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影
【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语文课上教师占据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精美的课文酣畅淋漓地肢解分析,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语文。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就必须摒弃以往的阅读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即大阅读观。然而,学生在大视野的阅读活动中,尤其在当前信息激增的时代背景下,容易淹没在大量的阅读信息里,从而出现解决了阅读的“量”的问题而没有充分解决“质”的问题,因此,实施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应试成绩的双赢。对此,笔者有几点体会。
【关键词】 语文 大阅读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188-01
一、重视教材文本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倾向:重视理解分析,尤其是重视应试训练而轻视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重视思维训练而轻视平时的朗读和背诵,出现个别老师以讲代读,以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这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把握好课堂阅读教学呢?
1.以教材为载体,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新教材中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语文读本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富有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好文章。如果仅仅听老师讲述或学生匆匆读一两遍,是远没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东西的。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摆正师生关系,树立起现代的阅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感悟能力提出不同的见解,有自己的情感喜恶体验。当学生的看法出现偏差或错误时,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不单要纠正不当之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也让其他学生明确“为什么”,从老师与发言学生的交流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科学的知识,如对《故乡》、《项链》等小说的主题理解就体现了多元化。
3.课堂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相关文本、著作及相关信息的兴趣,例如,学习《故都的秋》后,我让学生每人推荐一篇写秋的散文,互相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应该有开放的意识,准备一些和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进行补充。
二、重视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单单靠课内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结合,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目的和个人习惯等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如具有典范性和概念性的书应该精读,对于一般的课外书,可以用阅读、速读的方式,或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或片段。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内容包括:简介课外读物,阐明课外阅读目的,指点阅读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等,随时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并提出如下要求:
①摘录并背诵优美句段
重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在这方面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语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等,必要的背诵是储存、积累语言和知识的有效手段,是汉语语言学习的有益的传统经验。学生背诵所摘录下来的优美句段,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②坚持写读书笔记
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古人读书“手不停批”,“手自笔录”,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就会收到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的效果。
③把握好科学的阅读过程
阅读的第一环节是自读作品,自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感知、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学生必须反复阅读原文,边读边想,圈点勾画,把自认为欣赏的段落画下来读、背诵,还要在自读笔记上写出鉴赏、评价、感受之类的内容。阅读的第二环节是研讨作品。
2.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要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最佳的阅读方法外,还要经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笔者坚持每周在指定的时间里把学生常到图书馆和阅览室,边指导边阅读,有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专题讲座,看影视经典片等。
三、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教材中的许多文本都有章法可循,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就能掌握规律,借鉴作者的构思立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在阅读中渗透“写”的训练,抓住课文中留下的一些空白,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扩写、改写、仿写,都能收到很好练笔效果。每学期之初列出一组必须通过阅读方能完成的作文题目,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自由的选择,从起始年级开始指导其写好读书笔记,逐步学会摘录,写作品简介,作品和人物点评、读后感、作品鉴赏等笔记形式,并定期交流,这样以写带读,以读促写,不仅如此,学生在阅读中拓宽了视野,而广泛地阅读也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的逐步深刻,也同样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许多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那些在高考考场上独领风骚的学子必将是一个阅读视野十分开阔的读者。
最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功利意识,不能要求学生围绕提高作文水平,围绕考试来阅读,更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让学生博览群书,充分体会到“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让学生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形式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进而带动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整个人文素养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