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问题

2018-01-28 20:27徐佳慧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

徐佳慧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养老服务由谁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又包括哪些,根据养老服务主体的划分,我国正在形成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新格局。首先,居家养老是由子女或亲属赡养老人,照顾老年人生活,也包括请家政服务人员照料老人起居。然而,传统家庭养老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421家庭”结构的出现,给子女造成了过重的家庭负担,导致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其次,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医疗护理、文娱活动等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养老机构主要分为公办机构和民办机构,对于失能老人提供老年养护专项服务,从政府和社会角度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选择的新路径,机构养老作为我国重要养老模式之一,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但与此同时这种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高成本来维持,很多家庭难以支撑。再次,目前在政府及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站,主要以居家和社区相结合,社区基本配备相对齐全的健身娱乐器材、棋牌室、展览区等服务设施,但目前设立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城市仍占少数比例,甚至在有的地区形同虚设,同时受各种资金、制度条件的限制。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且增长速度快,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需求,更加需要精神和享受需求,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会化养老的日渐加强,家庭养老这种传统模式处在挑战中。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导致“四二一”结构的家庭模式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年轻人缺少时间和家庭资源,年轻人经常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家庭养老的功能便渐渐被弱化。空巢、失独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增多,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料,更多需要精神上的照料,家庭养老不能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及医疗保健等项目,而这类老人就很适合机构和社区养老,以提供更适合他们的养老服务。此外,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传统的孝道观念发生着改变,平等自由观念占据大数据时代,子女、老人都能接受社会养老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家庭养老缺少制度保障。由于老年人家庭养老水平的高低是由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决定的,一旦子女或亲属的经济状况难以维持基本的养老能力,受到观念、知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年轻人和老年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差异,生活中的琐事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从当前的社会形式和过去传统模式暴露出来的弊端,可以看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符合新时代老年人的需要。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滞后

我国目前机构养老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普遍规模小、档次低、条件差、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根据我国老龄办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其中拥有680万张养老床位,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占有床位26张,按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中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受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在城市,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我国农村平均1000名老人只拥有10张养老床位,与城市相比供需仍严重不协调。我国目前公办养老机构供给不足,虽环境设备各方面齐全,但数量极少,公办养老机构并没有向全社会开放,对象主要针对五保户,三无人员及低保户,造成服务的对象覆盖率低,市区各方面服务好的养老机构床位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现象。我国公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民办养老机构也相对缺乏,民办机构基本属于自主经营,一切收益与支出都归民办机构出资人,所以此类机构基本属于非公益性的机构,高档养老机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而低档养老机构规模小、环境差,不能完全照料老年人的生活。据资料显示,我国江西省乡镇民办机构只允许50名以下老人居住,养老床位只占5%,而且民办养老机构的环境也相对较差。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养老机构以日常生活照顾为主要服务,只有少部分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护理项目。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短缺

目前,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各方需求,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应运而生,使得社会亟需养老服务人员,然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员相对比较匮乏,制约着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首先,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相对缺乏。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及职业学院中目前开设护理专业的仅有60所,毕业生的数量不能与我国老年群体增长的需求相匹配。同时,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工资福利并不高,这样造成很多人员从事其他行业,不去选择从事养老服务。其次,养老机构招聘的专业人员,基本上是一些下岗职工、知识水平不高的普通临时工,观念上认为服务人员不需要更多的学问、文化、素养,基本不会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关于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年龄较高,有很多人员只是初中文化水平,整体素质差,未能学习职业的养老护理照料技能,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上都较欠缺。根据数据显示,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达2009万人,占人口总数1.57%,随着高龄老年人口增长,失独老人的比例将占据很大一部分,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各种老年疾病多发,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才是社会最需要的,无论是在养老机构还是社区,都需要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三、制约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因素

(一)对养老问题不够重视

一方面,人们传统养老思想根深蒂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老年人不但要求日常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渴望追求精神、娱乐等多方面的新养老形式。但是子女忙于工作,甚至有的在外地打工,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很少回家探望父母,导致许多老年人长时间感到孤独,子女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不高,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政府部门虽然做出了努力,出台了养老服务的相关文件政策以及老龄工作的规划,但是对于养老服务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许多关于养老问题的认识还需要加强。我国政府虽然是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但不能承担全部的责任,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证,必须要完善养老法律制度。有关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关于养老服务法律具体细则还不够明确,一些相关政策没有完全贯彻落实。二是有关老年人的法律规定缺少,我国目前只出台了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宪法等法律中还没有纳入。

(二)政府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方面资金投入还不够,仅仅在养老保险上,而更多的还是老年人个人的投保,只有少部分的资金在养老的基础设施方面,无论从投入的整体量还是结构方面都是不合理的。首先,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资金短缺,养老服务的福利补贴相对缺乏,养老院基本设立医务室,许多贫困县及贫困村,所在地区的财政总体量很少,关于养老服务中的娱乐、医疗等项目更是难以建设和发展。其次,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养老服务的设施相对缺乏,机构床位数量少,不能满足现有老年人需要,甚至一些健身康复器材无法落实到位,机构环境差。大多数养老院要求健康老人居住,失能老人很难进入到养老机构养老的,空巢、失能老人更无法得到陪护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可见,财政投入的不足已经使得我国养老服务的供求不平衡,制约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使得我国老年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运行机制体系不完善

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我国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制体系。首先,目前我国关于养老服务的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些指导性文件,仅出台了一些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定,都没有达到法律层面,而且在实践中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其次,人们对于养老服务这一新型服务类型在理解上存在误区,认为是一种家政类服务形式,很难培养专门的养老服务队伍,对于目前老年人群的增加,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加之没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相关培训机制。所以我们要加快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养老服务培训机制还未建立。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之所以存在问题,就因为关于养老服务建设的社会力量参与少,积极性尚未调动。此外,从社会力量本身来说,并没有很高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我国老年市场虽然前景可观,但是由于很多民间力量以守为主,不愿开拓创新这一市场。政府对于社会力量的税金补贴等政策还不够完善,这样使得我国养老服务业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健全养老服务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保障。

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

找准短板,以质补缺,抓住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业的难点,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老有所养。完善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们家庭和谐幸福,这是当前紧迫又复杂的难题。各部门各单位要认识到推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一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以国家控股的公益性的养老服务,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引进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主动性,这样也规避了民间资本的风险。二是搭建“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发展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知识的爆炸把人们带入了互联网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养老产业同样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建立专门的老年人网站,网站可以设置老年超市、上门护理、法律咨询、旅游顾问等窗口,派专门服务人员在网络上接待。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超市里应该照顾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在收银台处应配有拐杖、也可以配备较低的货架,超市里新建老年咖啡厅,老年人可以进行闲谈等。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数量增多,可以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发老年服装、老年人生活用品等市场。另外,在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投资理财服务。在老龄化时代,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思路和意识,开拓新的老年市场,促进老年文化产业的兴起,实现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

(二)推进养老模式多样化创建

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采用“菜单服务”,如老年护理,娱乐文化,医疗复健等。对于生活能够自理老人,提供音乐、美术、棋牌这些新颖的活动,而对于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聘请专业人员照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上门打扫、洗衣、康复等,可以按期签定合同,专人上门服务。首先,加强家庭养老服务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民间力量投入资金和人力到家庭养老服务建设中,设立上门问诊、家庭医生、休闲娱乐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借鉴成功地方的经验,可以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老年营养早餐、社区棋牌室、老年娱乐广场、老年健身房等。通过家庭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推动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升级。其次,完善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在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应该支持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给予养老机构政策上的优惠,并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监督机制,定向安排医疗与养老结合,保证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此外,开辟多样化的模式,例如旅游养老、异地养老等新的形式。西欧很多国家提倡通过反向贷款的方式来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水平,同时也保证了老年人的养老基本需求。再次,推进养老机构管理建设。严格限制养老机构行业的门槛,规定养老机构统一的服务设施及管理条例,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严肃处理,养老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收费都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划分。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发展,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增加养老机构床位。

(三)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人员存在人才缺位断层的问题,高水平的养老服务队伍,是我国养老服务有效开展必不可少的力量。现今我国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还比较匮乏,政府应该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人员,以改变现有养老服务的问题。一方面,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机制。在很多发达国家,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够从事养老服务。而中国还没有建立养老服务的专门培训机制。因而,为了保证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水平,应该建立培训机制,开展养老服务考试及培训,对于合格者颁发从业资格证。另一方面,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水平,政府还需要与专科及高等院校共同努力,增加养老服务专业,注重学生医疗及养老康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可以建立养老职业技术中等院校,培养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较高的一批专业化人才。所以,我国更需要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包括岗前培训,对于非专业的、志愿者等养老服务人员都要进行专门培训,保证服务人员具备养老服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发挥市场化的优势,借助高等院校发展养老服务志愿支援队伍,定期提供养老服务,形成“免费+无偿”的志愿养老服务队伍。在美国参加养老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达人口总数的50%。但我国参与养老服务方面的志愿人员较少,政府应该努力调动更多各方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此外,对毕业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提供工作上的薪资补贴、日常生活补助,同时贯彻落实带薪休假等职工待遇,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资福利,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以此促进从事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四)健全养老保险救助服务体系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是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不仅满足老年人需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首先,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按标准划分符合不同条件的缴费档,设立最高最低缴费档,建立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机制。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要坚持其法律地位,创建农民动态缴费账户,利用互联网设立个人信息养老保险档案,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及时查询养老保险内容。其次,政府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发挥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的优势,打造社区养老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国家增加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建立乡镇一级中低端养老服务机构,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身体检查,建立个人档案,请医疗专家到社区和农村坐诊,努力构建医养结合的路径,形成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格局,健全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最重要的是,健全保险、救助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多元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我国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需要增加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津贴补助。面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迅增,应实行老人定期巡查机制,建立老人救助信息平台,一旦发现老人不良状况,及时介入。推动建立健康支持体系,加强老年人强身健体,打造最美健康的“夕阳红”。如今,我国养老服务才刚刚起步,仍在努力发展符合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相互支持,便能够完善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住、老有所乐。●

[1]吴玉韶,党俊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杨立雄.老年福利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施组美.老龄事业创新与社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邹东涛,李欣欣.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郅玉玲.和谐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董红亚.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J].社会科学,2012,(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