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创造力:主张与关联

2018-01-29 05:02孟维杰高树倩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幸福感创造力

孟维杰 高树倩

(1.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11;2.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在20世纪首先提出,并在西方心理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埋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而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的正是这种需要。人类的一些基本的能力品质,例如爱、勇气、幸福等,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下都可以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最大程度发现并利用自己的这些基本能力迸发出的动力所形成的内在源泉,进而使个人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正是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主张使人类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挖掘,从而获得自我实现,拥有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关注着个体的全面成长,审视关于个人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实现的问题。个体的积极心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和稳定发展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健康维系和稳定发展。[1]寻求积极心理学与创造力之间的关联就成为探索创新精神的题中之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学术诉求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不仅仅是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病态心理研究而从积极角度入手对心理进行分析的新兴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言更是一座新的里程碑。应该说,该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不仅意味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理念发生演进,引领心理学向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前行,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很可能会促进心理学范式发生变革,引发心理学从研究方式到研究手段发生变化。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塞利格曼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同样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乐观的态度。他提出心理学要研究的应该是那些心理健康并且优秀的人,那些能够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并帮助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延续的人。其核心思想在于放弃了传统心理学研究中过于关注或者片面地强调对病态心理的聚焦,主张心理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人类的消极心理诸如病态、变态、矫正与治疗、本能、生理机制等关注,心理学更应该多关注人类的阳光、美好、积极、幸福等健康心态的探索与追求,换言之,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而非仅仅关注消极心理。2015年,塞里格曼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指出,实验表明,人的大脑回路中存在一种神经元-DRN,它是负责传递被动和消极的情绪信息,该神经元一旦被激活,就能释放和传递使人无助和消极的化学成分。尽管实验是以白鼠为对象进行研究的,白鼠的情绪状态是积极抑或是消极,取决于其神经元DRN是激活还是抑制,但是,对于人类而言,DRN的功能同样存在。换言之,人的幸福感主要还是视人观察的视野是向后望去还是向前行走,即人如果要有较强的幸福感,还是应该善于预测未来是否有希望而非单纯地总结历史。在积极心理学主张中,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叫作“希望电路(Hope Circuit)”的开关,其开关与否,决定着个体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积极心理学思想从问世到当下快速发展,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状态的思潮。

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系的学术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主观水平上关注以主观感受为标准的积极主观体验;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个体所具有的积极心理特征;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社会认可的积极公众品质。

第一,积极主观体验。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积极的主观体验,注重个体由各个方面引发的积极感受体验,主要探讨人类在当前状态下的积极美好的体验如幸福满意等,试图建构一种人们能够忠诚面对自己和生活,把乐观倾注于身体各个层面的理想模式,此时人们会把幸福作为最高的生活追求目标。心理学家界定幸福的标准即为个体的主观体验上的判断,认为幸福就是评价者在内心深处对生活有自己的准则,并依照自己的标准综合评估自己的生活质量,此时对自己当前生活状态在主观上的感受就是“主观幸福感”。其核心是对生活总体的满意感,这种满意感深刻而全面,不是单一行为或表现,而是整体满意,即个人对整个生活质量和自己所有的所作所为都是满意的。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体评价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使主观幸福感不同于其他体验而是作为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的典型代表。首先,在主观性上,对幸福与否的评价有赖于内定的个体标准而并非外界准则,拥有同等程度的幸福感的个体可能拥有不同的内在标准;其次,从积极的情感体验来看,个体需要没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且必须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在摒弃所有的消极情绪仅存积极情绪的情况下个体才可能产生幸福感,这是幸福感产生的前提;最后,从整体评价而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整体评价而不是狭隘评估某一生活领域。这就意味着当人们富有创新精神并付诸实践,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创新性成就,那么个体将可能拥有比较高的幸福体验。

第二,积极个性品质。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的某些心理特征,例如积极乐观地面对世界、爱与被爱的能力、不轻言放弃的坚持、开拓创新的勇气等,这些深入个体内部的散发着独特气质的极具个性的特征。积极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能不断地主动追求幸福,并时常能体验到自己所追求的这种幸福的同时,又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巨大的潜能。不同的人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个性特质,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善加运用,在合适的情境中展示独特个性的风采,可能会大幅度增进幸福体验。因此,在积极人格理论中会着重分析探讨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发现和挖掘个体的个性特征。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似乎总是试图对原有事物进行革新创造,对事物有着独特的看法,即充满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积极群体环境。在群体水平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公众心理品质,包括社会性、利他行为、公共美德等有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些在群体中所共用的被大家普遍接纳的美好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所拥有众多的经验是在周围环境中获得并在所处环境中体现出来的,同时所处的环境又对个人的行为选择、习惯养成、品质形成等很多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即环境和个人相互影响。个人在群体中拥有比较适度的环境适应性其实也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积极的被大家所渴望需求的心理品质,如社会规范、文化氛围、潜能发展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个人的诸多能力和过人长处得到有利的支持和普遍的发展。学校、家庭、语言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等都处于个人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或组织中。[2]

二、创造力释义

一般而言,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标指引下,综合分析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对客体的控制调节,从而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全新成果的一种活动过程。这种全新的成果既包括各种新的理论概念、方法、思想等不可触碰,无法用触觉来感受的抽象的精神产品,也包括新的技术工艺、发明作品等可以投入生产生活中的物质产品等。[3]由此可见,创造力具有两方面的特点:通过超越现实来创造社会价值;借由适应现实而满足社会需求。

创造力总的来说既有广义的创新精神又有狭义的创新精神,广义上的创造力一般指的是拥有在创造或发明新事物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作用的所进行的一切形式的活动的能力;而狭义的创造力则是指具有能得到某种独特的而具有显著效果的思想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个体的独创性。创造力需要用积极自主、开拓创新、综合多向的顿悟性的思维,在这些思维的基础上有所行动和突破,从而产生创新的产物。创新精神存在于思想层面上,是拥有创新的意识或者思维活动,在尚存疑虑的问题或现实中,想要拥有并不断努力提出不落俗套的、具有价值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能力。

创造力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个体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信息等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提出新的思想并且用足够的意志信心、智慧勇气来进行发明创新、革新和变革,以创造出不同以往的独特的物质或精神产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新首先是一种主观反映,是在人类的现实社会发展不断变化间产生的;其次是一种主动适应,即对现实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而这种适应是在积极的心态下的主动适应,最后才是进行信息加工而后输出结果的过程。

三、关联: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创造力

伴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不断演化和推进,马斯洛所主张的自我实现无论是在个体层面,还是在群体层面,也日渐被关注。很显然,自我实现的一种重要表现即是富有创新精神。积极心理学研究乐观、幸福、诚实、勇气等积极美好的心理特征,而创造力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敏锐觉察到或者能否观察到在特定条件下存在一定的缺陷、空白或者失调等他人没有发现或者注意到的问题;于特定条件下或者一定系统中能快速地整合有效信息资源,发现关联、重点或者难点的关系或者彼此之间关系;以极大热忱探寻解决问题或缺失或者弥补缺陷的方法、路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完善和提升关系的关联度等;就结果深入交流,这就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从大学生层面而言,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不但具有创造力而且拥有能够创造成就的巨大潜能。他们独立自信,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对广阔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惧怕未知而敢冒风险,不轻易受他人影响而能够感受到复杂事务的魅力,他们的兴趣爱好看似涉猎广泛却又钟情专一,并且拥有不同于常人的幽默感和审美观。从创造力思维的角度看,反应速度是创新精神的流畅性的反映,是个体所拥有的一种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灵活的表现则是创新精神的变通性的反映,能够展示个体是否存在随机应变、拓展思维的能力。大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如果缺少流畅和变通就难以出现创新性思维更不用说表现出创新精神;但是大学生如果仅有流畅和变通也不一定就具有创新性思维,因为他们在拥有流畅和变通的同时并不一定拥有新颖独特的思维产品,所以,大学生拥有积极心理品质,是激发他们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积极心理品质与创新精神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情绪与创造力

1988年,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率先提出并论证了积极情绪的“扩展与建构理论”(broaden-and-bulid theory)。该理论的提出为积极情绪的存在与价值提供了论证。他主张,积极情绪相比于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支配人的情感体验,引领人的行为倾向,决定着人的认知机制。同时,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强化个体的某一特定时间内的行动能力和思想能力,从而对影响个体思想并指导个体行为的心理能量产生难以预计的作用。[4]从弗雷德里克森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个体的各类积极情绪之间往往有着很高的关联度和一致性,这就使得个体在体验一种积极的令人愉悦的情绪体验时也能体验到其他的积极令人感到满意的情感体验(比如高自尊往往与幸福感和欢乐情绪相伴)。按照弗雷德里克森的观点,人的情绪状态如果是在激活状态下,那么,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和觉醒水平都会相应地得到提升和激活,各种在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就会在此时得到释放,从而帮助个体创新思想的产生和激发。[5]因此,当个体的情绪觉醒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时,与其相呼应,个体的创新需求与创新动机随之也会明显激活和提升,尤其是当个体面对诸如图像、文字、声音等对象的时候,其创新的认知水平与动机水平会达到更高程度。

情绪的信息理论主张,如果个体的情绪状态是积极的,则个体在面临新的任务的时候,会对自己可能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目标完成主观估计做出有信心的预判,从而对未来结果信心十足。因此,可能在只有较低水平的创新性的情况下同样感到非常满足,而不会再试图进行较高水平的创新。与此相反的是,个体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可能会对当前自身的努力程度及状态不满意,自我评估水平自然降低,同时,对未来能否实现目标或者完成某一阶段任务信心不足,很显然会降低个体的创新冲动与水平。积极情绪体验能激发出个体的信心和充实感,这对于个体利用发散思维整合信息资源并采取行动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当个体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这种消极情绪所引发的个体的消极体验可能会使得个体在面临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最优策略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处境。当人们的情绪唤醒处于适当水平上,个体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全部机能,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制定多个选择策略和路径,而且会对众多的策略和路径加以全方位的比较和权衡,从中选择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会非常有利于个体合理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可能会自主创新。[6]当个体的情绪在激活的状态下,机体能把与之相关的认知调节系统调动起来开始工作,个体发挥创新性时所需要的大量的认知资源在此时就会随之激活,个体会拥有较强的自信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充满把握,从而能更好地发散思维,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个体就可以把各种创新性发挥所需的各种资源充分运用并投入到创新性的行为当中去。个体可以细致观察,深入思考,记忆力有所增强,思维更加活跃,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此时个体进行操作的精确性和识别的准确性也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人们的创新性。因此,如果个体的情绪激活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其创新性的发挥也会处在相对而言比较高的程度。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与创造力

毫无疑问,人格与创造力之间是存在很大的联系的,在吉尔福特的人格量表中甚至用创新性人格来表明人格和创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性人格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在进行创新行为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殊的能够揭示内在的品质类型,是人们所具有的对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创新目标能够成功实现具有动力和决定作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尽管很多研究者关于创造力和人格特质之间关联的研究结果有着诸多差异,但是,人格特质是个体创造力的重要元素以及个体能够从事创新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要素的理念,是得到学界的认可的。许多研究显示,拥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可能更具有创新精神而从事众多的创新性活动。有研究表明,个体拥有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加高效地促进个体产生创新性思想并进而产生创新性行为。很多人格特质,诸如独立、自信、兴趣、恒心、毅力等对个体的创新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并促进其发展。[7]可以肯定的是,人格特征中对创新精神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都处于创新性人格的范畴内,而不会僭越创新性人格范畴。有学者进行一项针对高中生的创新人格的研究表明,当前高中生所拥有的人格状态诸如冒险进取、拼搏上进、坚强自信、好奇追问等,不但可以使高中生在面临更多的人生难题时候,能够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勇于面对,而且也能从更深层次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些人格具有创新品质,应该加以保留;反之,高中生也存在与创造性品质相悖的人格状态,诸如拖沓懒散、依赖懒惰、意志力松散等,这些人格特质非常不利于高中生面对人生的难题进行创造性解决,更加不利于社会和个体发展,应该予以摒弃。[8]心理学者兰岚在研究了幽默和创新性之间的相关性后指出,幽默的四个维度(亲和型、嘲讽型、自强型、自贬型)与创新性的三个维度(原创性、多样性、发散性)存在高度相关。她通过实验发现,亲和型幽默与创新性三个维度“原创、多样、发散”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嘲讽型幽默则与“原创、多样、发散”的创新性都呈负相关。另外,幽默无论是自强型还是自贬型都与“原创、多样、发散”的创新性呈不太显著的负相关。[9]这就表明,个体的人格状态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状态对于创新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积极的情绪状态还是非常有利于个体的创新品质的养成和提升的。

(三)幸福感与创造力

作为与当代传统心理学存在不同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核心理论诉求就是,当个体拥有快乐、阳光、美好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可以有效地与加强和促进个体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并不断促进这种连接更加坚固和持久,从而使得个体的大脑积极寻求完善的解决问题方案和策略,也会使大脑日趋发达和灵活,进而不断达到更好的目标。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心思缜密的内心世界,其主观幸福感会愈加强烈,幸福感的水平也会更高,也会积极、细致且周到地完成目标。拥有高水平主观幸福感的个体比其他普通人能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或者标新立异的地方,更加乐于积极和主动行动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和实现更大的利益诉求。因此,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始终坚持主张,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或者幸福体验能有效地拓展、加深认知、行动与注意的范畴和深度,构建起主动、积极的智力、身体和社会资源,为个体能够有效地突破自身的认知、情感及行动的局限而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想与行动。

同理,在职业领域,幸福感体验较高的员工的创造力更能得到上级领导或者合作伙伴的认可。[10]有研究表明,在工作环境下,拥有高水平主观幸福感的员工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自信,对新事物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拓宽其工作视野,营造有利于其创新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较高的工作幸福感能够开阔员工的视野,让其对新生事物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心理环境。此外,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内化员工的外在动机且能有效地提升内在动机,不断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具有合作精神和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研究表明,幸福感可以促进员工升华工作的价值,并提升对工作意义的认知,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创新行为提供了内在动力,而提升后的内在动力反过来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增强。与此相对应的是,伴随着员工的工作的幸福体验的深化,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创造力会随之得到显著提升和改善。[11]拥有高水平幸福感的员工不但对身处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非常高,而且在工作中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和整合方式也有着独到的方式。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员工往往会以多元、发散和简化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常常会通过自上而下的策略和整合的行动理念来宏观审视并具体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更加综合的和开阔的创造力行动和思维。形成的良性循环就是,员工以此为前提,会极大地激发其自身的创造性,有效地开拓职业视野和工作思路,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则极大地提升和深化其内在的幸福体验。

(四)积极认知与创造力

创造是个体为了适应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未来,使人的大脑在反映心理的状态下,把主体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跟对具体现象的发展有影响的新因素相结合后,对新奇独特的认知结构进行重建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创新是信息进行加工,然后输出的过程与自动认知相结合,通过主体对客体进行认知方向的创新性实践从而有所突破并最终形成新产品的过程。[12]个体创新产生的相关过程包括个性特点和认知方式。有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具备了独立、上进、冒险、好奇等个性特点,则在审视和看待问题时会更重视问题的角度和范畴,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本身,这会有利于新视野和新想法的激活与产生。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完成任务时所运用和采取的在观察问题上有利于产生新思路、新视角和新想法的认知风格的工作方式和信息加工机制。认知方式的迥异性,会给个体的创新性带来重要影响。积极或者消极的认知方式,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创新过程与品质。个体创新的相关过程可能会受到特定的人格特点、特殊的创新活动经历以及独特的创新技能培训的影响。个体创新产生的相关过程包括个性特点和认知方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新精神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经验的自省、自评开放性及重构经验、概念和原理能力等。他主张,个体如果缺乏创新品质和精神,一定是对自身经验缺乏内省和检视,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歪曲其存在,要么拒不承认,总是以一种心理防卫的心态来对待自身经验。个体因为不敢正视或者面对自身的经验,或者无法敞开自己的经验,对外来经验不但不能以开放、宽容姿态予以理解,而且很可能会局限于自己预定经验的约束和干扰而无法创造性地审视和理解外来经验的冲击与碰撞,经验之间对话所产生灵感和思路可能会无从谈起。罗杰斯认为,个体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积极性得到促进和激发通常是在个体以自我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为辅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当个体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的观点或者想法所左右时,那么,他人的想法或观点往往会左右或者遮蔽自己有创新的想法。就人格特质而言,以自评为主的人会选择相信自己,而以他评为主的人却往往怀疑自己从而选择从众行为。换言之,个体经验需要与外来经验碰撞与对话,个体经验需要向外部开放,需要向他人开放。只有在开放、包容和多元的经验整合中,个体经验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实现创造性整合。因此,从这个角度上,个体的自我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是个体产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行为倾向的重要因素。仅仅有个体内部评价,可能会使个体趋于保守;如果局限于外部评价,可能会使个体的观点与思想趋于盲从。所以,内外评价的整合作用才是个体创造力的推动力量。此外,重构原理和概念是个体创造性的重要体现。罗杰斯一直主张,重构原理和概念的能力与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多元性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开放、包容、多元化的状态下,个体经验才能始终处于激活和主动状态而不会故步自封。这种能力只有在开放和激活状态下才能够主动地试图建构某些状态、关系、观点、颜色等,也许在有意无意之间将某些原理、思路或者理念巧妙地串联和引申,从而形成某种假设,将确定变成不定,只有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表达个体自己觉得较为荒诞的想法时,利用某种形式和机制将不对称变成对称,将不等变成相等。

结论

综上,积极心理学的学术主张与创造力之间是契合的,存在内在关联。这种关联会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推进和深化,愈加紧密和融合,也会更加深入地探索积极心理学如何养成个体的创造力。随着积极心理学从理念到行动层面正在形成一种思潮和趋势,个体创造力的培养与实践成为研究积极心理学绕不过去的命题。该命题在创新和创造成为社会的主流诉求的时候,推动和引领积极心理学发展,其实就是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究个体的创造力,就要从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入手,激发和培育个体的创新精神。在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尽管积极心理学在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的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在具体的产生机制、确切的影响效果以及明显的影响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还未得出理想的成果,这些将是未来积极心理学加强与创造力关联方面研究亟待努力的方向。

[1]张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启示[J].宿州学院学报,2008,(1).

[2]严立,陈富国,刘艳梅.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1).

[3]王洪礼.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心理测量学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3).

[4]Fredrickson B L.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

[5]Grawitch M J,Munz D C. Effects of member mood states on creativity performance in temporary work groups[J]. Group Dynamics:Theory Research,2003,(10).

[6]邓铸,黄荣.情绪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4).

[7]李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3).

[8]黎业枢.高中生创造性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9]兰岚.大学生幽默特质与创造力特质的相关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10]冯骥.员工心理契约、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研究[D].南昌:南昌师范大学,2010.

[11]王晓莉.工作幸福感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工作家庭冲突的调节作用[J].企业经济,2015,(4).

[12]胡文斌.论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4).

猜你喜欢
创新性幸福感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