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楠
(沈阳医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沈阳医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注册于2016年,现拥有关注粉丝数4000余人,年推送文章百余篇,包含图书馆通知公告、好书推荐、活动宣传、在线互动等内容,在宣传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高校图书馆运用新媒体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尚有诸多不尽完善之处。多数情况下读者仅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文献信息查询或获取馆务信息的窗口,却很少有读者能够深入浏览相关内容,这一点从微信公众平台图文消息的点击量可以体现出来。一般情况下每条推送消息的平均点击量为200~300人次,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人数总量相比,显然推文的阅读量相对较少。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在2O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中,S代表竞争优势(Strengths),W代表竞争劣势(Weaknesses),两者属于内部因素;O代表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T代表外部环境的挑战(Threats),两者属于外部因素。
用SWOT分析法探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的思路是:系统、全面地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确保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师生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和管理中扬长避短,发挥新媒体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更大效能。
2.1.1 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特色之一即移动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通过电子阅读和移动服务实现了馆藏资源全天候7×24小时提供服务,打破了传统服务在开馆时间、阅览空间及图书复本量上的限制。基于此功能,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查询和利用馆藏资源的基本需求,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加图书馆服务的公众关注度。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将移动图书馆服务嵌入了微信公众平台,沈阳医学院图书馆即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通了部分移动服务功能。这一功能是传统图书馆服务难以实现的。
2.1.2 受众群相对固定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主要是本校师生,对于这类读者来说,关注并利用图书馆服务将会贯穿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始终。当然随着学生学业结束、教师工作的转换,每年也会流失或新增一部分受众人群,但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人群总量是随着平台服务年限的不断增长而递增的,并且受众特性的相似度较高,这有利于图书馆微信平台运营的持续发展。
2.1.3 有力的资源保障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其定位就是为师生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除具有丰富的纸质图书和期刊资源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资源,这就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挖掘不尽的宝藏,图书馆以资源为依托,可以策划出众多具有价值的话题,以作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推送的内容。
2.2.1 缺乏具备专业素质的运营团队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大多根据主题需求,采用图文信息的展现形式,在内容方面一般为通知公告、好书推荐、服务推广、活动宣传等。然而,由于高校图书馆普遍缺乏专业新媒体编辑人员,容易导致推送范围狭窄和语言创作新颖度低,易引起受众群流失。高水平微信运营团队的建立是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具备强大的用户服务保障能力,可以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类咨询问题外,专门化的团队有利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挖潜、信息策划和组织,真正做到图书馆内容资源挖掘、原创文章撰写、文章内容编辑、多媒体资源处理的一体化,从而创作出高质量的推送产品。
2.2.2 缺乏针对用户需求的服务创新
读者需求多样性与服务方式单一的矛盾已成为老生常谈。在新媒体环境下,读者对信息的需求由传统文献信息服务向现代媒体信息转变,并呈现出综合化、数字化、高效化、多元化等特点。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内容信息,仅仅是图书馆网页版内容的简单移植和嫁接。例如,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所设置的菜单只是直接指向图书馆网站的链接,十分不利于读者的移动阅读,这样便会降低读者对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使用体验。
2.3.1 把握发展契机,扩大服务内涵
随着高校不断向“双一流”的目标发展,图书馆在专业认证、教学评估、学位申请等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进一步把握发展契机,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中心工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保障,并将服务内容嵌入微信平台,从而提升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师读者中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引导潜在教师读者群持续关注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原动力。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不应仅限于提供单纯的借阅查询、活动通知等信息服务,应不断深化服务内容,促进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由浅层次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移,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潜能和优势。
2.3.2 挖掘社团潜力,加强多元化合作
沈阳医学院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团队于2017年成立,目前已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与文化志愿者团队、学生社团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引导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实践,不仅可以使图书馆员由微信内容制作者变成指导者,将他们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缓解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又能吸引学生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建设,关注图书馆发展,使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更加贴近学生读者的需求。
2.4.1 高校内部微信平台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校内各部门、组织、社团微信平台的纷纷建立,读者需要在多重信息来源中进行选择,尤其是当读者面对更为感兴趣、需求程度更高的信息源时,图书馆微信平台的信息有可能会在初步筛选过程中被忽略掉。以沈阳医学院图书馆2017年读书节活动“朗读者”为例,图书馆与学校团委、院系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开展此项活动,但其结果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参与活动的人数并不乐观。
2.4.2 同质公众号众多,造成信息泛滥
在微信公众平台快速发展的今天,公众号同质化特点愈发明显,与图书馆公众号相似的读书会、荐书平台、好文分享等微信公众号都会分解掉部分微信读者的关注。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会有新型的社交媒体出现,这些都有可能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形成挑战。
通过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图书馆可以快速确定读者关注点所在,这是图书馆微信持续运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图书馆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且用户群相对稳定、媒介信息素养相对较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是存在的。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读者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大多管理者、馆员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在实践中往往因缺乏连续性的互动机制,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向。为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应建立长效互动机制,随时了解和关注读者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微信公众平台为我们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奠定了基础。
组建高素质的图书馆微信运营团队是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重要一环,图书馆可以通过文化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吸引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维护工作,不仅使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学生与图书馆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可以解决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对于馆员,图书馆应当积极提供学习机会,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内部学习机制,有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平台,发掘读者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图书馆人逐渐意识到,未来的图书馆不再以资源为王,而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有效组织、发掘和发现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智慧化的服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服务也要以此为契机,把握学校发展的好时机,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并将服务嵌入到微信公众平台,使图书馆成为学校发展的智库,为学校特色专业加工、整理、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产品,让图书馆的服务真正做到融入师生读者的日常工作、教学科研和业余生活,做到有用信息随手可得。
在微信内容信息的编辑创作过程中,图书馆应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结合本校专业特色,打造原创栏目,组织发现高附加值的信息知识,不断推出适用的原创作品。在微信作品标题制作方面,应力求主题突出,文字凝练;在作品内容信息的组织表达方面,应力求内容洗练,短小精悍,能够在海量信息中瞬间吸引读者,让读者愿意花时间去阅读微信作品;在微信作品的编排方面,要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力求做到深刻内涵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避免长篇大论,枯燥乏味。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其发展和成熟需要一定的过程。高校图书馆只有充分认识当前微信平台服务与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正确认识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运营发展策略,利用新媒体做好读者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