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 30018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手段作为教学的资源与手段,极大地改变着课堂教学的形式与走向,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历来被看做是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和言行规范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贴合时代,注重创新,使德育教学发挥出新的价值。
中职课程改革最大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也使得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显现出更加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手段进入到德育课堂后,教学的资源呈现出一种线上线下共享共融的开放状态,教师不再是强势的资源拥有者,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到同质同量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探讨,课堂学习真正成为思想交流与互动的场所。教师只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扮演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这样的课程是“活化”的,是真正符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的。信息化的加入使课堂上多向交流、立体互动的关系模式成为一种可能,使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得以实现。
在新形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多方位的互动和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如: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知识点的过程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和网络资源和学生进行分享的过程。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总要先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再把网络上的资源和自己要教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所以在把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得过程中,学生了解到的是教师的思想,也是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可见,网络信息让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了解到课本上的知识,更能了解到网络资源上丰富的知识。像一些德育方面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把网络平台上的一些好地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教师可以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网络资源中截取所需的教学资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的参与能够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广泛参与课堂教学的新形势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的共享性是当前课堂教学特征之一。
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例如:在针对一些德育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在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进行表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生通过这样直观可感的形式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知识。这样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无论是给直接参与表演的学生和周围观看的学生留下的印象都是深刻的,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也学会了相关的行为准则,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时时告诫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教师还可以引用网络上和自己要教学的相关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是视频资料、也可以是新闻、文字材料、歌曲、故事等等。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可以采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够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引入课堂,作为学生德育教学的素材。如给学生定预习提纲,让学生就着教师给的题干自主学习,再到课堂上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的行为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再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实现知识的深化理解。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付出的实际成本都比较低,教师只需要因循既成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需要进行创新、开拓与探索;学生更多的“配合”好教师的模式,学期教学任务就被认为是达成了。中职课堂多年来没有在课改上做出突破,这样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了,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动力不足,德育课程沦为说教课,学生或主动或被动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上主体地位。
信息化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多维度、多层面传递与结合,但是中职教师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就和其他的教学手段的认识一样,只不过是又一个教改手段,并不能对实际教学发生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信息的主要掌握者,再加上中职学生个人学习积极性比较弱,也就造成了信息传递的有去无回。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轨迹,造成学生个人的体验无从建立,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反馈,教学成为完成任务的僵化品。
中职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教育应该是从全面客观的角度出发的一种“全人”教育。信息能力无论是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中,还是未来的就业发展中,都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教师不进行培养,或有意的弱化这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品德与行为,这也暴露出德育教育在实际操作层面与信息化教育的相悖性与滞后性。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信息化手段为教学带来的优化与完善,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幻灯片的制作、视频、音频的播放等等,这些手段在信息化教学进入课堂之初就已经被使用,课改近十年后,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顺应新课改而生的,它把教学资源进行了二次分配。中职虽然不是教改的重基地,但是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却不能因此而放松.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内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导学等手段,获得自身知识的构建与能力的发展。
因为中职教育是要把知识性学习和职业性技能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法的运用不能死搬硬套,必须结合培养目标进行改善,以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第一,结合中职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诱导因素,但是中职学生普遍不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发兴趣,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进行教学。如:一些学生喜欢的影片、小视频、学生喜欢谈论的话题都可以作为教学的资源,通过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对这些事物感兴趣自然就能集中精力来上课,进而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要掌握多种信息化资源教学方式,像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方式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幕课和微课具有具体可感的特征,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即能看又能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被诱发。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学习,以便能够在教学中能够对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处理,把最好的效果展示给学生。翻转课堂与当前网络连接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的网络信息状况有效结合,是值得教师采用和推广的信息化教学手法。
在新时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这一课堂主体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注重技能培养的职业课堂中,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内心需要常常左右着学习行为。体验式课堂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实际生活中的体验与发现,并带回到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班上的同学可以针对自己学习的专业进行观点表达和改进交流。教师通过聆听和观察学生的交流,能够掌握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进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归纳。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过程中同学对他们的思想有所了解,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传递,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交流,教师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教师要注重体验式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创设体验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掌握知识、提高职业技能,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自身的体验对相关知识进行内化,德育知识也能形成品德,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背景下个人职业技能的要点。
中职校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掌握无论在哪种职业领域的学习中,都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基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职业特点与信息化特点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一面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一面要为教学不断注入新内容,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更贴近社会、生活、职业的需要。首先,结合将来的就业岗位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职业中对于信息化手段的需要部分进行课程内容上的添加,使学生掌握最为先进的职业手段,投入到企业工作当中,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一课中,讲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部分,结合具体的四大专业的岗位设置为学生加入信息化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理想职业对自己职业素质的要求。其次,教师要关注科技手段对于学生职业路径的改变,关注科技手段在自己所教专业中的研究进展,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共同研讨,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电气化专业中,人工智能的开发,器械工程中纳米技术的引入等等;再有,增加专题讲座。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和相关专业的佼佼者作为兼职教师,配合多媒体设备,结合专业建设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领航,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辅助提高了德育课教学效果。
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进课堂的工作,注重信息技术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运用。第一,先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向学生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魅力,并通过自身积极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中,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地职业榜样。第二,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结合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它需要不断的磨合与完善,所以为了能够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促进教学的发展,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尤其是在专业的学习中,要将知识点做一个明确的敲定,制作课件、视频,展示给学生。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把自己要给学生讲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采用微视频教学的方式,把相关的德育的知识通过微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看和学习视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第三、加强师生和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就主体问题和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把学生当作职业伙伴,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德育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刘梅青.中职德育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探索创新,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