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合兴初级中学“业余无线电技术拓展与创新”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8-01-29 00:24
初中生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业余课程学生

一、课程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通信、雷达、GPS等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2010年11月,我校建立了集体业余电台BY4SHX,成为苏州市首家初中业余无线电集体台。同时,我校也申请成为江苏省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初步具备了开设业余无线电课程的基本条件。经过几年实践,我校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无线电爱好者,形成了一支有着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2013年5月,我们又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揭开了高校与初中合作办学的新篇章。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决定立足业余无线电定向、测向、通信三大板块,构建特色课程。

二、课程目标设定

我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1.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探索初中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方式。

我们在“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通过课堂学习知识、展示厅感知知识、实验室验证创新知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方式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2.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

我们致力于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的系列校本课程,构建“业余无线电技术拓展与创新”课程体系;编写课程实施纲要,积累教学素材,整理过程性资料,最终形成校本教材资源包,使其成为今后持续进行课程开发的基础。

3.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引导学生了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促进无线电知识与多门学科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职业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课程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设计体现了较高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既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发展。

1.普及通识类课程。

该课程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主要涉及无线电技术基本知识和相关实验,旨在调动学生学习无线电及相关学科的兴趣。具体课程包括“无线电发展概况”“无线电法律法规”“无线电测向原理”“无线电通信——字母解释法”“无线电通信——听抄呼号”“无线电定向运动基础”“电子百拼”等。

2.拓展提高类课程。

该课程适用于八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开设相关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物理教学。具体课程包括“无线电通信——对讲机通信”“无线电通信——短波通信”“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电子元件焊接基础知识”“无线电测向机组装技术”“无线电网站制作”等。

3.拔尖创新类课程。

该课程适用于九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开设无线电应用和创新设计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课程包括“无线电遥控技术的运用”“卫星通联技术”“无线电数据传输技术”“简易收音机的组装”等。

四、课程资源开发

我们制定了《“业余无线电技术拓展与创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成立了9人组成的课程资源研发团队。

我们完成了课程硬件资源的布局。硬件资源包括无线电展览馆、集体电台室、通信体验室和微型实验室。无线电展览馆内设有无线电知识展示区、矿石收音机互动体验区、电子百拼互动体验区、收音机体验区、集体电台通联卡片展览区、无线数据通信互动体验区、课程基地建设成果展示区等,充分发挥展馆的互动体验功能。集体电台室楼顶建有短波通信塔、卫星通信塔、气象监测站,电台室内配有卫星通信设备与控制系统、短波通信设备与控制系统、无线电自动位置报告系统及气象站网关。通信体验室配有32台对讲机、1台短波发信机、14台短波收信机,用于无线电通信体验与训练。微型实验室配有维修电源、焊台、万用表、小五金等工具和焊接材料,用于无线电电子制作与实验。学生既可以在实验室内组装收音机套件、无线电遥控插座,也可以创新实践,制作自己设计的相关作品。

课程软件资源建设也是日趋完善。我们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无线电爱好者》和《业余无线电拓展与创新》两本校本教材;打造了“追寻神奇的力量——研究性学习资源包”,用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开发了“无线电课题拓展项目网络综合管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自主选择、合理分组,通过开题、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成果展示几个步骤,完整地记录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五、课程实施创新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设计与无线电相关的主题学习活动,用神奇的无线电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以课程资源为依托,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在七年级学生中重点普及无线电测向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借助无线电测向机在校园内寻找到一个无线电台;能够认识我校的定向越野地图并寻找到“合中九章”,实现对学校文化的悄然渗透。对于八年级学生,我们着重向他们普及对讲机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字母解释法,借助对讲机发送指定的报文。对于能力较强的那部分学生,我们则要求他们掌握短波通联与卫星通信技术,在学校的电台室内与国内外电台进行联络,并互寄通联卡片。通过研究通联卡片,他们了解到了世界各地的地理、历史、人文知识。

业余无线电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且,语文、英语、物理、地理、体育、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也得到了充分融合。

六、课程评价体系

该课程的评价体系由学时成绩、课业成绩、结业成绩三部分组成。

学时成绩,即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

课业成绩,即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包括平时上课的听讲情况、学习态度与品质、任务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40%。具体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结业成绩,即课程结业成绩,占总成绩的40%,参照《合兴初中无线电课程评价标准》执行。结业成绩共分11个模块:无线电测向、字母解释法、听抄呼号、对讲机通信、电子焊接技术、抓抄呼号、莫尔斯电码、短波及卫星通信、电子百拼与收音机组装、无线电小制作、创新应用实践。每个模块分A、B、C三个等级,我们要求90%的学生能够达到B类以上等级。

七、课程成效影响

1.阶梯式课程体系已经构建。

根据课程建设规划,课程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性提高,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发展。课程实施6年多来,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2.贯通式教材基本成型。

课程建设的系列性必然要求与其相关的教材具有系列性、融合性和贯通性。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编写完成了《无线电法律法规》《无线电测向原理》《无线电传播原理》《无线电定向运动基础》《电磁基本原理》《电子元件焊接基础知识》《无线电测向机组装技术》《对讲机的设计与开发》等教材。其中,《无线电爱好者》和《业余无线电拓展与创新》已正式出版。

3.相关课题研究逐步开展。

2014年初,我校申报的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教学文化的实践研究”被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成功立项,此项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文化构建。该课题已于2015年11月顺利结题。此外,我校申报的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微型课题“业余无线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也已结题。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推动了我校课程建设的步伐。

4.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目前,我校所有学生均掌握了业余无线电基本常识,每年有20%以上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2014年和2015年,我校分别有109人次和125人次荣获江苏省、苏州市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一、二、三等奖。2016年,我校荣获苏州市无线电通信竞赛团体总分第1名。此外,我校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业余无线电卫星通信竞赛团体第1名,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业余无线电应急营地架设竞赛团体第2名。

5.立体化辐射得到切实加强。

我校近几年在特色课程建设上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被苏州市教育局课程基地视导小组评为“优秀”,也陆续承办了一些高规格的研讨活动:2014年12月13日,江苏省特色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现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作大会主题发言;2015年9月15日,扬中市教育考察团来我校考察特色课程建设情况,我校出版的特色校本教材引发了扬中市外国语学校的兴趣,并被他们引入学校;2016年10月8日,苏州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的特色课程基地,深入交流了学校无线电测向、通信、定向越野等项目的普及和训练工作;2016年12月,我校在苏州市科技智力体育项目工作会议上作为无线电项目学校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猜你喜欢
业余课程学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业余也疯狂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