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屋顶绿化“空中菜园”的创建对广州城市病治理的启示

2018-01-29 07:14刘兆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菜园屋顶

刘 莹,刘兆熙

(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50;2.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9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城市问题也日渐凸显。比如,城市建设用地增多导致农业耕地越来越少,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城市土地的盲目与投机性开发,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城市人口的快速扩张,必然需要政府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否则将影响城市的宜业与宜居,这些问题的根源正是城市功能空间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因此,对城市空间的治理将成为根治“大城市病”的良药。

一、新型屋顶绿化——空中菜园是特殊的生产性景观

屋顶绿化——作为一项有效缓解绿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矛盾的手段,自20世纪中期起,就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广州曾是全国倡导立体绿化的“先行者”,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个屋顶花园在广州东方宾馆10层屋顶建成。然而在推行立体绿化的十余年间,广州仍然遇到了不少难题。

城市内1平方米绿地对热岛效应的降低效果,相当于城市外200平方米的绿地。如果对广州市约7000万平方米屋顶加以利用,势必对生态建设产生非凡效益。目前广泛应用的屋顶绿化多为景观式种植,虽可降低一定室内温度,起到些建筑节能作用,但却投入高、收益低,管理维护起来也困难。有时成为开发商满足相应指标的“花哨之举”,缺乏维持与推广的长效机制。

二、屋顶绿化的新模式——空中菜园

“空中菜园”兼备新型屋顶绿化及特殊生产性景观,可有效遏制广州生态用地锐减,补充拓展城市活动空间;具有一般城市绿地所不具备的生产性功能,观赏、生产两相宜;乃都市农业的一部分,可填补都市人对田园农业的追求,发挥农耕文化教育的普及功能;同时利用其屋顶优势,通过生产性景观收集雨水,为“海绵城市”立体化排水系统提供空中储水层,为广州市雨水利用、水生态修复、防治内涝、净化水质另辟蹊径。

(一)国外案例及相关理论

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对立体绿化就开始了研究,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的垂直绿化和阳台、露台等方面,屋顶绿化平顶种植技术在当时就已发展迅速。亚洲一些国家,像当时经济发展迅速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也开始尝试城市立体绿化。这段时期世界各国也产生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像在《都市农业:屋顶花园的可能性》一书中,就开始提到了在建筑的屋顶上种植农业的可能性。之后在另一著作《表皮农业建筑——优势、机遇、挑战》中,也提到了表皮农业建筑的概念,它可以利用阳台等空间种植农业。

(二)国内的探索实践和相关研究

当前,我国对生产性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郊的农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具有生产性的观光农园和高新农业产业园。直到2010年,《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定义了生产性景观,这才展开了国内科研人员对其的关注与研究。

基于城郊生产性景观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发现国内多以仿效西方的市民农园,生产性景观建设项目表现形式缺乏创新。由于多设计在城郊,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影响甚微。即使一些高校开始对其进行大胆尝试,早些像中国美术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都在校园里进行生产性景观的设计与实践,但将生产性景观与城市环境建设真正结合的不多,对生产性景观与城市生活方式的融入、城市内部空间的整合探究也较少。

目前,广州立体绿化建设情况相对于其他大城市仍处于落后状态。根据2012年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市的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总面积估计仅仅只有0.5%,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他城市。2015年,在广东省“两会”上将立体绿化建设推向新高潮。部分委员重新提出了在广州推广屋顶绿化的提案。广州市园林局近日也表示,未来计划将选取一些学校等单位进行天台绿化试点建设。

三、建构“城市空中综合体”

本文将站在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紧密围绕涉及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与大城市病治理”这一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针对屋顶绿化创建“空中菜园”的关键措施开展可行性分析,对国内外立体绿化、生产性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把广州作为客体来研究,以立体绿化、都市农业、生产性景观、城市规划和可持续设计等理论为指导,开展一系列的涉及“空中菜园”打造与“大城市病”治理的耦合性研究。

通过广州城市地域性、文化性特征的定位,创新性地提出并初步建立广州城市“空中菜园”的设计策略与运行模式,深入研究及整合“空中菜园”在地域背景下的场地功能分区、节能环保、生产效益及艺术性表现等一系列研究领域。

(一)制定出选地策略。根据广州生态用地的数量和尺度受限的现实条件,分析广州城市绿化空间分布特征,以多维度的空间思维方法寻求突破。通过建造新型屋顶绿化“空中菜园”方式来拓展城市绿地,增加城市居民的业余活动空间,推进实现广州“生态优先”城市。科学合理地进行场地功能分区。可采用50%种菜、30%景观、20%休闲服务设施比例,设计出兼具生产、休闲、科普基地、服务园区等的生产性景观空间。通过实地试验和可视化设计的方式探索,促进城市景观多样性与持续性发展,打造广州“空中综合体”新循环经济模式。

(二)运用“田园城市”回归的设计理念,分析广州地域与文化特征,寻找广州市民文化身份的特征和广州地域识别的重要元素,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及市民的文化身份特征的记录和保留,设计出独特的城市景观名片。强化“硬”质景观,推广“软”文化。

(三)以经济学应用效益分析。通过促进城市景观多样性,打造健康的广州“空中综合体”新循环经济模式,并以此检验可持续生产性景观设计的生产性与经济效益。积极探索生产性景观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用此类需求,试图参与城市就业市场,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来指导、调控市场,以实现“生产性景观”市场的良性循环。

(四)从政策层面开展宏观分析研究。尝试性地运用模糊理论等分析,力图构建基于生产性景观市场化效益分析的非确定性模型,努力提高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及循环经济的理论水平。

(五)寻找广州生态用地抢救性建设的突破口——生产性景观。根据广州地域性及自然条件的剖析,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空间立体绿化风格和丰富的城市新景观。最终以广州城市“空中综合体”——以城市“空中菜园”为切入点,将景观绿化、商业、农业与岭南文化结合,尝试创建出具有广州地方性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综合体。增强广州城市生产性景观设计的亲民性与参与性,同时增加市民之间的社会交往空间,便于提高市民的幸福感、责任感、与公共交往能力。

四、展望发展前景

我们应该针对城市闲置空间,以建筑屋顶作为设计客体,结合可持续设计理念,不断探索出全新的城市“空中综合体”新模式。利用立体绿化、都市农业、海绵城市屋顶雨水收集、城市生态病与人文治理进行整合性研究,重构城市景观的设计新维度。继续探索城市“空中菜园”,作为“屋顶绿化、生产性景观、都市农业”的耦合性产物。

在城市深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都市农业、城市景观、生产性景观商业化”三者如何融入城市屋顶绿化的策略研究,意义重大且迫切需要。为了激活广州城市的“失落空间”夯实理论基础,借助跨学科交叉理论的研究,探索广州城市核心区域“空中景观综合体”建造方法,以期对其他城市生产性景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王郁,张彦洁,王亚男,等.“城市病”的表象、体制性成因及其治理路径——以上海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6):53-62.

[2]石晗,张玺玲,张建国,等.国外生产性景观理论研究与应用情况[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52-355,361.

[3]董斌,林国雄,易弦,等.华南地区屋顶菜园工程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J].广东园林,2015(4):16-20.

[4]陈铁翔.建在城市高楼中的垂直农场[J].世界科学,2014(6).

[5]Mostafavi M,Najle C.Landscape urbanism:a manual for themachinic landscape[M].London: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Publications,2003.

[6]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生产性菜园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屋顶屋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屋顶的雪(外四首)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菜园里
谁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