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诗汉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到了同提高教学效率等同高度的位置。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辉煌飞腾,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我们对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229-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把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划分成四个大的方面,分别为语言表达方面,能够对语言进行建构与运用;在思维方面,注重思维意识的发展与提升;在情趣方面,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创造;在文化方面,需要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学生语言方面的积累,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学生举止言谈文明的高雅形象。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实现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夯实基础。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不断丰富语言方面的积累。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文章时,因为这些文章都是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所以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习文章中运用优美的词句表现美丽景色的技巧,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文章意蕴深刻的表现方法,學习把对于大自然、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思考与理解融入文章的写作手法。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本文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章节的特点,重点强化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让学生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进行把握,重点分析文中林冲的人物形象,对其性格特征进行总结;对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进行明确,了解林冲被逼无奈、走上梁山的悲剧性历程;对文章的环境描写进行体会,尤其是题目当中的“风雪”在整个故事当中起到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进行把握,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积累。
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可以是从课内想课外的延伸,可以是推荐名著的拓展阅读。例如学习了《〈诗经〉两首》,就引导学生对《诗经》当中的其他篇章进行延伸阅读;例如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就引导学生对《红楼梦》进行延伸阅读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等中外名著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更多的来自于文学大家的语言与思想,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和生活感悟,促使学生语言积累的不断丰富。
仅有广泛的学习与阅读,可以说仅仅做好了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第一步,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从实质上增加学生积累,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摘抄活动,也就是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描写细致、语言精美、蕴含丰厚的语句进行摘录,形成《摘抄积累笔记》;同时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在笔记中进行记录,之后进行仿写,增加对于语言的应用积累。为了把摘抄工作做到实处、做出实效,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摘抄笔记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或者组织开展优秀摘抄评选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和评比的激励下拓宽阅读视野,加大阅读深度,增加语言积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可以谈谈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获得的能力,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进行点评,也可以谈一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或感悟,实现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累热情,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言积累活动中来,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
思想感情是任何一个人都具有的。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能够对人民抱有强烈的热爱之情,对国家抱有深厚的感恩之心,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中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才能把所有的情感融入到国家建设当中去。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较强,同时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思想感情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明显的作用。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拥有精炼的语言,拥有丰厚的情感,拥有深刻的哲理,拥有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入认识,所以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培养情感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氓》、《离骚》、《秋兴八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就首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高声地诵读,注重诵读过程中的抑扬顿挫,注重声调变化,注重重音的突出,注重感情的投入,在诵读的过程中对古诗词的感情线进行充分的把握。对于理解诗词的感情来说,了解其写作背景是一种有效的助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之前还应当把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向学生加以介绍,把诗人当时或者人生得意、宏图得展,或者屡遭贬谪、抑郁愤懑,或者战乱频发因此背井离乡,或者政治黑暗、对手打压频发的遭遇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在了解诗词写作背景的帮助下更加准确感知诗人透过诗词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迁移,例如把表现旅途思乡、触景伤时、托物传情等不同情感的古诗词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涵情感的把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情境创编活动,让学生依据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依据自己对古诗词的独特理解与个性感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古诗词为蓝本,对其中的故事进行改写。这种活动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把握,实现学生对作者经历的了解加深,实现学生对古诗词表达的情感的透彻领悟。有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有了进一步加深,效果有了进一步提升,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深化,促进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
高中生需要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思想情感、品质理念等方面均衡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人才,才能成为一名为国家、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学生所有的素质与能力当中,精神品质可以说是一项决定着学生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更是决定着今天的高中生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教师就指导学生对荆轲、樊於期等人的做法是否正确进行了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的时候就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明他已经认定了自己此去不会成功,但他还是去了,搭上了自己和樊於期、秦舞阳等人的性命,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这样硬碰硬、急于求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的学生认为樊於期、荆轲等人为了反抗暴秦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明知前进一步是万丈深渊也丝毫没有退缩,是一种舍我为天下、不畏强暴的表现,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视死如归、追求正义的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中最为宝贵、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教师出面,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认识到本文赞扬了古人舍生取义、不避艰险的英勇气概,这些气概最终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当代高中生也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自己身上发扬光大,实现自己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苏武传》的过程中,教师就通过《苏武牧羊》这首歌引起了教学,让学生对苏武在胡地隐忍十九年、受尽饥寒的悲惨遭遇,以及苏武对祖国的坚贞从未改变的精神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之后再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了苏武、卫律、李陵等人,对卫律和李陵劝降苏武的情节进行了表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了苏武面对死亡的威胁,面对昔日同朝为官的旧识,面对所有的威逼利诱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如千斤磐石一般始终坚定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对苏武的忠君爱国、坚忍不拔、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贵品格有的更加明显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能够受到传统文化及传统思想的熏陶与教育,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今日的高中生就是明日的国家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力军。为了确保学生在日后迈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相应国家的号召,尽快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和工作的要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在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从现实的教学做起,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做起,不断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就针对学生当中类似于“请开始你的表演”、“扎心了,老铁”、“满满的都是套路”、“皮皮虾,我们走”等一系列的“网络潮语”不断涌现的现实情况,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次以网络用语为主题的调查活动,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对那些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而逐渐出现的一些新词新语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新词新语产生并逐渐蔓延开来的途径进行了探究,之后又对这些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流行元素之间的干洗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经过调查和探究之后,学生们认识到了许多新词新语的出现代表着文化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例如“朝阳群众”就是对那些自愿加入到治安联防队伍中来的广大志愿者的统称,也是一种发自內心的称赞。当然也有很多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一定量的词语含有颓废、萎靡、堕落的意味,需要大家共同抵制,不让这种词语对自己形成负面的影响。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了一次对祖国语言的深入了解与感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再如在《影视文化》教学中,教师就依据学生非常喜欢看电影的特点,组织学生分小组、分任务,开展了实践活动,有的学习小组负责对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有的学习小组负责探究文学作品与影视节目之间的关系,有的学习小组负责对那些投资大、规模大、影响大、票房高的“大片”进行总结,有的负责对国产影视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在这种分工合作的学习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把研究成果采用了图像、电影片段、文字等资料以不同的形式在班级中进行了展示,实现了对于影视文化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我国影视业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与团队意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前提下,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高考改革方略进行准确的把握,对学生的发展现状与学习需求进行明确的了解,组织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张玉璠.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语文,2017(33):111-112.
[2]石莉.寻找学科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落点——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主题活动[J].今日教育,2017(3):44-47.
[3]赵亚娟.试谈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古诗词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