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传道,何以为师?在为人师的十多年间,我也曾热衷于在课堂上讲各种道理,期待我的学生能够明白事理,个个成为品行端正、阳光朝气的少年。但我发现,教师侃侃而谈却收效甚微。我开始反思,如何不讲或少讲就让学生明白道理,并且自觉践行?仔细分析,我认为,教师要努力让自己“不讲道理”或者是“少讲道理”,自我的修炼和专业的提升是重要抓手。
“不讲道理”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更明理,才能将理外化于行。只有夯实了理论功底,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为自己的“不讲道理”做好铺垫。
善学才能善研。研读教育学专著,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翻开任何一位教育大家的作品,不难发现,所有的理论都将育人的道理外化于某一种形式,让受教育者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这让我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能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告诉我,不断地向集体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可以刺激集体的活力,从而激励班级成员努力学习;“同伴教育”让我知道,教师可以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心理,利用同伴的力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我发现,不宣布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于体验中、于日常交往中,就是潜移默化的“讲道理”。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叫育”。对于班主任工作,我更加坚定了“少讲理”甚至是“不讲理”的信念,相信转身回眸间,会有另一番美景。
班主任作为专职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他人。只有拥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能力的班主任,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这种向师性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会不自觉地信服班主任,进而朝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能教好书的老师不一定能做好班主任,但要想做好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教好书。教师拥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学中的教育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班主任的教学能力越强,教育效果越好。
其次,班主任要提升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班主任将自己修炼成品德高尚的人、专业能力卓越的人,很多的“理”也就隐藏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和感染。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一句充满哲理的话,生动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如何让学生真正明道理,在生活中能践行道理,是最值得班主任思考的问题。
1.练就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在镜头中“看”到道理。班主任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学生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以及内心细微的变化,才能及时捕捉到。练就观察力,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真正和学生一起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善于倾听学生,懂得包容学生,学会理解学生,捕捉来自学生的一切信息,和学生们一起成长。暑假,我带学生去北京参加研学活动,上火车之前,小怡行李箱的轮子坏了,还没等我去解决,班上几个男生马上自发上前帮她搬起了箱子。我没有过分夸奖和渲染,而是用手机拍下了一组照片,并把这一切做成美篇“研学路上最美的风景”发至班级微信群及家长微信群中,不用太多的说教,同学间互帮互助的道理不明自现。
教师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炼出学生行为背后所蕴藏的东西,或朴素的品质,或美好的情操,并以教育故事、图片视频、案例反思等形式将其展现给我的学生和家长。教师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教育智慧,一切尽在不言中。
2.培养锻炼反思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察觉道理。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陪伴者。陪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有耐心,要接受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不完美,引导他们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修正。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出现问题时,我总是先进行自我反思。比如班级学生考试成绩退步了,我首先会在班上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反思我自己这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带着学生一起反思。在我们班每周的常规班会上,第一项议程就是随机抽一名学生点评本周班级发展情况,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学生们用最真实的视角看待班级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对美好班级生活的向往,也用最直白的方式反思自己的不足。许多的道理出自学生之口,更显真实也更有张力。教育的期待和留白,往往能将我们教育中的一个个“事故”变成耐人寻味的故事。
3.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道理。班级是一个成长共同体,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班集体生活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每一学期,我都会在班级开展各类活动,如“今天我当家”(家务劳动竞赛),“沿着历史的足迹前行”(参观博物馆),“我长大了”(14岁集体生日庆典),“成功在于实践”(小发明、小实验成果介绍)等。除了班级活动,我还会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一次文体活动,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对学生们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受挫能力的一种考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使其领会合作分工、相互包容的力量;一次“义卖”捐赠活动,会让学生感受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每一次活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种成长体验,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都蕴藏其中。
师者,原来可以在授业、解惑中润物无声般地传“道”。
[1]迟毓凯,郑凯婷.先别着急“讲道理”——班主任的心理学智慧之先情后理”[J].福建教育,2015(7-8).
[2]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