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人本”转向及其路径探析

2018-01-29 07:14张帆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本人学道德

张帆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道德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我国当下的教育模式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转型。自人学成为了哲学的主体以来,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命题。在此基础之上,对传统教育中“人”的缺失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探析,对人本德育的转向具有重要意义。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探究人本转向的根本成因,对于理解人本德育的转向的深刻内涵以及对实现德育人本转向的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本德育的提出

人本德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它的提出在学界引发了深入的论述。关于论述的内容,大致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人本德育的内涵问题。人本德育的提出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前提,所以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来探讨人本的内涵。如此,人本德育从其抽象意义上来讲,就是要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落实到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中,人本德育又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正如陈秉公所言:“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它既是一种德育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德育方法论”。这样来理解人本德育,便引出了人本德育具体的实施方法。

其次,关于人本德育的实施方法。从人本德育的抽象概念中引申出的指导原则,诸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采用人性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又进一步产生出了课程内容的修改、呈现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具体的实施办法。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法站在实现人本德育的一线。而这一切实现方式无非是解决传统德育中“人学空场”的问题。

再者,是关于人本德育所针对的问题“人学空场”。人本德育所追求和呼吁的是以人为根本,在此也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原因在于从德育的表象看来,传统的德育中尚未达成双主体模式,而是以学生为客体进行被动式的教育;而从德育的实质来看,传统的德育目的并非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其忽略了人的需求与德育之间的本体性关联。所以,人本德育的提出对于解决传统德育中“人”的缺失这一问题以及推动德育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此看来,学界的论述普遍性地同意传统的德育当中存在有“人学空场”,而谈论的则多为人本德育的具体实施举措,即以如何有效提高人本德育的成效为中心,导致了对传统德育当中“人”的缺失的深层原因探讨略有不足。如此,就可能会导致产生类似于我们不自由,要追求自由,却不去寻找制约自由的镣铐,从而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样的窘境。所以,为了不让人本德育陷入上述的困境当中,就必须要对传统德育当中人的缺失的问题,做出进一步的研究。那么,针对人学空场来谈,德育中“人”的缺失到底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推动了德育的“人本”转向?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二、德育“人本”转向的探究

关于对传统德育“人学空场”的根本原因以及人本德育转向的深层次成因的探究,对于保证人本德育取得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此将谈论传统德育“人”的缺失的原因以及推动“人本”转向的力量两个问题。

(一)传统德育当中“人”的缺失的原因

人本德育提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而在学界中关于人本德育的哲学理论基础普遍认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从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人来考察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理论突出了人的实践这一核心,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不再是从抽象的意义上去谈论人的问题,而是转入了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角度。这样的角度和理论就决定了在德育的整个过程当中,将更加注重现实的人的需要。这些在人本德育当中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方式以及方法当中。比如说,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要更加人性化等。可以说,人本德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德育方面的具体实践与应用,它内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而之所在此提到人本德育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因为这一理论为德育“人本”转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唯物史观。

那么,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德育中人的缺失这一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是否是因为在传统的德育当中完全不带有“人本”的色彩?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再对“德育”本身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分析。德育,最基本的解释就是道德教育。在我国,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哲学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核心的观点是:道德作为一种独立于人本身、来自外部的规范,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人,道德是以社会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其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可以看出,传统的道德哲学当中是以社会的安定作为其终极目标。那么,传统的德育当中是否完全不带有“人本的色彩”而完全不注重人?这一问题从中国早期的儒家思想当中便可得知,儒家十分注重于人的德行修养,将道德的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儒家讲究孝、忠、仁等道德范畴,强调不仅要亲仁更要爱人,所以其德育也蕴含有人本的色彩。那么,为什么传统的德育在今天将要被人本德育这一新的模式所取代,真正的原因在于其仅有的人本色彩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其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那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统治阶级而服务。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统治阶级能够完全依靠暴力来进行社会的治理。在那里,他们将“人”的体现作为了其统治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方法。“人”在那里并没有被当做是根本、目的。统治阶级正是利用了道德的至上性来对社会进行了统治。“人本”色彩的体现不过是用来为其政治统治所服务的。

唯物史观向我们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哲学观点,并阐明了其辩证关系。传统的德育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是与其当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有所进步,人们对于道德的看法也不在与之前相同。近年来,人学成为了哲学的主体,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哲学受到了冲击,转而以人为本的“发展性道德哲学”逐渐成为了主流。而这一道德哲学认为:道德不仅仅是规范人、控制人的工具,同时也体现了人的需要和选择。道德与人有着本体性的关联。这样看来,人的需求和选择被放上了首位,人本德育的目的转向了“双重性”。即一是社会稳定;二是人的发展。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传统德育当中“人”的缺失,并非传统的德育中完全不带有人本色彩,而是传统的道德目的仅仅是为了规范人和约束人,其“人本”色彩被当做了手段,是为上层的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它将德育的双重目的分裂为了手段和目的,割裂了道德与人之间的本体性需要。这便是“人”缺失的根本原因。

(二)推动“人本”转向的根本力量

关于人本转向的原因,学界也已有大量探究,但关于人本转向的根本力量未有统一认识。唯物史观将人类社会做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分,并对二者的辩证关系做了详细的论证。人本德育,从其抽象的哲学意义上来讲,属于上层建筑。由此看来,决定其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经济基础。

传统德育当中“人”的缺失原因是因为割裂了人的需要与道德之间的主体性关联,道德变为了政治的手段和工具,即道德出现了“泛政治化”的问题。在德育的实践过程当中,过分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却忽视了道德的普遍性和可行性。这样,便导致德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没有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反而成为了不必要的多余。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没有能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过度的“泛政治化”的教育形态,大量的受教育者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因为接受到规范化的政治教育,抑制了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其在当下的市场经济当中有所束缚。这也就说明了传统德育的理念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而言,与当下的经济基础并不相适应。

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来看,任何一个时代,当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时候,二者之间必然有一个在阻碍事物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存在方式三形态理论包含: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的依附性”的存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以依附性转向独立性的人必然还会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而传统德育当中“以社会为本”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追求俨然已经不能与当下经济的迅速发展相适应。所以,在两者不相适应的情况下,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观念上层建筑当中人本德育这一价值取向的转变。

所以,人本德育的“人”的缺失是人的需要与道德本体性的割裂,而人的需要也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道德作为与之有着本体性关系的上层建筑,传统道德所有的“泛政治化”的问题也必然因为与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进而转向人本德育。

三、实现德育“人本”的路径分析

人本德育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其只有真正地实现德育的人本化才具有实践意义。上文提及人本德育的内涵,是从其作为价值取向的抽象哲学意义上和作为方法论的实践层面两个角度来谈的。所以,在此对于“人本德育”的实现路径,也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阐述。

(一)要保证德育“双重性”目的的平衡

人本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本体论概念,是一种德育的价值理念,是一种思维模式,其针对的理论问题便是“人学空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首要问题。关于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德育当中“人”的缺失的问题入手,而“人”的缺失已经基本确认是人的需要与道德之间的本体性关联的缺失。所以,将“人”与道德之间的本体性关系重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传统道德教育,还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性道德哲学”,德育始终都会对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制约。保持社会的稳定、维持社会生活的秩序是道德的重要目的,如果在发展性道德哲学成为主流的今天,对以往道德的这一目的进行过分的压制,而大肆去宣扬道德所要体现的人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天秤的失衡,其后果有可能会使得人的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占据着首要位置,每个个人和团体过分重视着自我的需要,道德成为人性需求不断扩大的掩饰,继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样,如果对于保持社会稳定这一目的过分追求,仍不可避免天秤的倾斜。人本德育与传统德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本德育不仅仅将对社会生活的制约和规范当成其目的和归宿,其对人的需要有着高度的重视。而自人学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重新的审视。同样,道德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向,道德体现了人的需求和选择,道德的目的也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为人本德育作了理论支撑。如果仍旧过分强调道德稳定社会秩序这一单一的目的性,就无法与缺乏“人”的传统德育做出明确的划分。所以,寻求德育“双重性”目的之间的平衡就成为了德育人本化的一个关键点。

因此,在已知道德的目的具有“双重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道德的第一重目的(也就是规范人的行为、保护社会的稳定)能够达到,而同时顺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第二目的成为关键。确保人本德育的顺利实施,而避免退回传统德育当中缺失人的状况,又不会产生过度的忽视人的需求而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和不安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首要途径就是在德育“双重性”目的中间寻求平衡。

(三)要确保人本德育实施的科学性

人本德育不仅仅是抽象层面的德育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更是一种德育的方法论。任何有巨大贡献的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美地展现它的价值。人本德育作为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德育价值理念,同样也需要在一线的教育实践中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关于人本德育的实施有以下几点具体的措施:

第一,要对德育的理念进行重新认知。避免退回到以往德育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潮流中。第二,要对德育的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应该以学生为本,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双主体模式,避免以往的学生为教育客体而进行的灌输式教育。第三,要对受教育者以更多的人性化的关怀,更加注重到受教育者的诸多非理性因素,而不仅仅将目光停留于学生的成绩。第四,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避免单一化的指导教学导致学生差异化加剧。第五,要对受教育者加以更多的实践体验,进行体验式教学。

由于德育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所以,以上人本德育实施的原则和具体方式,并不能完全代表和体现整个人本德育的具体实践。就人本德育的如何实施,还应该根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处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或效果。

总而言之,人本德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此,基于唯物史观的角度,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逻辑论证关系入手,对传统人本德育当中人的缺失以及人本转向的根本推动力量进行研究,为人本德育得到真正的解决和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1]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哲学研究,2005(11):5-7.

[2]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J].教育研究,2015(12):15-18.

[3]胡剑虹.人本德育——一种新的教育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67-71.

[4]贾金玲.人本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改革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34-35

[5]杨超.德育人本化: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J].中国德育,2009(1):3-6

[6]崔昆.人本德育研究的唯物史观向度[J].河北学刊,2012,32(3):162-165.

猜你喜欢
人本人学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人本计算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