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对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2018-01-29 05:46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设置老年人内容

岳 瑛

老年大学同一切学校一样,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课程设置。《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相关要求对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有所启示。

一、《规划》对老年教育内容的梳理

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课程结构的安排。作为一种学校教育形式,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也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目前,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通常是指课程内容的开设。结构的安排尚未形成主流。

(一)十大教育内容

《规划》在第二大任务“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中,专门提到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其中内容有: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10个方面的教育;在“重点推进计划”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计划”里,特别强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有些是深受老年人喜爱因而已经成为非常热门且经久不衰的教育内容,比如科学文化、养生保健、闲暇生活等;也有一些是引导性的教育内容,也是老年教育30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比如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等;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内容中提出了与以上热门和传统教育内容并列的生命尊严、代际沟通、职业技能、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内容,这是需要大力提倡的内容。这些内容以往在老年教育中有所忽略或有所回避,但实践和理论都证明这些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此外,《规划》还把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任务,赋予了老年教育。主张老年教育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优势、经验优势、技能优势,为其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教育支持。还把老年教育发挥老年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到了更高的层面;把老年教育的参与、服务、奉献社会的内容加以拓展,强调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在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治安维稳等诸多方面,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二、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

老年大学课程设置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大学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一般学校课程设置的依据,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学生需求,二是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主,兼顾学生需求。因为,一般学校培养的是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方面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高校、职业院校更是以社会需求为主要依据。而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依据也不外乎是学员需求和社会需求。需要强调的是老年大学是以学员需求为主要依据,兼顾社会要求。而学员需求重点又是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表层性需求或感受性需求,这是老年人直接感受到的需求;另一种是深层性需求或理智性需求,这是老年人不一定直接感受到的,但却对老年学员开阔眼界、拓展胸怀、提高素养等极为有益。

(一)老年人学习需求依据

1.满足表层性、感受性需求的“按需设课”

通常表层性、感受性需求是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调查得知的。比如,2002年天津老年人大学与天津教科院联合做了一个老年人学习需求调查,调查问卷中就有“您希望到老年大学学习哪些内容”,结果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医学健康,其次是家政(烹饪、养花、服装、编织等),再就是书画摄影、歌舞器乐,再次是知识类(文史、外语、哲学法律、计算机等)。当然,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老年人这种感受性学习需求也是随之变化的。比如过了7年,学术委员会2009年对全国老年学员的调查,“热门课程”即学员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各类课程分别为:书画、舞蹈、中西医保健、声乐、计算机应用。仅这5类课程的学习人数就占所调查学员总数的57%,这也是全国老年大学的普遍现象,这5类课程目前已基本形成“热门课程”。这与7年前的调查有点不同。内容上,7年前是医学保健、家政、书画摄影、歌舞器乐,知识(文史、外语、哲学法律、计算机等),7年后,家政类已不在热门课程里,而计算机类上升到热门中了。顺序上,7年前是医学保健首选,其次家政、书画摄影、歌舞器乐、知识,7年后,首选是书画,其次舞蹈,然后才是医学保健、声乐、计算机。此外,各校普遍开设得比较集中的课程还有:文史、英语、钢琴、太极拳、民族乐器、摄影摄像、戏曲、健身操、电子琴、烹饪。除“热门课程”外,还有“经典课程”,如书画专业,被誉为老年大学“看家”专业,并成为许多学校的“重点课程”。类似书画专业这样经久不衰的课程,还有医学保健、文学历史(汉语)、声乐器乐、太极拳剑。这些特色课程也成为老年大学区别于其他成人学校的显著特点之一。

2.满足深层性、理智性需求的“引导设课”

老年学、老年心理学、老年医学等理论研究者研究认为,老年人的一些需求有可能他们自己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但却是他们生命的潜在需求内容。比如老年人生命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需求,也许他们没有意识到,因此没有在调查问卷中体现出来,但的确是这一生命阶段潜在的需求,这时就需要老年大学设置一些引导性课程,来满足老年学员的深层性实质性的学习需求。比如,西方老年心理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大约在七八十岁,在心理上有一种复杂需求,既有要总结自己一生的欲望,又有怀旧感、想醒世后人的责任心,这种需求,老年人都有,但是老年人不知道怎样才能满足心理需求,以什么形式满足。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以写回忆录的方式最好。中国的台湾、港澳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如长者书苑、老年学堂都会开设这种回忆录撰写的课程。笔者在文化部的退管中心开会,发现他们有一个项目,叫老艺术家口述历史,1996年就开始了,持续到现在。他们就是在与老艺术家接触中发现老年人有这种心理需要。项目有专人负责,老艺术家口述历史,派志愿者登门,记录整理。然后发表或出书。(还有专门的文具。比如口述历史专用记录本,本子很大,很厚。这个本子现在很少用了,因为志愿者上门都带笔记本电脑。)再比如,港澳台地区老年教育都普遍开设易学算命、风水学等课程。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对把握自身和他人命运感兴趣,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有了深刻理解,想进一步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方式。

内地老年大学有开“易经”课,宗教课、哲学课的,但我们角度不同,是从人类命运角度展开的,不是小我角度。

(二)《规划》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依据

《规划》梳理的教育内容有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十大内容。这十大内容大致有5项属于满足老年学员感受性需要的内容,如养生保健、闲暇生活、科学文化、职业技能、家庭理财,还有5项则属于满足学员理智性需求的内容,如思想道德(包括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法律法规、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其中各项内容,现有老年大学的课程多数都有设置。但也有缺乏的内容,例如,感受性内容中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关于职业技能内容,以往我们老年大学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因为经调查,老年人有再就业需要的比例很小,大约是3%~8%,所以,很少老年大学开设再就业课程。但是,《规划》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赋予了老年教育,而想到老年大学学习再就业技能的人也会有所增加,因此,职业技能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也将是我们老年大学所要考虑的内容。此外,还有引导性内容中代际沟通、生命教育的课程也缺乏设置。

三、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

(一)引导性课程设置比例将有所增加

我国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目前没有统一要求,各地各校都是针对学员需求特点、学校资源情况,以“因需设课、因地制宜”为原则,采用校本课程的方式,自主设置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属于自下而上构建,更能体现以老年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具有设课灵活、开课及时、适应老年退休生活、满足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紧跟社会潮流等特点,体现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老年大学校本课程的设置方式,将继续发挥其满足需求、灵活设置等特长,已成为我国老年教育的特色之一。

伴随着老年大学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课程设置将从“按需设课”为主,逐渐增加“引导设课”的内容。即在满足老年人的“感受性需要”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本质性需要”进行引导性的课程设置。如《规划》梳理的十大教育内容,有5项内容属于满足老年学员感受性需要的内容,如养生保健、闲暇生活、科学文化、职业技能、家庭理财;还有5项则属于引导性理智性内容,如思想道德(包括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法律法规、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这些内容以往在老年教育中有所忽略或有所回避。比如,关于生死观教育内容,老年大学课程中也是空缺的。往往给老年人讲健康长寿都愿意,而讲如何面对死亡,却是有所忌讳的。

注重课程创新的老年大学,都在引导性课程设置上下功夫。今后综合性老年大学有三种课程是要引导学员学习的。一是思想道德(包括核心价值观)课程。比如,学习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际关系等。这类课程可以帮助老年学员开阔视野、开拓胸襟、关心政治、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等,这是晚年幸福的基础。二是“文、史、哲、美”内容的课程。这些内容的课程,在欧美老年大学中是主要课程,而在我国老年大学中却是少数课程,仅占课程总量大约不到10%。原因一方面是我们老年学员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对这种具有文化深度的课程需求不大;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老年大学过于注重满足学员感受性需求,引导意识偏弱,因此,按需设课较多,引导设课不多。今后随着“60后”进入老年人行列,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高,成为老年学员后他们的学习层次必定提高,对“文、史、哲、美”课程的需求也会增加,老年大学对这类课程将逐步引导设置。三是生命教育课程。这是主张正确对待生命、正确看待死亡的课程。老年学员一般都忌讳,但老年大学应该引导性地开设这类课程。

目前,已经有老年大学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金陵老年大学,他们在几年前就开始有意识地增加知识性和素养提升性课程的比例,增加“文、史、哲、美、生命”类的课程开设,像“易经”“哲学”“生命教育”等,相对减少了娱乐、技能性等较低层次的课程。还有昆明老年大学,他们把市校定位在老年教育的高端层次,因此,在内容上,他们是以知识性引导性课程设置为主,开设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心理学等内容的课程,超过了娱乐性课程的内容。在层次上,早于几年前就开始逐渐减少低层次课程设置的数量,目前他们所设的娱乐性课程,都是高水平高层次课程,超过本科水平,相当于研究生水平,学员都需要考试入学。当初他们只是为了解决一座难求问题,逐步开始探索高端教育的。此外,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也做了探索。他们的医学养生系开设了“黄帝内经”“伤寒论”“医古文”等课程。提升了老年大学课程的层次,满足了老年学员对文化知识更高水平和更深程度的追求。

总之,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规划》提出的教育内容,老年大学将向知识型、高层次等引导性课程方向发展。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将渐成趋势

未来的规范化省市级老年大学,在以往摸索与探索各种形式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逐渐使学校形成了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群,朝着课程结构的安排方向发展。同时课程的体系也在其中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医学保健系,课程设置有:(1)中医药学。开设课程有中医药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舌脉诊,中医外治,中医方剂学,中医药膳,中成药,中药制剂,自然疗法。(2)针灸推拿学。开设课程有针灸,中医推拿,中华反射学,经络保健,李氏按摩。(3)临床学。开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儿科。(4)养生康复。开设有心理情志养生,中医老年养生学。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医学保健系并非将课程设置出来就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引导学员按课程体系选择学习课程,如对学习“中医药学”专业的学员建议选择:中医药学基础、中医舌脉诊、中医方剂学、中成药、医古文、中医经典,其他自选;对学习“中医临床学”专业的学员建议选择:中医药学基础、中医舌脉诊、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其他自选。这就已经出现了课程体系的雏形。以此类推,其他系如文史、外语、书法、绘画、声乐、器乐、戏剧、电脑等都有类似的发展趋势。无独有偶,吉林省老年大学教务处结合老年大学培养目标,也对学员选课给予有益的建议,比如建议学习声乐的学员,不仅学唱歌,还要选学乐理、作曲、歌剧等课程;对于学习书法绘画的学员,建议选学中国文学、唐诗宋词、印章篆刻等。再比如,武汉市洪山区老年大学的“立体办学”模式,一方面以广泛的课程“超市”来满足老年学员多种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以逐级升高的专业层次来满足老年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更高追求,在校内打造“既有平面又有高度”的“立体大厦”。而老年学员的逐级升高,不是“线性”的单一课程的升级,而是明确规定本层级的学员应完成的学时、必修的教学内容(课程)、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学习水平和相应的能力(技能)方可升级。在最高级别的研修班,制定有明确的研修方向和学习任务,包括规定本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体系,以研究、探索为主使之达到“研究生”的水平。洪山老年大学“立体办学”的思路和实践目前已经超前于老年大学的现状,应是未来老年大学在新形势下发展模式的一个范例,值得借鉴。

未来省市级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将逐渐朝着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向发展。老年大学将从专业的角度建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如每门课程之间具有的关联性和平衡性;更加关注课程层次的递进性,即每门课程的初、中、高级水平的确定标准及衔接;更加专注课程模块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时代性等新要求。以改善和避免老年大学校本课程设置的“碎片化”“无序化”的弊端,从而使老年学员由单一技能技艺的平面式学习向搭建专业体系架构的立体化学习转变,进一步提高老年学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以达到老年大学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层次向高深化发展同时具有时代感

课程本身是有层次的,老年学员的学习要求会随着学员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而更加深化,这样就促使老年大学逐渐减少浅显的低层次课程,而逐渐开设比较深奥的高层次课程。比如,计算机课程,以前都是从入门开始的,从开机关机学起。今后就没必要了,“60后”退休前电脑就已经是非常普遍使用的工具了,到老年大学学计算机肯定是学习比较深奥的和高层次的东西。

再有,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老年大学的课程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提高课程设置的时代感和时尚性。今后老年人也生活在“智慧城市”中,要跟上时代发展不落伍,就必须掌握新科技。今后老年大学将会设置更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这是提高老年教育课程时代感和时尚性的必然选择。

(四)课程体系将更加合理

1.系统化设置

设置课程将建立和完善涵盖退休准备教育、生活适应教育、社会参与教育、死亡教育等较为完善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向提高老年教育系统性方向发展。退休准备教育在我国几乎没有,在欧美十分普遍,尤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美国的退休准备教育,一般都是由社会教育机构进行,他们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对临退休前5年左右的人员就开始进行退休准备教育,帮助他们了解退休生活的目的,引导他们怎样过退休生活才能有一个幸福晚年。具体到退休后如何过好家庭生活,如何调适好夫妻感情、与子女孙辈的代际沟通,如何维权,如何寻求社会帮助,哪里能满足学习需求,等等。退休准备教育是我们将要补充、增加的内容。而生活适应、社会参与、死亡教育等也将在老年大学中逐渐建立健全。

2.分年龄设置

老年大学应结合不同年龄老年学员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不同内容的课程。比如,“低龄段”老年学员(60~69岁),身体健康、求知欲强,刚脱离工作岗位,主客观条件决定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接受各种老年教育。在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应当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首先满足他们的感受性需求,进而进行正确引导、合理配置课程。老年大学所设置的满足老年学员感受性需要的课程,如音乐、舞蹈、戏曲、文学、旅游、摄影、书画、健身、拳剑等,多数可以满足这些学员的需求。目前老年大学所缺少的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课程设置,这方面以往的调查认为老年人再就业需求不是很大。但今后,由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将摆在议事日程上,因此,职业技能培训,既要满足一部分人学习新本领再就业的需求,也要满足社会利用退休人员一技之长,弥补紧缺人才需求。所以,老年大学未来要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设置加以研究,了解老年人和社会双向需求,合理设置职业技能课程,从而引导老年人继续为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再比如,“中龄段”老年人群(70~79岁),这部分老年人基本上完成了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换,一些“发挥余热”的人大多已经“第二次退休”。他们身体条件尚可,虽然还不需要侍候、照顾,但身体条件、精力已经有所下降,此时,比较关注养老金的增加、医保的改善、保健品的功效、身体的健康状况等。因此,我们在开展老年教育时,通过举办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老年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使这一人群防止上当受骗、学会理财、学会法律维权等。同时,这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往往会出现问题,与子女孙辈的沟通也会出现障碍,因此,老年大学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老年学员的不同情况,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代际沟通的课程。

再比如“高龄段”老年人群(80岁以上),这部分老年人大多进入了“多事、多疑、多忧”和“高龄、高发病率”的“三多二高”状态,他们对社会舆论、医疗保障、社区服务、自我照料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会有特殊需求。当然,老年大学不收80岁以上的老年学员了,但高龄老人还可以到社区学校学习。对高龄学员的教育形式应围绕“逗乐”和“康健”内容进行,更适宜“面对面”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并通过“结对”教育、上门辅导、政策解读等方式,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健康素质与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要设置有关生命尊严、生死观教育等内容的课程,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

我国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目前没有统一要求,各地各校都是针对学员需求特点、学校资源情况,采用校本课程的方式,自主设置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的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和计划落实,更能体现以老年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体现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老年大学校本课程的设置方式,将继续发挥其满足需求、灵活设置等特长,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结合课程设置专业理论,结合《规划》提出的老年教育内容,结合老年人学习需求心理,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改进,既满足老年人的感受性需求,也引导老年人关注自身本质性、理智性需求,这是今后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设置老年人内容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