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燕
当下,有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篇幅精短是小古文的“形”,内容浅显是小古文的“义”、富有情趣是小古文的“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选择易读有趣的小古文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小古文学习化难为易。
实践证明,教学时引入与文本高度匹配的图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选自民国老课本《猫斗》)
教学《猫斗》时,教师千万不能辜负书中的插图。这则小古文,犹如一部惊心动魄的微电影,任何一个定格都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学生从插图中能直观感受到两只猫的动作、神情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文言词“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逐”与“走”的区别。
看图可帮助学生快速领悟文本,而绘图则能检查学生对小古文的掌握情况。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选自民国老课本《荷》)
诵读学习《荷》后,学生会发现:短短38个字,就已经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夏日荷塘图。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后,鼓励他们将文中描绘的景色画出来。学生对这样的任务极感兴趣,他们反复阅读文本,把握夏荷的特点:红色、白色、白里透红,这是荷的颜色;荷梗立、荷叶圆,是荷的线条;中有孔、断有丝,这是藕的特质……学生边读边画,边画边说,从一幅幅画作中便可了解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程度。
小古文所具有的音韵美极适合吟诵。如果吟诵时再配以适当的音乐,那就更能彰显这种美,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识平仄。古文音韵美,美就美在平仄。在小古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平仄,对学生感知古文韵律,提高朗诵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选自《史记·五帝本纪》)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在教授以上小古文时,学生极易感受到选句的韵律,既有轻重,又有缓急。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探究古文的平仄,进而让其了解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声,并降低难度将其标准概括为“阴阳平即平,不平就是仄”。当学生初步掌握平仄知识后,回头再看选句时,就发现其平仄虽没有古诗严谨,但三句仍大致相同,诵读时朗朗上口、音律和美。
会借谱。在教学中,笔者深有体会的是,如果能为小古文配以高质量的音乐,则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提升其学习效果。在诵读《曹冲称象》时,笔者一直想为该文配上背景音乐,但因缺乏谱曲能力,只能“借力”。笔者发现中国曲谱网能够给予笔者很大帮助,上面有大量与小古文匹配的儿童歌曲,这是小古文教学的福音,笔者从中找到了适合《曹冲称象》一文的配乐。配上乐曲,学生学习、吟诵小古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表演作为一种回归儿童游戏状态和自由精神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演其形。表演是对小古文文本的高级表达,对于刚接触小古文的学生而言,如果能通过表演展现出文本所描述的画面,就已经达到预期目的。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选自《意拾喻言》)
龟兔赛跑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因此在表演时,教师创设多种情境,如表演比赛开始、兔子睡觉、乌龟爬行,比赛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龟兔两个头饰,然后让学生按照文本顺序演绎文本内容。此处,只要求学生能完整演绎文本内容,不提出更高的表演要求。
拓其义。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和小古文知识储备的中高年级学生而言,我们要引导其对文本进行更多的探索,大胆发挥想象力,甚至对文本的原有意图进行质疑与颠覆。
鸦本不善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甜言须防是饵。(选自《意拾喻言》)
学习《鸦狐》一文后,学生可分三层次来表演。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原汁原味”的表演,并组织点评。第二层次,落实点评意见,将表情、动作和语言落实到位。因为表演很投入,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甜言须防是饵,如此文本的意图便在表演中彰显了出来。第三层次,请学生自由组成团队,然后对文本进行改编、拓展、演绎。最终,所有小组都进行了创新,如乌鸦运用智慧夺肉。在此过程中,学生小古文学习、写作、表演的激情被充分点燃。
巧补白。古人讲究含蓄美,包括小古文在内的许多文章都有“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留白效果。如果能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经验,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延伸,于平淡处补出精妙,于浅易处补出意蕴,于直白处补出情味,便能让他们领悟到文本背后的“烟波浩渺”。
在《郑人买履》一文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抛出话题:如果你是当时的旁观者,你还会说些什么呢?
生:汝,冥顽不灵也!
生:宁信度,无自信,真乃顽固不化也!
生:郑人,郑人,欲买履何不试以足?汝愚也!
以上教学,小古文语言在补白中被学生内化,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道理在交流中彰显。这样的补白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试仿写。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善于模仿是他们的天性。长期的诵读,文言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已植根于学生的内心,学生说话越来越简洁,写作也越来越有文言的味道了。笔者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仿写训练,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仿写是学习的高级阶段,不仅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还要灵活借鉴范文,更要发挥创造精神。
以上是笔者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想作为引玉之砖,引发更多的思考和实践,从而为学生的古文学习打开一扇窗,铺就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