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宇,张 琪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黄廖本《现代汉语》提出: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子中间或者末尾表现语气意义或者短暂的停顿,书中将语气词按语气意义划分成四类。陈述语气词有:的、了、呢等;疑问语气词有:吗(么)、呢、吧、啊;祈使语气词有:吧、了、啊;感叹语气有:啊(读轻声)。又按使用频率,概括出六个常用的语气词:的、了、吗、啊、呢、吧,并把它们按照距离核心成分的远近分为了三层。第一层只有一个“的”,主要用来表述陈述语气,表达的语法意义是情况本来如此。如:我们会记住你的好的。第二层也只包括一个词——“了”。如:桃子熟了。这个“了”主要用来传达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如:同学们,安静了!)表现不同情况的出现。第三层的词距离句子核心比较远,主要是呢、吧、吗、啊四个词。在表示事实不容质疑,夸大、疑惑的语法意义时,可以用“呢”。而“吧”表示的是疑信之间,有猜度或商量的口气。“吗”仅仅表达疑问,“啊”能让口气平和,突出感情色彩义。这些不同层次的语气词可以连用,不同词连用表示不同语气,但句子表达的主要感情色彩由连用中的最后一个词来体现。
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语气词虽然不充当语法成分,但在语用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左权方言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语气词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左权方言常用的语气词很多,有些是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共有的,还有一些是方言所特有的。我们把左权话中的语气词按照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分成句中和句末两类,然后依据表达的语气意义再进行分类,出现在句中的分为表提顿和表虚拟,出现在句末的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
(一)句中语气词 这类词指的是用在句子各个句法成分中间的词、词组。也包含小句之后的词。刚使用时表暂时停顿,之后又衍生出其他语气。表提顿和虚拟是这类词主要的功能。
1.提顿语气词 提顿指的是句中关涉的语义实体——话题后加的语气词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语气。在表示提顿的语气词之后一般要有语义上的停顿,具体表现是语调略微上扬或语调稍稍拖长。提顿是为了使句子有音乐节拍感,缓和语气。一般情况下,提顿之后的成分是句子的语义焦点。提顿是为引起听者或者读者的注意,有时也会起到为全句造势的作用。左权话中表示提顿的有咾[lɔ53]、哇[va53]、嘞[lieɁ11]、么[mɣ53]。
咾[lɔ53]
左权方言中“咾”放于句中表停顿有两种用法:
(1)用在主语后面,表示短暂的停顿或强调,引起注意的作用。例如:
①孩咾,倒是一好孩。
②兀咾,就再等等哇。
(2)表示这一语气意义有时也用哇[va53],如:人家[ȵia35]哇,甚都好。
用于表将来意义的时间词之后,表示谓语的动作发生在将来时间提示的时间段之内,例如:
①今年过年咾可回家看看。
②种上玉茭咾可出找一营生。
嘞[lieɁ11]
(1)出现在句中并列项之后,使表达的口气平易近人,例如:
①苹果嘞,葡萄嘞,香蕉嘞,都买上些哇。
②有时在表示列举项后也用“呀”,如:
人家[ȵia35]呀,人家妈呀,人家姥姥呀,都是大高个儿。
(2)用在陈述句宾语之后,指出所说事实与原事实真实性之间有差距,表示对某人工作(或者是某人担任某种职务)的不满意,含有贬低与不屑的意味。例如:
他还是班长嘞,连普通学生都不如。
么[mɣ53]
表示以前对一件事有些疑问,之后别人提及时,忽然明白其中原由,表示恍然大悟的语气。至于用法,略等于普通话中的“呢”。如:
——王老师出国了。
——我说么,这段时间没见他。
——明明病啦。
——我说呢,他好久没来我家玩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虚拟语气词 左权方言中传达虚拟意义的主要是“咾”。“咾”之前的部分相当于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成立了,说话人才会实现后半句的行为。
“咾”作为虚拟语气词一般是在陈述句中,辅助表示一种虚拟的态度和口气,在句中多于“要是”“要”连用,表达的句义与复句“如果……就……”表达的语义相当。例如:
①你要不去咾,我就一人去呀。
②明日要是下雨咾,咱就不出耍啦。
(二)句末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是指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语气的词,它本身念轻声。我们把左权方言中的句末语气词按照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句式之后分为四类,即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1.陈述语气词 陈述语气词指的是用在叙述事实的句子之后辅助表达叙述口吻的词。陈述句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交代一个事实,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用在句末的语气词也可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语调和缓。左权方言中陈述句句末的语气词多用来表达不同于之前的情况出现或某种动作进行的状况,带有表达者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啦[la31]、来[liaɁ22]、呀[ia53]、嘞[lieɁ22]四个词。
啦[la31]
“啦[la31]”出现在陈述句末尾,表达肯定或否定语气时,主要存在三种用法。
(1)表示句中动作已经完成的肯定语气。如:吃啦。/走啦。
也可表示动作仍在进行。如:去耍啦。/去旅游啦。
(2)表示一种新情况或者新变化的出现。如:树叶黄啦。
(3)多跟在表达否定意义的词之后,表示不做某事。如:我不吃啦。/他不去啦。
来[liaɁ22]
出现在句末一般认为动作行为是之前发生的,不能和表示当下或以后的时间词共现于一个句子中。肯定句中的“来”大致等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来着”,表示动作发生于不久前。例如:
①我是上月去北京来。
②他夜来(昨天)回来来。
呀[ia53]
(1)跟在叙述句句尾表现马上去做某事肯定和急切心情。如:上街呀。/买票呀。
(2)直接用在某些动词之后,标明将出现某些变化,说明将出现新情况,同时表达说话人对新情况的主观评价或推测。例如:看这天,快下雨呀。
嘞[lieɁ22]
“嘞”出现在陈述句中,表示事情在进行,或者是某事还未发生,语气不急促。
(1)表示某件事正在持续或者进行,通常与表进行时的时间词连用,如“正”。例:
①我正吃饭嘞。
②他正往这儿赶嘞。
(2)表示事情在计划之中,却还没发生,通常与时间副词“还”在句中共现。如:
①我还没走嘞。
②天还没黑嘞。
2.疑问语气词 疑问语气词指的是粘附在表现疑惑意义的句子后表示疑问的词。2002年版的黄廖本《现代汉语》中将疑问句分为了是非、特指、正反、选择四种。接下来探讨出现在四种问句后的语气词。
(1)是非疑问语气词 是非问句不出现疑问的结构或代词,句子就是问题焦点。对于这种疑问句,只能做出首肯或者否认的回答。左权话中的这词主要有啦、哇。
啦[la31]
“啦”用在是非问句末尾,表示询问、推测的口气,说话人对自己所说话已有了一些推测,又向听话人询问证实自己推测的真实性。例如:
①你孩考上大学啦?
②老师进来啦?
哇[va53]
“哇”跟在在是非问句句尾,疑惑语气没那么强,有不肯定、猜测的意味,语调下降。例如:
①可能不行哇?
②你也没吃饭哇?(只是礼貌性地问一问)
(2)特指疑问语气词 通常句中出现疑问代词的是特指问句。这种情况下,说话人期望对方就疑惑点做出回应。左权话中的特指疑问语气词有:呀、啦、来。
呀[ia53]
特指问句中,“呀”多用来提问人物、地点。例如:
①你去哪呀?
②这是谁呀?
啦[la31]
特指疑问句中对于时间和事件的提问一般用“啦”。例如:
①现在甚时啦?
②你怎尼啦?(你发生什么事啦?)
来[liaɁ22]
“来”用在特指疑问句中是对已经发生动作相关方面进行提问,也可询问以前记得但是如今记不起来的事。例如:
①你夜来(昨天)去哪来?
②谁在这家吃烟来?
(3)选择疑问语气词 选择问句是按照复句构造提供两种或多种方案让听话人挑选。左权话中选择语气词多用“呀”,暗示询问意义。例如:
①你是吃米呀,还是吃面呀?
②你是回家呀,还是去耍呀?
此外,“呀”可出现在简略式问句中和含假设意味的句子中。例如:
①我吃米,你呀?(简略式问句)
②她要是怎尼都不来呀?(假设疑问句)
(4)正反疑问语气词 正反疑问句是用肯定、否定叠合的方式提问。左权方言中“啦”经常用在正反问句末尾,用来询问事情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如:你去不去啦?
3.祈使语气词 祈使句指表达直接命令、请求的意义的句子。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左权话中表示祈使语气的词比较少,多是直接表达祈使意义,不用语气词。
“昂”可以用在祈使句末尾,有一种提醒、警告的语气,可以算是一个祈使语气词,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一种关心、叮嘱。例如:
①听话昂!
②路上小心昂!
4.感叹语气词 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左权方言中感叹语气词比较匮乏。多在句子结尾出添上一个特殊的词“呆”。更准确地说是通过语气词的连用表达感叹意味,这几个词是“啊呀呆”。例如:
①这花长了可不赖啊呆!
②你孩可真听话呀呆!
语气词在句中可以连用。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句末才连用,句中几乎不连用。语气词连续使用,最后的语气词才是句义的重点,连用能加强或者减弱语气效果也能表现一种完全相异的语气意义。语气词能连续俩个使用,也能三个连续使用。
(一)了嘞 “了”在普通话中表达陈述语气。左权方言中,“了”不单用,而是和其他语气词连用,“了”可以和“啊”连用,合起来读“啦”。另外“了”还能和“嘞”连用,出现于陈述句句末,表达某事正在进行。例如:
①我正走了嘞。(我正走过去目的地)
②他正吃了嘞。(他正在吃东西)
(二)“啦”后面加“呀”、“哇”、“嘞”
1.啦呀 用在特指问句中,表达对于所提出问题带有迫切要求回答语气,语调微微上扬。例如:
①怎尼啦呀?
②谁出啦呀?(谁出去了?)
对问话人提出的问题有不理解的语气。例如:
——老大会儿没见他啦。
——他去买菜啦呀。
2.啦哇 左权方言中表达陈述意义的“啦”与表疑问的“吧”在句中连用,表达一种猜测、估计的语气。如:
①他走啦哇?
②你做好饭啦哇?
3.啦嘞 表示陈述语气的“啦”和“嘞”连用,通常用在表示否定陈述语气的答句中,和否定词“没”共现,表示强烈的否定语气。如:
——他回来没有?
——还没啦嘞。
(三)呀和“么”、“咾”、“来”、“哇”连用
1.呀么 “呀么”用在句末表达的语气比较急切,表示实现动作的肯定语气,一般表示将来马上要去做的事、立马要实现的动作。例如:我准备走呀么。
2.咾呀 “咾呀”用在疑问句末尾,通常和要、要是等表虚拟意义的词共现,表示一种假设性的询问,提前询问问话人如果不按照假设条件办,会有怎样的后果。例如:我要是不去呀?(要是不去会怎么样)
3.来呀 “来”作为语气词用在句末,含有一种过去的意义。陈述语气词“来”和表疑问的“呀”连用,一般放于句末,表示对刚刚发生的动作的提问,提问语气比较弱,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如:你将将(刚才)去哪来呀?
要是“来”和表感叹的“呀”一起出现,常用于感叹句末尾,表达自己过去的确做过某事。如:夜来(昨天)开会我真去来呀!
4.呀哇 左权方言中,“呀”和“哇”都表疑问语气时连用,表示听话人对说话人的回答不满意,接着追问,希望听话人具体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如:
——你去哪呀?
——我出呀。
——你出哪呀哇?
这样的追问一般只有两人关系很亲近的情况下才会这么问。
(四)咾嘞 表现陈述意义的“啦”和“嘞”连着使用,可以衍生出一种新的语气——感叹语气,常用于感叹句中,传达预测、提醒意义。如:大夏天东西放这[ʨɔ53]长时间还坏咾嘞!
(五)咾来呀 左权方言中表达陈述意义的“咾”与表达疑问意义的“来”和“呀”结合,常常表达感叹意义,用在表强调、确定的感叹句的末尾。例如:
垃圾桶我倒咾来呀!(语气词连用表确认语气)
黑板是我擦咾来呀!(感叹语气,突出语义焦点,强调擦黑板的是我)
另外,三个词连续使用还有表感慨语气的“啊呀呆”。
对词功能分析,我们参考“三个平面”理论。语气词是在日常说话过程中,为表现一种语气而在句中或句末加的虚词,它们通常不作句法结构成分,也没有实在词汇意义,但有些有完句功能。对于语义功能,之前分类中已谈过,现在主要分析一下完句和语用功能。
(一)完句功能 左权话中语气词的完句功能主要是针对出现在句尾的词。通常我们认为语气词不作句法成分,但在一些句子中,具体说不出语气词在句中担任什么成分,可如果去掉语气词,整个句子又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左权话表达完句功能的多是陈述和疑问语气词。如:天快黑呀。我去买菜,你呀?在这两个句子中,如果去掉表示陈述和疑问的“呀”,“天快黑”和“我去买菜,你”是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
(二)语用功能 从语用角度讲,语气词在表达言语行为,标示句子话题、焦点,完善篇章,凸显情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言语行为由英国的约翰奥斯丁于上世纪中期第一次提出。根据他的看法,人在说话时能在同一时间做出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语气词说出后除了可以完成言内行为外,还会产生某种言外行为,如“呀哇”连用表达的语气。“呀哇”连用时表明听话者不可以说双方都明了或者显而易见的回答,说话者希望听话者具体说明自己接下来的行为。
标示句子标题、语义重心的表达效果是对句中语气词而言。此外,还能标记信息。句中语气词可以标记话题,如:孩咾倒是一好孩。“孩”就是句子的话题。还可以标示时间信息,如过年咾可出去转转。“转转”这一动作发生在过年。
语气词本就是表达某种语气的,所以通过语气词的使用可以强化或弱化某些感情,使句子表达意思更加准确。如“来呀”连用,就表示比较弱的提问。“你刚刚去哪来呀?”带有一种亲昵的色彩,更多的是关心,而不是非得知道刚才到底去了哪儿。
[1]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希哲.左权方言志[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
[3]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