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早在16世纪80年代,英国作家George Blunt首次提出委婉语(euphemism)的说法,将其定义为“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之后,许多语言学家对委婉语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Hartman和Stork对委婉语的解释较为流行:“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及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1]29可见,委婉语的实质就是用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规避禁忌敏感的内容,从而使语言礼貌文雅,并在顺畅完成交际的同时使双方获得愉悦的体验。可以说,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出的“合适得体”的表达方式。它会随着不同时代、地域、交际主题及交际个体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不同语言体系中的委婉语都承载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语言与文化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作用。不同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沟通。翻译正是这种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委婉语翻译实际上就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准确解释其文化因素的过程。因此,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并得体使用委婉语,就必须以文化为视角探究其中的差异,从而为不同文化间的有效沟通搭建桥梁。而这也正是译者在委婉语翻译研究中要完成的任务和面临的挑战。
英汉两种语言体系里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东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委婉语常被用来含蓄地表达一些敏感禁忌的话题,若脱离了一定的文化语境,便无法达到“委婉”的表达效果。因此,译者如果不了解不同语言中委婉语的文化语境,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是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之间之所以能进行相互交流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存在着某些共识。因此,不同的英汉委婉语中也蕴含着一些相似的文化根源。首先,在两种语言中,人们对于委婉语的使用都有类似的回避禁忌的心理需求。在两种文化里,人们都倾向于使用委婉语来规避相似的禁忌内容,如“死亡”、“疾病”、“性”等。其次,英汉委婉语的使用场合也有相似性。在交际过程中,提及一些敏感刺激的字眼时,为了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两种文化里都会使用更文雅含蓄的委婉表达,以创造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第三,英汉委婉语的表达方式也有共同点。两种语言里,大量的委婉语都采用了缩略的构词手法。比如,英文中“DA”是“drug addict”的缩写,用来委婉表达“瘾君子”,“gents”是“Getlemen’s Room”(男厕所)的缩略。[2]18基于相似的社会文化需求,大量英汉委婉语应运而生。
英汉委婉语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也有许多差异。
其一,英汉委婉语产生于不同的宗教根源。[3]142在英语国家,大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因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委婉语。一些与“死”有关的委婉表达就源于圣经。在基督徒看来,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类世界,于是,“死”就是“return to dust/earth”(归于尘土);因为人类生而有罪,所以“死”就是“pay the debt of nature”(偿还欠自然的债);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于是“死”就是“be called to God 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被上帝召唤接受终审)。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里,宗教一直具有多样性,道教、佛教等都曾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在道教看来“死”就是“仙逝”,而佛教会称之为“涅槃”、“圆寂”、“坐化”等。
其二,中西方不同的种族道德观念也影响着英汉委婉语的使用。东方文化强调等级观念,若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就会被认为是没教养的表现。因此,人们在称呼长辈时会在其姓前面加上“叔”、“伯”、“姨”、“老”等委婉语来表示尊敬。相反,在西方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见面互称姓名便认为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其一,只关注语义对等忽视文化内涵。译者要准确翻译某一委婉语,不仅要正确理解其字面意义,还必须考虑该表达是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否则极易造成目标语读者的误解。如,“vegetable”一词在英文中最初的意思是“蔬菜、青菜、植物”,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开始用于委婉地指称那些反应迟钝尤其是有脑损伤的患者。所以若译者不了解这个词的委婉用法,将其随意译为“青菜”或“白菜”,显然会造成翻译失误。[4]20
其二,忽视委婉语使用的文化语境。委婉语的使用与语境紧密相关。如果译者忽视对语境的考察,就会使委婉语产生歧义,从而造成交际障碍。例如“She has an accident”这句话通常会被译为“她出车祸了”,但是从委婉语角度来看,这句中的“accident”是对“未婚先孕”的委婉表达,不考虑委婉语的文化语境就容易造成误解。委婉语的翻译一定要结合文化语境才能准确传达源语语义。
其三,缺失文化特色而丧失委婉效果。许多英汉委婉语的产生基于一定的文化典故,若在翻译中无法体现这些文化特色,便很难实现两种语言的功能对等。例如,英文短语“to meet one’s Waterloo”(惨遭败北)就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历史典故。其中,“Waterloo”(滑铁卢)用来形容由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所以,将这个短语译为“遭遇了某人的滑铁卢”或“遭遇失败”都无法完全体现源语的文化特色。
其四,对委婉语使用必要性的误判。由于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习俗和观念不同,一种语言里需要避讳的内容,在译为另一种语言时,不一定必须使用委婉语表达。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数字“13”常与“不幸、厄运”相关,因此在英文中人们很忌讳这个数字,在剧院的座位里没有“13排”,甚至在楼房里都没有“13层”。相反,在中国文化里对数字“13”并没有这些禁忌,这种情况下,在翻译时就需要认真考虑,灵活处理了。
在翻译文化意义丰富的委婉语时,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才能保证语言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文化交流的顺畅进行。
第一,要保证语言意义的对等。对于有文化共性的英汉委婉语,直译是较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既保留了源语的委婉效果又借助文化的相似性使目标语读者易于接受。例如,英文短语“take one’s rest”是对“死”的委婉表达,而中文里的“安息”一词正好是“死”的委婉语,这种情况选择直译是较好的策略。同样,在中文里描述一个人智力欠佳、反应迟缓时人们常委婉地说“脑子不大好使”,这时直译成英文委婉语“weak in the head”就正合适。
第二,应力求文化内涵一致。当译者在源语和目标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委婉语或不必在目标语中使用委婉语时,采用意译的方法较好。这种方法是译者以目标语文化为中心,力求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功能上的对等。例如,在英文中,“white meat”和“dark meat”用来委婉地指“鸡脯肉”和“鸡腿肉”,而在中文里,我们却没有这样的委婉说法。如果译者将其直译为“白肉”和“黑肉”,势必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因此只能意译。[5]93再比如,中文里表示托人或找关系办事会委婉地说“意思意思”、“活动活动”。此时若直译成英文必然会让人不知所云,因而意译成“to oil somebody”这个英文表达较合适。
第三,要适当填充文化缺失。英汉委婉语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翻译中,译者既要尽可能保留源语的语言特色,又必须考虑是否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障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添加注释说明,将源语独特的文化内涵补译出来,从而填补目标语读者的文化空缺。如,英文短语“an Anglo-Saxon word”是“脏话,诅咒语”的委婉表达,英文里的大量粗话都源于古英语,因此“Anglo-Saxon”便有了“脏的,禁忌的”这些委婉意义。所以,在翻译这个短语时要补译出其文化根源,从而避免目标语读者的误解。
第四,需借用源语促进文化互补。随着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互相吸收借鉴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借用法的优势在于将源语直接引入目标语,这样既保留了源语特色又丰富了目标语文化,一举两得。比如,英文单词“romantic”被直接音译为“罗曼蒂克”,而其派生词“romance”就被译为“罗曼史”。这两个词被中文接纳后,变成了表达“浪漫,激情”的委婉语。
委婉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价值。翻译工作者在委婉语的翻译中肩负着语言研究和文化探索的双重任务。因此,从文化视角探究委婉语翻译,可以帮助译者有效应对委婉语翻译中的诸多问题,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2] 罗建忠.文化视野下英汉委婉语的互译[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 吕欣.委婉语的文化个性及翻译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 陈科芳.委婉语翻译中的文化传递[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5] 冯瑞贞.英语委婉语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其翻译[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