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联动共促成果转化校政企三方各自职责

2018-01-29 06:25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创成果学校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日前,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经管学院连锁专业教师做了一项关于《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搭建商科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平台实践研究》的调研,这次调查覆盖了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及海河教育园区内的众多高校,调查学生3520名,创业教(导)师421人。通过调研发现天津市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度较以前有很大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创业层次逐渐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今的大学生创业有三多三少的怪现象,其表现为,创业创新的大赛越来越多,大赛获奖者最终成为创业者的少;创业项目立项多,但真正进入产业化实施的少;大学生创业者玩儿票的多,真正把创业项目产业化并成为立身职业的少。

一、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对于“双创”活动的迷思

究其原因,高校学生创业先天不足,一是缺钱,高校学生尤其是商科学生以创意型创业为主,把一个个金点子变为现实,从启动项目到维持项目都需要的资金支持,但是学校的资金支持杯水车薪,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稀缺;二是缺人,学校的创业导师自身缺乏创业经验,对于学生的创业项目不能进行针对性指导;项目来源多来自学校的行政运作,项目缺乏事前的市场调研,据本次调研显示,被调查高校学生创业活动基本决策依据中,做过前期市场调查的项目仅有32.6%。由此导致项目处于闭门造车,低水平重复的阶段,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不高,其转化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就暴露出高校优质创业导师的稀缺,捕捉市场信息热点能力不强,导致创业项目的低质化,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的恶性死循环;三是缺技术与经验,商科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创意型创业占大多数,好点子好创意没有关键技术的配合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各校专业的横向联系不紧密,各自为战,缺乏联合攻关的意识,也导致许多项目止步于创意阶段;同时由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自身资源整合、协调能力不足,遇到困难难以持之以恒,虎头蛇尾的案例比比皆是,这种局面也使社会人士对于大学生创业信誉度产生质疑,自然更不利于项目后来的融资,转化等各方面工作的展开。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学校与企业在大学生创业与其成果转化的工作中表现为缺位与消极应对并存的局面。学校方面,由于国家对“双创”工作的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必选动作,但是由于学校多是出于政绩、业绩考核的考虑,学校不大注重学生“双创”工作实效性,更多的是以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业大赛获奖作为双创工作考核的最终依据,创业导师则把学生参赛获奖作为其工作业绩,职称晋升的依据,许多学生是“被动创业”,在这样的创业生态中,很难出现令产业界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优秀案例,即使有好点子,由于导师后期的指导尤其是产业化催化过程缺失,许多金点子都止步于获奖证书,就全部搁浅了。我们认为,其实就如同现今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一样,现今过多过烂的双创大赛,完全背离了,通过双创活动提高带动大学生就业的初衷,把双创活动变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博弈的游戏,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叫停。

二、在“双创”的大背景下,校企政三方各自的职责分析

我国的产业界在最近一个时期逐渐认识到参与到职业教育育人过程的必要性,开始主动与高校合力进行科研攻关,共建产学基地,双创基地的活动中,尤其是知名大企业更多的是与知名院校、部属院校合作,由于其对高职类院校的认知误区,很少与高职院校进行深度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真正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案例很少,合作企业更多的把合作当成补充企业的人力资源缺口的重要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企业对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心存疑虑,缺乏信心。另外,企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自有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企业的经营计划、经营目标所限,更愿意追逐企业的短期利益,这就影响到了其参与商科学生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性,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度低,课题组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风险防控机制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机制的的缺失,学校与企业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机制,这就制约了双方资源共享,更制约了双方在成果转化方面的深度合作。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美国科技成果中有80%-85%被及时应用到企业中,德国、英国等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国家的转化率达到了52%-68%,而中国的转化率低于36%。综合世界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国家的情况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之所以转化率高,这跟校政企三方良性的合作联动机制有关联。如美国,它们重视科学研究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特别重视产业界与学术界的联合攻关,从1971年开始用国家科学基金开展对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并鼓励产业界联合学界申报基金项目,其实这就为了成果转化做了前期准备。企业的科研人员与学校的教师可以互聘到学校、企业任职,讲学,并且各自的科研课题带入课堂、企业,招募学生进课题组展开攻关,真题真做,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如,德国的“双元制”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日本的职业教育则更多的是企业内培训,日本的企业对于融入到教育并承担部分人才培养的工作十分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许多日本企业很愿意与高校联合做项目,并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在这些职业教育的的先进国无论是国家法律保证,还是企业的自觉行动,这样的做法都保证了学校的科研成果能够及时的转化,不被束之高阁。

校政企合作本身就是社会资源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在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占有绝对话语权,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学校都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政府应该在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搭建、成果转化、校政企合作的大环境营造、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都应该是主导作用,这是由我国现阶段国情决定的。对于职业院校缺乏校企合作的基本能力问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给予指导,提出具有指向性的指导建议,包括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质量标准,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意识,做到开门办学,社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也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行为,通过税收、补贴政策来支持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的媒介作用,调节校企双方的关系,营造氛围,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校企政三方合作关系,保证合作的层次与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造成以上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在成果转化问题上工作职责发生错位所致,专业的人总在做非专业的事情。

三、校、企、政各自职责分工与合作

学校,在一般人的眼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与地位,属于“清流派”,进行学术研究,技术开发,人才的培养是其长项,由于我国现行的制度对于国资院所的严厉管控,而大部分现有的高校大部分又都是国有性质,所以导致其在市场化运作,资金筹集等方面受到限制,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在双创生态中更适合扮演,技术的研发、推介与评估,人才的育成与提供等各类研究推广工作,而不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合适场所。同时,由于学校在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声誉,其无形资产价值极高,又使其很适合成为在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中间媒介,并具有很高的商誉价值。学校不仅可以广泛结纳各界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各界人士,为学校的将来的发展积累人脉,又可以为学校产生的技术,成果提供技术的研究支持、评估鉴定与推介,尤其有的高校有大量的科技、发明专利,如何把科技专利用好、用活,产生社会效益,是一篇大文章。在征得专利持有人的同意后,学校定期召开发布会,请企业、学生与专利持有教师对接,教师可带着学生自组团队创业,也可以以技术入股方式与企业结合,这样既保证学生创业的实效性,又可做到教师本人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声誉双丰收。所以说,学校自身就应该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很重要的中间载体。

而企业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最佳载体,它可以依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定期发出技术需求,也可以结合学校出具的技术鉴定成果,选择有市场前景的予以市场化运作,这当然与学校要结成某种合作关系,以利于成果的互相让渡,亦或给学校的师生提供中试场地,试验场所,甚至资金支持,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保证各方的合理利益诉求。我们认为企业方以企业联盟的形式与学校结成某种合作关系,保证了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与深度延续性。

政府应该彻底贯彻其服务的特征,并结合自身资源整合天然优势,打通政策的壁垒,保证科研成果顺利转化的路径通畅。主要是政策的制定与资源的整合服务。政策的导向性表现为制定金融支持,特别应该把保险类资金引入成果转化资金池,保证需成果转化的项目风投资金能够顺利到位;制定相关财务、行政条例,扫清国资院所、学校在进行成果转化时的外部障碍。提供法律服务,政策咨询,为需要进行技术仲裁的提供第三方评估,出具报告;招聘公益律师为有可能发生利益纠纷的项目提供事前的预防性法律的咨询与裁决,并发表判例,以供律师执业参考;梳理现有的有关成果转化的政策进行及时的解读,答疑,发布相关说明与政策解释,确保好的政策有好的落实,让高校、科技工作者有获得感。

学校要扮演好其研究、开发、人才育成的角色;企业联盟要发挥自己的市场运作、技术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的特长;政府则要担当好其服务的角色,做好后勤保障,政策咨询,化解风险的的本领,在三方共同的努力下,保证成果转化平台的顺畅运行,形成合力保证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使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奖金和物质交换,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其符合社会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具有相应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产学研结合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猜你喜欢
双创成果学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