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松
了解废名的基本情况及其作品;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并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与把握;理解、体会作者对于“三姑娘”式理想化人格的向往。
重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并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与把握;难点:理解把握三姑娘人物形象的理想化倾向。
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颁奖演说上称自己为“讲故事的人”。其实作家无非是在一个生动的故事中寄寓情怀,抒发感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体悟现当代作家废名为我们讲述的《竹林的故事》。结合课前预习,请简要复述:文章围绕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莫言引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更好地引入文本,同时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探究1:作者围绕三姑娘写了哪些事?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三姑娘怎样的性格?
探究2:文中关于三姑娘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对表现三姑娘的性格有怎样的作用?
正面描写:
①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天真烂漫)
②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孝顺母亲)
③三姑娘实在是站起来了,一二三四地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地摆在菜篮,以便于明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勤劳能干)
④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素净质朴)
⑤“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自爱脱俗)
……
侧面描写:
①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也不记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以别人都争着买三姑娘的菜,来衬托出三姑娘白菜的好,也就表现出三姑娘的能干和实诚。)
②“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们”不跟三姑娘打趣,只是祝愿,也可以看出三姑娘并非可以随意被开玩笑的人,展现了三姑娘的脱俗。)
探究3: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对三姑娘进行直接评价的语句。
①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
②母女都是那样勤敏;
③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
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师总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三姑娘是一个优雅纯洁、勤劳能干、善良孝顺、生气勃勃的农村劳动少女。
设计意图: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细节描写是读懂人物性格的关键。这一环节设计了三处学习探究,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研读来读懂人物,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词句依据说出自己的理解,避免了架空文本进行分析;而且给予学生发言的空间很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师:假如这是“我”写给你的一封信,你觉得“我”对于三姑娘是怎样的感受和评价?
预设:对于三姑娘的淳朴脱俗、乖巧善良报以真诚的赞美,同时对三姑娘的不幸身世与生活经历感到惋惜。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这一环节从角色转换的角度,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融入文本,去感悟字里行间寄托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质疑1:既然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三姑娘展开的,为什么不叫“三姑娘的故事”而叫“竹林的故事”呢?
质疑2:父亲的死是三姑娘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变故,为何作者却刻意淡化处理了这个情节呢?
探究4:故事的讲述者是作者的代言人,那么在“我”讲述的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废名?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到体验和自主探究能力。这一环节通过三个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还要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读出自己的独到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感受《边城》中同样美好的女孩翠翠与三姑娘的异同。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翠翠每天皆到白塔下背太阳的一面去午睡,高处既极凉快,两山竹篁里叫得使人发松的竹雀和其他鸟类又如此之多,致使她在睡梦里尽为山鸟歌声所浮着,做的梦也便常是顶荒唐的梦。
翠翠看看屋前悬崖并不崩坍,故当时还不注意渡船的失去。但再过一阵,她上下搜索不到这东西,无意中回头一看,屋后白塔已不见了。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地摊在那儿。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祖父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
——沈从文《边城》选段
设计意图: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例子,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迁移运用能力,学会在比较中感知不同的文学创作风格。这一环节通过对比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寄托的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经历了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理念的转变,逐渐实现了由“教师教得精彩”向“学生学得精彩”的追求。生本课堂应该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追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课堂。这样一种课堂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重视课堂预设,轻学生”的现象。要让“生本课堂”的理念真正落实,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理念上转变,从操作上实施。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落实的。
比如在教学设计第二部分,我设计了三处学习探究活动,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到文中去找答案并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因为问题的开放性比较大,围绕不同的人物,学生都能找到一些文本依据并对人物进行独到的赏析。答案不局限于某一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为了让语文教学能贴着地面行走,避免架空文本进行分析,不让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我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建立在对文本中的词句理解的基础上。比如,分析三姑娘,学生能结合文章中的具体描写语句从不同方面对人物加以赏析点评,长期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也会提升很快。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到体验和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设计第四部分,我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还要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读出自己的独到理解。第五部分设计了一个比较阅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寄托的情感。
总之,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适时放下话语权,尊重学生主体,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有可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