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晓冬
初中学习时期是为学生的发展规划提供扎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加强学科文化知识传授以外,更要通过体育教学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教育改革提倡的教育目标是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综合性人才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体育课堂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载体。
在初中教育阶段落实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习掌握体育文化知识、树立健康的运动(生活)心态、具备正确的运动技巧,对我国的体育文化、体育品格、竞技精神进行创新与传承。优质、高效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授予学生良好的体育文化知识、在轻松的训练氛围下有效掌握运动技巧,同时也会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文化,进行体育运动,具备良好的健康意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体育拼搏精神。
初中毕业考试要面临的体育中考一直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指挥棒。体育教师的教学规划始终是围绕“中考备考”进行的,考试涉及到什么体育运动内容,教学过程中就重复学习该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学习重复性的动作以至于学生对体育运动丧失原有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固化甚至让学生有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甚至说出等我考完体育中考就不会再跑步的话。
体育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基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而进行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健康的进行运动锻炼以提升个人素质。体育教师为了保障学生顺利通过体育中考、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丰富体育文化、通过健康运动来提升身体素质、放松和愉悦身心,而体育教师却过于注重结果成效,一味的用成绩来判定学生的整体水平,忽略对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的教导、身体健康意识的树立、运动兴趣的培养、体育品德的传承,导致学生对体育学科丧失应有的学习态度,更多地认为初中的体育学科就是为了提高中考整体成绩的一部分,以致于不能正确认识到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教学观念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每个教学内容甚至每一节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都无变化无新意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不抱期望,无法产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正确地认识到体育课程中涉及的核心素养内容对自身素养的重要影响。
2.教学语言贫乏
教师死板、高姿态、匮乏的教学语言,使原本有趣的体育知识变的乏味、枯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杂、古板的表达方式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内容过于繁琐,在学习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具备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3.没有形成有效互动课堂气氛沉闷
课堂气氛与教学质量是成正比的,当前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尚未推行小组间合作学习的方式,没有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导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无过多交流,严重降低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交往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阻碍。
体育教师应根据上下学期、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天气环境特点,制定针对不同时节、不同气候,学生适合进行的运动技能锻炼计划。如:春季多雨,可利用室内器械进行身体力量、柔韧等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肌体力量与柔韧素质;夏秋季天气晴朗,适合进行田径、球类等项目的教学,通过户外球类练习提高学生手脚协调配合能力,通过田径的短跑、跳跃等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冬季适合安排长跑和室内项目的学习,长跑等耐力练习能提高学生心肺功能,而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和田径等项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提高灵敏度、反应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气息调整、力度控制等运动素质。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安排的合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保持新鲜感,保障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正确理解体育文化、有效提升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有效融入体育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规划、准备该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前备课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内容、备场地器材,合理巧妙地将新知识中所涉及的体育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去。
其次,在课前要认真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场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去。有效的引导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一节课顺利开展的重要策略。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小动作、小幽默也在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应该多利用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培育的引导。例如:有效利用学生对奥运会的关注,在教育学生掌握运动技巧的同时,提醒学生要按照运动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动作技术技能、掌握运动技巧、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基于学生对奥运会运动健儿的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奥运会中运动员所具备的体育品格、体育竞技精神,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身、树立优秀的体育品德;又或是构思一个精彩的场景以情景教育为切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2.有效的动作示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体育运动技巧、体育文化虽然是一定的,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教材中涉及到的体育核心素养内容通过科学、先进的方式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有趣而富有感染力,从原本死板的教学中拉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产生兴趣、主动去学习。在教授某些具备一定难度的运动技巧时,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动作要领简洁快速的讲解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精讲,把动作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述。同时进行正确的示范,引导学生认识到该课时的重点部分。例如:在教授投篮技巧中“三步上篮”动作时,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准确抓到“三步上篮”的技巧,体育教师可对重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示范并把动作概括成“接、跨、换、跳”几个字来描述,将每个动作的要点准确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有质量的进行反复训练加深记忆。
3.运用小组协作加强合作参与意识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规划,在课堂教学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体育游戏比拼、体育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游戏(竞赛等)过程中,加强对所学动作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优秀竞技精神。例如:模仿奥运竞赛场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根据学生掌握运动技巧、运用运动文化、具备运动品格的不同程度,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安排每个小组代表不同的国家,然后通过竞赛来复习所学习到的运动技能技巧。通过课堂教学中安排的一些体育游戏、小组竞赛来进行运动技巧、知识的复习运用。同时在游戏竞赛的过程中更要明确比赛规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则进行游戏比拼,已达到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以及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
作者基于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从完善教学方案的规划、丰富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等策略,落实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核心素养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有效培养体育竞技精神、体育品德,正确认识体育文化,保障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塑造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综合型人才。
[1]邹时炎.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1996(6):14-14.
[2]朱海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运动,2013(23):108-109.
[3]范果.我国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与培养路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4):75-77.
[4]张伟德.谈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途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51-52.
[5]王立巍.浅谈CAI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少年体育训练,2007(4):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