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公先生曾说,比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归纳得更准确些,更深入些。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采用单篇式教学,这一形式简单易行,便于精讲精练,却不利于教材本身整体性、系统性的发挥以及课内外资源的有效利用。比较阅读教学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求同辨异的比较思维,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阅读材料的共性和个性,以达到加深理解,提高学生鉴赏力,培养其思维能力的目的。比较阅读教学法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提出的“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要求。
同一作者的作品,写作时代不同,心境不同,写作内容亦不同。学生只有将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该作家的整体创作特点。比如从《桃花源记》到《归去来兮辞》,学生学习了不少陶渊明的作品。在学生心中,陶渊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远离世俗的“仙人”。超脱世俗的确是陶渊明最鲜明的一面,然而,这却不是他的全部。在学习完《归园田居》后,我给学生补充了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这组诗打破了学生的固有认识,使其体会到了陶渊明“怒目金刚”式的风格。特别是知道《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归隐之作后,学生思想上更是受到了巨大冲击。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更深入地了解了诗人“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雄心与悲壮。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浪漫飘逸的李白,也有《丁督护歌》那样沉郁顿挫的作品;忧国忧民的杜甫,也有《饮中八仙歌》的豪气干云;沉郁悲壮的陆游,更有《钗头凤》的清丽缠绵……教材容量有限,不能全面展现作家的不同风格,因此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补充,通过比较教学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比较阅读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相同主题的不同作品,关键在于让学生找到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结点,并对其异同作具体分析和探究。
比如同样是表达对“无限”的哲学思考,东西方文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博尔赫斯在短篇小说《沙之书》中把“沙之书”看作“无限”的象征——知识、时间、宇宙等一切未知且无尽的世界。人类在面对无限时,会对自身的渺小和局限感到无奈与痛苦,会对无限产生恐惧和躲避心理。同一主题在《庄子·养生主》中也有论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还有《庄子·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庄子通过对“无限”的分析告诉大家:不要用自己的有限去追寻外界的无限,应该从外物的束缚中跳脱出来,从而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之境。对待同一个问题,西方虚无主义陷入悲观绝望,东方的道家思想却达到一种自在无碍。这样的比较阅读,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加深对同一题材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总之,比较阅读法有利于将若干有异同关系的阅读材料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归纳出其中的特性,使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这一阅读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其语感,帮助学生将材料进行归类,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