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萍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表明,当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时,便会寻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发展要求。高校美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但当前很多高校美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短板,存在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重知识轻审美、重形式轻规范等问题,创新高校通识美育教学改革成为高校美学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都明确表明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提高学校美育教学质量,加强美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美育的整体发展。因此,笔者立足于高校艺术类学科的集群优势和师范类教育的传统优势,提出了以“讲台——平台——舞台”为基石的“三台融合”通识美育教学模式。“三台融合”以非艺术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遵循美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打通讲台、平台和舞台的界限,形成互联互通的融合机制。其中,讲台是美学知识、技能传授的主渠道,即以课程性学习为核心开展理论教学,对非艺术专业学生普及美学常识;平台是美育实操演练的主阵地,即以体验性学习为抓手开展实践教学,拓宽非艺术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渠道;舞台是美育成果反哺的结果,即以获得性学习为导向开展教学检验,帮助非艺术专业学生实现美育成果内化获得。“三台融合”遵循了“知识技能——实践体验——内化获得”的渐进性教学理念,致力于塑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品质的“四美”大学生。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美育愈加重视,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很多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美育相较于德育、智育还处于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高校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理应成为系统化、学科化和规范化的普遍教学。高校美育应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但是,在高校美育课的实际运作中,范围普及局限,存在专业化倾向,往往沦为美术、音乐、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少数人的游戏”。有的高校将有限的美育教育资源集中投入于艺术专业学生身上,对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重视不足;有的高校领导不重视,在公用经费总量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处于“末位”的美育教育经费则常常被挪移、空转和借用,导致美育课时不足、覆盖不全。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推进学校的美育教学,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使得高校办学思想和行为开始出现功利主义倾向,片面追求更高升学率和就业率。很多学校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上,把通识美育教学不断排挤在日常教学的边缘处。有的高校开展美育教学的目标导向异化,存在功利化倾向,过分把精力集中在组织艺术类学生参加专业艺术比赛上,未能把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过度侧重专业课教育和技能教育,提供的常规化、日常性的美育内容不足,过分看重艺术技能比赛的成绩和荣誉,弱化美育教学的大众化、普及化。
虽说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运用,但倘若单纯把传授美学或美育学的理论作为教学目的,并不能满足学生美育发展的需求。有的高校过分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养成、艺术审美和体验;有的高校一味将美育的重点放在艺术技能的展示上,变成纯粹的艺术技能训练的过程。即使部分高校将美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但却仍然沿用了教授艺术生的方式,过度求全、求高、求快,反而忽视了非艺术生现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重“知识技能”轻“审美体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情感、人格修养显然犹如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高校美育应立足于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但有的高校为参加上级组织和部门的比赛和评估,或为争取奖励、荣誉和表彰等而设置美育课程。这种纯粹为了应付考评而设置的美育课程,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多是“因人设课”,即教师会讲什么就开什么课,间歇性授课,或以讲座、活动等形式代替课程等情况,存在随意化倾向,缺乏教育的连续性、贯穿性。有的高校美育课程普遍缺乏专门的固定教材,规范性、科学性都不够强。尽管部分美育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或专长整理出授课教案或讲义,但也很难全面、完整地体现美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缺乏复制推广的可能性。有的高校为节约资金而聘用“全才型”美育教师,要求其“一专多能”,同时兼任数个美育课程,但授课的内容、进度、效果也无法通过量化标准和统一指标进行评估考察。
讲台,着眼于“学”,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教会学生懂得欣赏美、发现美。高校要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设置美育课程,将其融入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网络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等组成的课程体系中,旨在向非艺术专业学生普及美学常识。一是要开设通识美育公共课程,设置固定学分和学时。高校可以设置“中外文化与人文素养”“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等模块的课程,要求非艺术类学生毕业之前在“体育艺术与审美体验”模块修读1-2门艺术类课程;学校每年也可以开设一些关于舞台语言表演艺术、艺术与审美、声乐艺术鉴赏、形体美学等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二是大力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和在线课程建设。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更应在网络空间主动作为。学校可设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项经费,落实绩效奖励制度,积极动员美育课程任课教师拍摄在线开放课程,可依托“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中国地方高校在线教育联盟-UOOC(优课)”等平台,形成美育MOOC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三是要将艺术培养作为学校个性化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很多课程是必修课,并非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校可以开展个性化培养周,满足学生的个性追求。如福建师范大学在2018年1月27日至2月2日,率先在福建省高校启动“个性化培养周”项目,共开展616场活动,课程内容涉及艺术修养、素质拓展类等,其中的摄影、演讲、绘画、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艺术类课程均是热门项目,共吸引了3万多学生报名参加。在“个性发展课程”中,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了《声乐艺术鉴赏》《舞蹈鉴赏与批评》等美育课程,很好地满足了非艺术生对美育的追求。
平台,着眼于“练”。通过科学的教学实践设计,在推动美学理论知识普及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宽艺术实践的渠道,提升学生追求美、体验美的能力。开展学生艺术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一是要依托活动平台,将美育实践课程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学校要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成立各级各类艺术类学生社团,如街舞协会、演唱协会、拉丁舞协会、武术协会、文学社、话剧社等,深入开展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学校要坚持让每位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一次机会走进音乐厅欣赏一次真正有特色、有内涵、有魅力的高雅艺术演出的传统,要定期举行“高雅音乐走进学生”“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师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和欣赏高雅艺术。二是要依托竞赛平台,将美育实践课程融入到顶尖赛事中。学校美育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赛事。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推出一系列深受学生喜欢的精品活动,如话剧比赛、舞蹈大赛、青春歌会等。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音乐舞蹈节比赛、全国舞蹈大赛等各级各类艺术竞赛。三是要依托校外平台,将美育实践课程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学校要坚持贯彻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强调学生的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积极与社区、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乡镇、福利院、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文艺演出、艺术支教、文化调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校要不断拓展和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学生锻炼的途径,促进教学理论的落地生根。
舞台,着眼于“演”,通过鼓励非艺术专业学生大胆走上舞台展示展演,实现美育从知识技能到内化获得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创造美、宣扬美的能力。学校美育工作应坚持立足校本、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路径,为美育成果展示搭建良好舞台。一是要搭建文化艺术社会展示舞台。学校每年可以面向校内外举办艺术成果展示会、美术作品展示会、个人毕业演唱会等;鼓励学生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巡演等活动;联合和依托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选派高校优秀学生积极参与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积极为学生搭建出彩的舞台,不断实现美育的真正价值。二是要搭建文化艺术全国展示舞台。全国的展示性舞台不胜枚举,高校要积极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学生搭建文化艺术展演舞台,使学生敢“飞”、能“飞”。如福建师范大学就很好地为学生搭建了舞台,该校学生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至善之道”感悟《大学》咏诵会等大型演出,每年参加福建省教育系统庆祝教师节晚会、福建省艺术院校新春音乐会等演出近40场,并连续5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三是要搭建文化艺术国际交流舞台。沿海高校要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组织学校艺术团赴菲律宾、新加坡、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高校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取长补短。可以通过举办国内外的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聘请国内外美术研究、音乐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互访交流,不断提高高校的文化艺术水平,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舞台。
学校注重“三台融合”美育教学顶层制度设计的同时,也要注重美育教学机制的保障。一是要保障美育教学阵地。高校要在党委、行政的统一部署下,充分盘活音乐教学楼群、美术教学楼群等美育教学场地资源,为通识美育教学提供充足的场地保障。充分利用好高校的音乐教育场地、美术教育场地以及学生社团场地等服务于全校学生的通识美育教学。二是要提高美育经费投入。学校要充分保障美育工作经费投入,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金额用于美育日常教学工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开展学生艺术实践和各类展演活动,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美育教学设施更新维护,才能有效保障学校美育工作正常开展。三是要完善美育教学奖励。高校要通过完善教师评奖、评优、评先有关规定,鼓励广大教师参与美育工作,如在评选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等活动中,将教师师德及在美育工作中的贡献列入评选条件,积极引导教师为人师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投身美育工作。
“三台融合”通识美育教学模式是坚持面向大众的美育教学观,提出少数特长生和全体学生并重、艺术竞赛和艺术体验共生、技能表演和素养培育同步、成果展示和过程准备共存的美育教学理念。注重整体协同,“三台融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校教务、团委、学院、社团等多部门的力量上,在培养“四美”大学生通识美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加强通识美育顶层设计,从课程体系、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美育师资、经费阵地等方面统筹校内外各类美育资源,实现美育从“独立分散”向“整体协同”转变,形成“以美启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美育氛围。
学校既要坚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全校非艺术类学生中广泛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各类必、选修课程,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讲台知识讲授为起点,以平台综合实践为过程,以舞台引领示范为结果,在“讲台学”“平台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舞台演”,帮助学生在“学”中发现美、欣赏美,在“练”中感受美、追求美,在“演”中创造美、宣扬美,形成“三台”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良性循环的高校通识美育教学模式,使得高雅、文明、健康的审美旨趣和人文素养,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强化于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01-26].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1401/20140126/751129326.html.
[2]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3]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9-28].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