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蓉 南京体育学院
柔道是竞技体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学校内开展柔道训练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柔道文化的内涵,使学生身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竞技体育精神。柔道运动的对抗性比较强,动作幅度较大,并且技术多变,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生危险,这就要求在柔道训练当中有效开展保护性技术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自我保护的技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柔道作为一种竞技体育,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所以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这也是学校开展柔道训练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柔道训练之前,需要对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审核,并加强锻炼,在身体素质达标之后方能进行训练。作为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谨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训练,注意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让学生对柔道形成错误的认识[1]。
众所周知,柔道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开展保护性技术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柔道训练当中,教练经常会说“要想摔人,必须先学会被摔”,这也说明了在训练当中开展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保护性技术要领,可以更好的进攻对手,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在开展柔道训练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视频方式向学生展示柔道对抗情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柔道,然后向学生讲述保护性技术掌握不好、不规范倒地带来的伤害,同时展示正确的倒地姿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保护性技术的重要性,在之后的训练当中养成自觉习惯,认真学习保护性技术。例如教师可以示范单手背负投动作,告知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保护性要领就有可能导致胳膊出现扭伤情况[2]。
在柔道训练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非常重要,要求教师按部就班、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实施教学活动,而不能进行跳跃性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倒地技术时,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倒地不受伤害,这个目的看似简单实现,实则困难极大。倒地包括后倒、侧倒和前倒,从运动状态上来分,又可以分为跳跃倒地。行进倒地以及原地倒地等,学习时需要从简单开始,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另外,还需要坚持直观性原则,教师不能一味讲述,而是进行实际的示范操作,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3]。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参与柔道训练的情况进行观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爱上柔道运动,而不是被动接受训练。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学生纠正。另外,在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差异性教学或者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掌握更多的柔道知识和技术。在对学生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教师需要对重要的动作要领进行巩固提升,实施强化练习,将保护性技术的学习连贯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可以在实战当中应用保护性技术,防止自身受到伤害[4]。
柔道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全面学习,重点突出,切不可过分关注一方面的学习。在理论学习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不仅方面学生理解,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柔道文化内涵。在实际的训练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并融入学习的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在对抗性的运动当中,各种情况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也有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学生需要随机应变,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在全面健身运动开展的号召之下,柔道运动在学校内部的开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式,也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开展柔道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在训练进攻技术的同时,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保护性技术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