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态势及优化策略

2018-01-28 21:02疏仁华杨龙飞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徽供给农村

疏仁华 杨龙飞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安徽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将其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机遇和挑战,更需要我们深入审视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判发展态势,把握关键问题,精谋提升之策,以全面推进安徽省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完成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身。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态势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与规划,明确安徽省推动公共文化的发展导向与思路。当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安徽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领域出实招、谋实措,逐步建立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徽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共建能力与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已初具规模,实现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转变与重大突破。

(一)初步形成常态化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

为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安徽各级党委政府基本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科学谋划,稳妥推进,已逐步纳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纲要、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确定建设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颁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机制与政策上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探索发展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

满足居民的文化权利与文化需求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与基层。自2013年以来,安徽率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模式探索和实践创新,紧紧围绕“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2]的目标要求,以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农民文化乐园为突破,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服务内容、功能定位、资金投入和运行管理标准化,把文化载体建设与地域特色地方品牌打造紧密相连,实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充分结合,取得明显成效。

(三)重点加强数字化建设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近年来,安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等基本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同时借力现代科技,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进农村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努力形成统筹全省、覆盖城乡、资源共享的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平台,并将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基层、农村倾斜。

经过科学谋划、认真部署,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显著发展。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于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国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指导方针与基本政策明确,安徽应抓紧机遇,制定政策、完善设施,因地制宜,大力提升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关键问题

当前,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有效供给、服务效能、机制创新与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需认真研究、解决,以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一)机制创新有待加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安徽在政策保障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设施运行机制,人才建设机制等方面加大投入。由于政策涉及执行部门较多、部门之间配合协调难度较大,“政出多门”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

(二)供需矛盾有待转化

“十二五”期间,安徽出台多项举措助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但供需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存在一定缺口;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内容与形式老陈旧,文化供给与农村文化需求脱节;传统文化不断消退,一些不良文化浸入;内生文化开发不足。单一的供给形式、单调的供给内容既不能反映当前安徽农村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也难以满足新时代农村文化需求。

(三)供给模式有待创新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差异很大,但是每个阶段农村公共文化体系都是由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的改革引起的,并没有针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制度本身进行改革。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然是政府文化供给为主,投资主体单一,主要经济由国家财政支撑。虽然也逐步加大社会供给,但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四)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文化素质高、专业技术硬、管理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保障。[3]由于部门重视不够和机制体制等方面原因,安徽省农村公共文件服务人才紧缺问题一直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紧缺契合农村文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生产者;二是紧缺擅长经营管理文化事业的管理人才;三是紧缺从事具体的基层文化服务工作者,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水平。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之策

(一)加快优化农村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1.加快优化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是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逐步将行政指令性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转化为以农民有效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完善与优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农民自治组织等表达途径,并不断借鉴如浙江台州市“菜单式”、上海徐汇区“西南模式”等全国各地行之有效的农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方式,结合安徽本地特色,创新农民需求表达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纽带作用,拓宽农村自主表达权利的新途径,发出安徽农村文化最强音。

2.加快优化预算投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预算稳定增加机制与预算重点倾斜机制。安徽各级党委与政府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服务人口等因素制订预算稳定增加机制,并将其纳入有关政策法规,形成政府性文件,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预算稳定增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根据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及其分布特征等特点不断调整预算结构比例,做到投入资金与农民文化需求相适应,使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重点向农村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倾斜。

3.加快优化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人才队伍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定期对农村文化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与轮岗锻炼,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走基层、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并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手在活跃农村文化、传承传统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多方协作、多管齐下着重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努力建设一批文化阵地管理员、文化辅导员、文化活动骨干与文化经营者在内的高素质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事业从业人员队伍。

4.加快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问责机制。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发展在地方各级政府中普遍存在。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4],实施标准化的绩效考核流程,将各级政府形成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转化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量化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避免其他因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造成干扰。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供给改革,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

1.进一步打造设施标准、特色突出的农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继续围绕安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原来分散在文化、科技、体育、教育、工青妇等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通过协调机构有效整合,建设成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安徽省农村各地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建立如安庆黄梅戏、凤阳花鼓戏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服务室,做到资源整合与有效利用。

2.进一步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供给方式是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立足安徽现实,借鉴成功经验,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效能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突出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公益性主体地位。打破“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局面,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通过委托生产、提供补贴、贷款贴息等多项举措,引导更多文化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弥补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吸引农民更多地参与,鼓励农村居民自办文化,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办、企业合办与农民自办相互结合的文化供给格局,以及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社会化模式,从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真实文化需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公正性与有效性。

3.进一步培育农村内生文化。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标志之一 ,先进文化是农村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5]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繁荣,迫切需要培育农村内生文化,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加强农村优秀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整理与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整合与利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载体,加工推广。通过重点扶持农村文化精英和文化社团,重点保护如王昌喜(岳西木雕技艺传承人)、郑寒(歙砚国家级传承人)等民间艺人与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培养与发展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民俗。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举措鼓励农民公益性自办文化。鼓励市场主体介入发展经营性农民自办文化,培育与开拓农村文化市场。

(三)继续推进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效便捷

1.继续加大农村网络设施服务建设力度。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实施网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率。尽快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实现农村公共文化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将“智慧城市”建设向近郊乡镇乃至农村不断拓展,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上网”,并且“上得起网”。做好农民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工作,增强农民媒介素养,促进“互联网+”向广大农村的加速渗透。

2.稳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由于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领域国家没有出台统筹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在文化资源的采集过程中,很多数据资源基本靠自己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没有衔接,成为“信息孤岛”,从而形成有些公共文化资源重复采集和数字化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因此,要完善省级数字图书馆,重点打造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网络平台,切实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短板”难题。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的纽带作用,通过数字图书馆的方式同步到农村地区,实现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借鉴黄梅戏数字化保护、数字黄山等成功经验,结合安徽省各地实际,重点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全面调研、摸清需求、创新方式,鼓励生产更多特色鲜明的数字文化产品,扩大数字文化资源在农村地区中的应用。

3.创新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供给。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互联网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通信与及时分享等特性。结合地方传统文化, 通过建立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与专题网站等方式,为境内农民群众订制相应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产品,来弥补农村地区分散广、活动组织难的不足,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驱动与需求引导的结合”[6]。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数字化研发与应用。通过政府采购、税收减免、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级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重点加强“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供给,设立专项基金,奖励研发内容多、开展活动好、社会效益佳的文化单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在农村公共文化匮乏的基础上实现。新农村需要新文化,丰富而持续的公共文化供给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7]安徽作为农业大省,探求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路径,为提升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案例借鉴,使农村公共文化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并最终实现其在新时代形势下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

猜你喜欢
安徽供给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