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车间”到儿童工作坊

2018-01-29 01:18张琍莉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作坊当代艺术博物馆

张琍莉

较之于经典与传统,当代艺术大多数在通常情况下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理解,因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美术馆教育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打消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隔阂。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已走过5年的PSA还很年轻,在他们摸索和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美术馆教育的案例可供参考和学习。由美术馆发声,与观众共同成长。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经过了5年的历练和成长,年轻的PSA在当今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其生命之源是不断自我更新,让自身处于进行时,而PSA的公共教育则秉承服务于社会的原则下在不断学习与摸索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符合自身定位的较为完善的方法与体系,通过充分结合与利用自身高品质的展览资源,以终生学习为理念,开发联结社会公众和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给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人提供文化艺术的滋养和体验,使博物馆成为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的学习平台,形成与公众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从而使这座艺术电厂持续地焕发出光和热。

当代馆的公共教育项目也从一开始为了新馆落成创知名度的刚性需求而开展的吸引公众走进来的公众活动,到目前不但能保证每个展览都匹配相应的讲座和儿童工作坊,甚至具有学术深度的研讨会以外,还定期举办年度的实验性公共项目如“1噸半”“聚裂”“紧身”等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声音、剧场和行为表演,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项目体系,各种教育活动的场次也从十位数上升至每年300余场,参与观众6万余人次。

因为较之于经典与传统,当代艺术大多数在通常情况下可能并不为众人所理解,因而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打消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隔阂。2013年,我们把“公共教育部”的英文由“Education Department”改为了“Learning Department”,在日常公教项目的开发和实践中,我们越来越相信,博物馆中的公共教育不应是单向的教学灌输,而应该是一种与公众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希望让不同年龄和不同背景的观众从包罗万象的当代艺术呈现中,打破思维限制,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和观点,学会联系个人情感体验去鉴赏,在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更好地活在当下。让观众静态地被动地看展览是不够的,应该经过深度学习与发掘后,设计交互式的体验活动和正确的引导,才能向观众传递出展览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于是在边摸索边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开展起了三个常规性的教育活动:

引导式导览,让自己和观众学会看当代艺术

艺术,当然要用“心”去鉴赏,可以从感性的思考方式进入。当代艺术中很多作品是“现场、材料与情感”的综合体,作品在特定意义的环境中表达艺术家的观念,因此具有多义性。当我们通过观察作品,观察自己的内心,把感性与理性连接,把自己的体会与生活的周遭连接,试图去关注作品引发的问题并形成思考就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教育活动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展览的导览,从新展的准备期开始,就尽可能地自我学习并借助各种方式培训志愿者导览员,引导他们把发挥潜在的感性层面的认知能力,学习主动积极地感受作品,再根据展览的线索和信息,把握作品,并通过讲解与观众做交流和分享,这绝对是赋予了个人意义的创造性解读,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观众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小蜜蜂在导览《伊东丰雄:曲水流思》

自2013年起,在导览项目中特设了 “小蜜蜂导览”,由中小学生来为公众和同龄人进行的导览,受到了父母和老师们的很大认可和支持。小蜜蜂们在学习观察与思考的同时,学会采集展览相关的知识,搜索作品信息技能后,对艺术作品做更深入的感悟,然后将自己的学习和认知做分享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成见比大人少,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见解也常常对成年人产生启发。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这种让孩子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非常锻炼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加了自信心和人际的沟通能力,而这种经过了观察-思考-表达-分享到再认识的学习过程去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经验的练习,观众也就能逐渐看懂当代艺术了。

体验式工作坊,让艺术变温暖让学习变有趣

PSA的公共教育活动中,各类艺术创作和表演的工作坊占了不小比重,其中几乎每周一次的家庭亲子活动更是建立了博物馆与家庭、城市和社会的连接。如何让看似高冷的当代艺术变得温暖,更好地与观众和家庭互动,我们进行了很多思考与实践。

设计与展览和作品相关的体验活动的时候,不论是从创作媒介还是表现形式上,我们都从有思考性、有视觉呈现、对于受众有兴趣点和互动性这几方面着手。

比如今年,“身体·媒体II”展览里有一件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的作品《生命之川》,集合了300张钢丝床,以高达22米的装置形式横跨PSA极具工业风格的1楼和2楼。艺术家用空无一物的床意指身体的缺席和生命的流逝……在儿童工作坊中,我们用表现生命循环的立意以亲情为切入点,引导父母给小朋友回忆孩子初生的那一刻,父母布置婴儿床迎接新生命到来,使父母和孩子把装置床上这些不断流淌的血管,看作新生命的诞生、家庭血缘关系的联结,从而把作品的意义引申到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父母的美好期待中开始的关于爱,关于生命生生不息的语境中。参与活动的父母们在展览上学习了如何积极正面地引发对生命与亲情的体悟和思考,我们与参与活动的家庭一起把某些看似冰冷的艺术形式转化为了有温度的感受和工作坊创作体验。

结合《时空书写——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开展的“人际书写”工作坊、结合《栖居的庆典 真实·虚拟·想象 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开展的“行走的建筑——肢体搭建剧场”等活动,无不是深度结合展览,发展出关于空间建构、时间探索和关于自己与他者连接的艺术体验。这类形式多样,充分调动思维、感官与身体的艺术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展览的主旨和作品的意义,让艺术学习变得不再教条。

利用场馆资源,感悟鲜活的当代艺术,弥补学校艺术教育的缺失

艺术教育家罗素·葛拉纳曾说,“创造力不只是给孩子颜料和纸张,它是观看世界的方式。”因此,就教育的意义而言,展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但我们认为这种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美学的意义上,而是在社会普遍价值等更大的意义上展开的。借助博物馆当季的展览,我们长期开展了馆校合作项目,邀请越来越多的学校走进了当代馆,把艺术课堂搬到了展厅里,借助展览相关的知识线索,鼓励学生实践批判性思维,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学会提问与主动探索,并且从交流与分享,研究与实践中,引领他们去学习理解更为深奥的艺术思想和观念。

去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展期中,我们为上海黄浦区教委策划了一场“2016文文明明幸福小使者”的青少年拓展训练活动。这次活动把286名学生从军训式的拓展训练变为带着任务来到当代馆里,看上海双年展。学生们分组协作,在艺术作品探索、当代艺术讨论与阐释中,完成了答题挑战和游戏竞赛的任务。这次活动不但使在校生学习了进入博物馆的观展礼仪、学习了寻找和欣赏艺术作品,也学会了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和交流分享,成为一次从智力到体力,动脑力到身心都得到了锻炼的难忘的经历。

综上所述,从新展的作品的解读开始到开发教育活动,首先对于我们博物馆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一个知识更新的学习过程,通过举办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吸引观众来到博物馆,走近当代艺术,突破固有认知,不断学习和分享,就是共同学习。我们希望不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永远保持对生活充沛的好奇心,愿意放下成见不断求知,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理解与包容。为此,我们将努力营造人人都能平等地去谈论艺术享受艺术的氛围,为公众创造共同学习与终生学习的机会,使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为一座不断发电,提供观众持续充电的艺术电厂!

猜你喜欢
工作坊当代艺术博物馆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博物馆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