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波 孟永霞
(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甘肃 平凉 744000)
泾川县共有8家金融机构,共设有营业网点53个。其中县城网点21个,占全辖网点总数的40%;乡镇网点32个,占全县网点总数的60%。从城乡人口分布看,泾川县全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28.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01万人,占全辖总人口的35%,乡镇及以下人口约18.6万人,占全辖总人口的65%,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网点分布不均,网点覆盖率较低,农村人口多样化需求与农村支付服务存在巨大矛盾。其中乡镇网点主要以邮政储蓄银行和农商银行为主,共设营业网点26个,占乡镇网点总数的81%,成为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主力军,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地区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343个,摆放ATM机等自主设备136台,POS机具718台,每万人拥有自助服务设备31.55台,人均拥有量较低,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缺口。截止2017年末,全辖非现金支付业务交易笔数17.21万笔,交易金额6.566亿元,其中网上支付占40%,网上支付占比较低,农村地区支付方式还主要以现金为主,新型支付工具推广存在巨大困难。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思维观念意识滞后,长期以来习惯“钱货两清”的传统交易方式,对新型事物、新技术应用接受程度较低。部分非现金结算工具需要年费、手续费等,基于成本考虑,农民更倾向于实体存在的现金;农村居民对ATM、POS机等自助设备功能不大了解、操作流程不熟悉,对银行卡交易的安全性存在担忧,网上银行新型支付结算工具更是拒之千里,加之银行卡犯罪逐渐增多,基于安全考虑,农民更青睐于“弃卡选折”,因此,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举步维艰。
由于金融机构布放成本高,交易量少,效益低下,安全性难控,所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较少,主要以农商银行和邮储银行网点为主,金融机构类型单一。同时农村金融网点主要设立在县城或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乡镇,助农服务点也是以集镇为主,普遍存在“重城区、轻乡镇,重商户、轻农户”现象,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网点布局不均衡,使得农村支付服务存在缺口,无法满足普惠金融框架下农民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
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大多没有介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办理跨系统结算业务时,需要通过上级行转汇,资金在途时间长、风险加大,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乡镇营业网点设置营业窗口少,在逢集市时,办理业务较多,难免会影响结算服务的时效性;支付结算工具单一,现代化的ATM和POS机等自主设备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偏小,网络设施不完善,没有达到网络设施的整体覆盖,网上银行等现代化支付工具使用受到限制。
财政部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围绕“发展普惠金融,惠及更多百姓”的目标,在税收优惠、贷款贴息、补偿基金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予以优惠,对服务农村地区的ATM、POS机、助农服务点给予一定补贴,放宽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支付业务准入条件,鼓励金融机构网点和支付机具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位的现状,力争形成覆盖范围广、服务类型多样、服务质量优良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使农村偏远地区客户均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实现银行卡助农服务村村通。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将为农村电商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将推动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
积极推动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账户管理系统向农村普及,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划入支付系统,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乡镇网点业务处理效率。丰富助农服务点、ATM、POS机功能,除存取款、转账,查询、缴费功能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门槛低、适合大部分农民的信贷、保险、融资等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完善网络设施,扩大网络覆盖面,使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成支付方式的为大众化选择,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加大基础安防设施,增加服务点保险柜、验钞机、监控、报警等全防护设备,营造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加强对助农取款点的现场核查和交易监测管理,督促涉农金融机构完善农村支付风险防范预案和处置机制,提高服务人员技能、及时升级银行卡受理终端、规范台账登记、完善服务点公示内容,切实防范银行卡盗窃、侵占资金、密码泄露、洗钱套现等风险。
开展形式多样的支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以农民看得懂、记得在、会使用的方式,宣传便捷、高效的网上支付业务,让农民深刻体会到足不出户就可办理金融业务,增强农民对支付系统和非现金支付方式的认识,改变农民传统的支付观念,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对农民开展风险防范教育,特别对密码设置强度、卡证分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知识的宣传,营造全民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