青少年教育(41.1%)。在被问到希望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时,除了以上三种类型之外,超过30%的有帮困服务、环境保护与美化服务、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服务以及西部支教(山区)计划。

5.在志愿服务认同情况方面,54.79%的受访者表示最期待得到自我认可,实现自我价值;35.62%的受访者最希望得到他人、组织的认可;81.25%的受访者希望得到一定的激励。

6.在志愿服务动机方面,56.16%受访者表示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我价值,26%受访者表示希望增加社会阅历,结交朋友;6.25%受访者表示被志愿者的热情感染,亦有极个别受访者表示是为了获得志愿时完成任务。

7.在志愿服务的思政教育效用方面,65.75%的受访者认为参与志愿服务能丰富人生,实现自我价值;27.4%的受访者表示参与志愿服务能回报社会,体现公民责任,助益未来发展;79.45%受访者表示与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比,志愿服务这一新模式更为有效。

(二)成因分析

1.思想认知偏差,社会认同不高。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及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为思政教育鲜活载体的效用,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稍显不足,尚未注重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解读。另一方面,高校部分志愿者自身了解志愿服务知识的程度较低,没有深入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同时,受传统社会公德缺失的影响,少数群众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同度不高,把其当作“免费劳动力”。

2.组织管理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一方面,面对志愿者们高涨的热情,学校志愿服务组织及管理部门亟需通过制定保障制度、提供经费支撑、整合项目资源和开拓实践平台来满足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需要,并对志愿者给予相应认可与激励。另一方面,高校部分志愿活动组织管理人员流失,导致队伍建设不稳定,部分组织管理人员经验缺乏,在志愿服务宣传推广、时间安排以及培训交流等方面有待优化。

3.形式内容单一,创新实效缺乏。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参与选择受限,部分项目欠缺专业性和深度,内容单一,创新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志愿服务对于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现先从思政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视角将其功效细分为引导、凝聚、激励、实践和协调等五大功能。(1)引导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树立服务社会价值追求,培养良好道德行为规范,引领社会主义文明风向标。(2)凝聚功能。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实现目标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实现文化凝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实现团队凝聚。(3)激励功能。参与志愿服务能有效激励志愿者个人成就感,发挥榜样力量感染周围人参与志愿服务,让志愿者在社会认可的反馈中深入志愿服务。(4)实践功能。志愿服务鲜活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有效检验志愿服务在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在志愿活动的实践中创新服务模式。(5)协调功能。深入志愿服务,建立人与人之间互助互惠的关系格局,营造人与社会“至善”的环境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思政教育四视角审视,志愿服务在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个人角度来看,志愿服务满足志愿者个人自我实现需要,调动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动性,不断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和完善人格塑造;从高校视角来看,通过志愿服务培植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理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从社会视角来看,高校志愿者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并适应社会,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中,在服务社会化同时赢得社会认同;从国家视角来看,开展志愿服务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三、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的“四化”创新模式

针对高校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思想认知、社会认同、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形式内容和创新实效等方面问题,笔者就思政教育视角尝试提出“四化”创新模式助推高校志愿服务发展。

(一)法治化保障。2017年8月22日,《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高校应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同时制定结合高校特点及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有关条例,如高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建设,以法规形式明确高校志愿服务的基本准则、发展方向、管理体制和权益保障,全面构建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支持措施,为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和法治保障。

(二)信息化网络。充分发挥“i志愿”等平台的信息化效用,通过网站、轻应用和微信城市服务等应用载体,完成志愿者活动线上发布与报名、服务时长统计和上下岗签到签退考勤,推动人员、组织、活动的供需对接,实现志愿服务全过程一体化、流程化的在线管理,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增强志愿者与组织方、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达成志愿服务项目信息实时更新、业务培训网络教学和典型事迹展播等,将志愿服务精神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宣传推广。

(三)组织化管理。加强高校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着眼于志愿服务“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的定位,优化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建成志愿服务项目“超市”,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选择多元化。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和考核工作。吸纳遴选最广泛的志愿群体,拓宽志愿服务参与面;加强涵盖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志愿服务纪律、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和基本服务技能等模块培训,实现培训系统性和指导专业性;定期考核优化志愿者队伍机构,通过评选表彰激发志愿者工作动力,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

(四)社会化互动。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部门应注意整合社会资源,聚焦社会“痛点”和“热点”,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走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志愿者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化是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实践基础和方法论,按照“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让普通志愿者充分融入“援助性”“专业性”“公益性”“专项性”志愿服务中,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形成志愿者与社会良性互动,推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交通、环保、文化等领域志愿服务项目的常态化、社会化发展。

[1]王士恒.志愿服务的内容、功能及模式简评[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13(3):69-71.

[2]牛晓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3]吴元兵,吴林莲.社会化是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实践基础[J].社科纵横,2015(12).

猜你喜欢
四化受访者志愿
今天,你休闲了吗?
以志愿,致青春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