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观察

2018-01-29 10:31:5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败酱结型红藤

康 菁

(和政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731100)

盆腔炎是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也是女性常见慢性炎症疾病。中医辨证慢性盆腔炎患者实质,多为湿热瘀结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因疾病而导致其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观察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49岁,平均年龄为(33.25±3.50)岁,病程时间6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14±0.58)年。研究组:50例,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48岁,平均年龄为(33.31±3.39)岁,病程时间6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0±0.48)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差异无临床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治疗,包括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次,2次/d。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次,1次/d,7d/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藤败酱散加减方治疗。红藤败酱散加减方具体如下:丹参(10g)、赤白芍10g、红藤(30g)、败酱草(30g)、广木香(6g)、延胡索(12g)、茯苓(12g)、川续断(10g)、寄生(10g)、山楂(9g)、五灵脂(10g)。若患者伴有炎性包块,则加三棱(10g)、莪术(10g)、炙地鳖虫(6g);若患者白带多且伴有臭味,则加苍术(10g)、炒黄柏(12g)、薏苡仁(30g);若患者小腹冷感且伴有腰腿酸冷,则加肉桂(5g,后下)、艾叶(9g)、鹿角霜(10g)、制附片(5g),并减去轻红藤用量及败酱草用量。月经干净后开始, 1剂/d,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3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持续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结合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分度,分为三度,包括:①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彩超复查结果无异常,且治疗后6个月内无复发。②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彩超复查结果为包快缩小,无触痛。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彩超复查结果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统一输入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中有33例治愈,有15例好转,有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中有17例治愈,有24例好转,有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41/50);x2=5.0051,P=0.0253。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17.95±4.34)分、(3.38±1.09)分;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17.92±4.36)分、(8.15±2.11)分;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t=0.0314,P=0.9750;治疗后两组均有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t=12.9844,P=0.0000。

3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互相混合感染而致。临床针对盆腔炎性疾病的疾病特点,以采取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为主。但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因长期性的炎症刺激,导致其盆腔局部发生纤维组织性增生,产生耐药性,更甚至发生菌群失调,因此临床治疗效果不佳[1]。

中医角度而言,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因机制主要为“湿”、“热”、“瘀”,故临床应采取“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红藤败酱散加减方中,败酱草及蒲公英均有消痈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薏苡仁及茯苓均有健脾利水之功效;桃仁及红花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川芎及延胡索均有理气止痛之功效;诸药共用可以起到“清利湿热、活血通淤”的作用功效[2]。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疾病特点,在常规西医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败酱结型红藤
带前放压电水听器噪声建模及低噪声设计方法
压电与声光(2023年2期)2023-05-31 04:51:28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及芷冰芍冲剂治疗津亏热结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清湿止痛汤联合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败酱本草考证
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对肺癌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用电路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23期)2018-12-26 01:01:26
鞋尖朝外
清热解毒败酱花
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 15: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