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何秀娟
微课通常都是以非常短的时间(通常是5—10分钟)对课堂中的某一重点知识以微视频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同时可以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部分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且复杂,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微课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实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从而保证学生可以高效学习。笔者下面将就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考试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
①鉴赏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学价值与含义,分析语言;
②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态度。
针对以上两个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并且进行分析。但是因为诗歌所包含题材比较广泛,学生很难全部了解,传统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提升,微课教学的方式也就产生了。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微课的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把握住知识点,具备非常好的实践价值。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保持更高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加专注于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杜甫的《蜀相》时,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呢?有一个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物是谁呢?”学生会同时高声回答:“诸葛亮”。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讲解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读到的、看到的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共同观看一个微视频,以动画的形式体现出三国演义中的场景或者任务,更加直接地接触到书中的人物。当学生观看完毕了动画视频之后,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了解书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入了《蜀相》的教学,此时有了前面的基础之后,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作者的写作内涵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习效率,保持更高的学习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更加深刻地利用渲染、烘托、抒情[2]等具体的写作方法,通过诗句的学习更好地理解作者所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但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还是具备一定的难度。比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其中有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所要表达的是一幅非常壮丽的图画,作者心中必然有非常广阔的胸怀,学生很难通过这种抽象的文字理解具体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大漠长河落日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到诗中的画意,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诗歌内容,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以作者的角度来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比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其中的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主要是抒发作者心中无限悲凉的感受。教师可以将诗中的画面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真实地感受到作者心中所描绘的凄凉画面。高中诗歌鉴赏学习中引入了微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细致地进行教学,将诗中的意境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知识点,较为容易地理解知识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学习中应该以考试内容为导向[3],在讲课的过程中引入高考考点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有一年的高考原题是这样的:先阅读温庭筠《商山早行》,然后再根据整首诗来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含义,同时说明“枳花明驿墙”中“明”字好在何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描绘出诗中所包含的具体场景,而第二题则主要是让学生分析诗句的具体含义,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学修养才可以回答问题。这种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对于诗歌内在含义的理解,以及学生通过诗歌是否可以构建出一个非常完美的画面,并且通过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高考的高点来学习诗歌鉴赏内容,并且通过微课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具备更深的理解能力,大大提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课程中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诗歌的意境,体会到作者的感受,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同时能够深入挖掘出诗歌中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全面掌握诗歌内容,所以微课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因此,我们需要逐步推广微课教学方式,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磊.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7(11)
【2】王志朋.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3】尹珊珊.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赤子(上中旬),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