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
众所周知,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高职教育,它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不管是党中央、国务院,还是各级党委以及政府对职业教育全都十分关注并且给予非常重视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也提到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由此看来,在高职教育的环境中,高职教师队伍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担负的责任也很重大。面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面对当今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高职教师不光要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方面下苦功夫,同时还要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方面不断努力,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出一份力。
提到“专业化”,我们知道它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具体指的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各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包含了以下基本含义: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最初,大多数高职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甚至片面去认识与理解这个词语,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在职培训”就是一码事儿,所以在多年的工作期间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而远远忽略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不断普及、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经验研究不断地走向成熟,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也变得逐渐明确和清晰起来,随之人们也逐渐地把目光聚焦在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上。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直在说这样一句话“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教师只有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才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洞悉到教育的走向。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因为受到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相对来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也普遍较低。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已经变成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不断的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也随着不断地发生着巨大变化:首先是加强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技能培训;其次是产业结构经过了不断地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高级技工人才被需要。这两大变化给高职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高职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同样地步骤,一堂课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课,学生在听,教师成为了课堂中的主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吸收课程中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教师为教而教,而并没有做到为学而教,造成了教与学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很多教师在授课中缺乏实践内容,学生在课堂中就失去了动手实践的过程,最后班里就会出现两种学生:第一种学生是对学习几乎一点兴趣没有,最后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第二种学生就是很努力地去学习,虽然理论知识学得很好,但是到了亲自动手实践的环节,就会显得很低能。因此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不断地从自身方面去寻找突破点,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我国高职院校当中存在大量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应届本科生或者应届研究生,没有任何的工作经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匮乏。这些青年教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并且能够很积极地去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技能,但是教学基本功还不算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薄弱,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会自然而然的减少学生动手实践课的课时,完全达不到理论付诸于实践所应达到的效果。
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变化,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就要随之不断的变化。近来,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张,课程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具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更强的科研能力,与此同时更加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以及科研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宜。但是现在大部分高职教师达不到上面所提到的要求。首先,现在很多高职教师虽然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科研项目,但是更新速度却远落后于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导致存在落后的教学理念现象出现;其次高职教师不能够正确地、全面地认识高职教育所存在的规律,没有很强的教育研究意识,这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来说,无疑对其在自身的专业上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对其职业生涯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对提升教育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个别高职教师存在教学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高职院校扩招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质量,中考剩下的学生绝大部分会进入职业学校,普通高考剩下的学生大部分会进入高职院校。这些学生中有一小部分通常被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素质不是很高,学风不好,个性比较强,对教师不尊重,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重要的是学生家长也没有意识去理解教师的工作的难处,高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而被打击。
黄炎培先生通过梳理总结先前的职业的教育的经验,并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以及“理论与实践并行”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主张。他说“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这一目标作为授课的重点,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首先要求高职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也就是教师既要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以及能力,又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专业课教学不光要教授专业知识,还要传授相关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在进入实际岗位工作中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专业课教师要不间断地深入企业或行业,了解市场对本专业职业人才的需求,并深入地研究某些特定的专业岗位对于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能力都有何需求。其次,教师要进行再发明工作,把对职业人才的各类能力需求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步骤当中去,从而能够不停地积攒教学相关资料。最后,教师通过各种校内、校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项目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如每个学校都有的顶岗实习项目、实训项目以及模拟项目等。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教师应该怎么去发展,朝什么方向去发展,自身的主动性起决定作用。现今这个时代,不管是知识经济,还是网络经济、网络教育全都呈现出来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为了顺应现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的需求,教师只能够使用再学习和再实践的方式去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高职教师是不断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培养一批批学生走向成才之路的引路人。高职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两大重任,只有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获得更新更好的知识,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掌握新的技能,才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传授者和教育者。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教书,另一方面是育人,两方面缺一不可,均不可偏废。黄炎培先生一直在倡导“敬业乐群”,这就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基本规范。黄炎培同志认为职业教育不单单只包括对职业技能的讲授与学习,还包括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训练,二者是同时存在的,缺一不可。教学的本质是育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素质普遍不是很高,而且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高职教师就需要将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教好书,又育好人。
很多学校为了发展会大量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定期为教师们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也就是教师被上课,从而可以让每位教师不光能够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还可以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探索出来新的授课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算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奠基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当时紧扣中国的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即使放在当今社会也是不落后的,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探讨和学习。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光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职教师的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我们要不断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努力去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为国家、为社会不断地输送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