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嫚雪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1)
2018年1月1日,我国图书馆领域首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三十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合服务,实现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促进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基于馆际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效益、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合力等优势,不少图书馆结成了联盟。以湖北地区为例,图书馆领域形成了4个区域联盟。
目前,湖北地区的图书馆联盟主要有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宜荆荆图书馆联盟、武汉市公共图书馆联盟和恩施州公共图书馆联盟等四家联盟。他们都是以地域或行政辖区作为合作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实现联合编目、馆际互借、读者服务、资源共享、参考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2012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进一步整合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协商成立了“湘鄂赣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信息中心”暨“湘鄂赣公共图书馆联盟”。2013年,安徽加入联盟,四馆签订协议,在文献采购、馆际互借、资源配置、编制联合书目、深化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通力合作,正式成立了“中三角”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的盟主馆每年轮值,由盟主馆主持当年的联盟会议和活动。
宜昌、荆州和荆门三地地域相连,特色相近,三地图书馆业务往来与交流颇多。2010年5月,宜荆荆图书馆联盟在宜昌正式成立。它以湖北中部地区特色文化、经济和技术信息等为重点,整合联盟圈内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为湖北中部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为实施湖北信息化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合作共享重要平台,2011年,武汉图书馆发起成立了武汉市公共图书馆联盟。2017年,该联盟又与在汉高等院校图书馆联合成立“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为集中全州图书馆力量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图书馆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恩施州图书馆以2017年“4·23”全民阅读日为契机,组织全州9个公共图书馆成立了“恩施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联盟将各馆的阅读推广宣传展板、精品图书、宣传片、汽车图书馆集中巡展,各成员馆负责在巡展活动现场组织开展各种专题诵读活动。连续两年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书香恩施”建设,同时也树立了全州公共图书馆的行业形象。恩施州图书馆因此被湖北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表彰为“全民阅读创先争优先进单位”。
规则的制定有利于保障联盟长久稳定的发展。例如宜荆荆图书馆联盟自成立初就制定了《宜荆荆图书馆联盟章程》《宜荆荆图书馆联盟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16)》《宜荆荆图书馆联盟图书通借通还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并建立轮值馆制度,交替负责联盟工作。联盟还编印了《宜荆荆图书馆联盟简讯》,自2011年起已经出版了6期,成为联盟交流工作的平台。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为联盟工作的长期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合购买资源有利于减少重复购买,实现效益最大化。2017年,湖北省112家公共图书馆的专项购书经费总共是9271.6万,除去湖北省图书馆的购书经费4983.1万外,其余111家图书馆的总购书经费为4288.5万,平均每家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仅为38.6万。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专项购书经费差异很大。其中,武汉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最高,达到了856.9万;最低的是建始县图书馆,只有1万;共有89家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低于平均购书经费,比例达到了80%。通过联盟与经销商进行谈判,则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采购成本。同时,联盟内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也能实现共享。2014年,湘鄂赣皖四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就以极低价格相互购买特色资源充实本省数据库,有效地减少了开支。
各联盟都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培养研究型人才。2016年,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与鲁豫皖赣新琼六省(区)学会强强联合,实现了学术活动与学会年会的成功对接。双方共同组织了大型征文活动,收到稿件213篇,91名四省联盟会员代表参加共同年会。2017年,四省联盟又以“‘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创新服务与管理研究”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收到论文170篇入集72篇。宜荆荆图书馆联盟则以“联盟论坛”为载体,举办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轮值馆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三地公共、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交流工作经验,讲解学术观点。8年来,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文武、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江洪、武汉大学图书馆书记楚龙强等3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莅临论坛交流研究成果,深受馆员的欢迎。武汉公共图书馆联盟每年也坚持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全市各区同仁交流学习。仅在2016年,该联盟就邀请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副馆长兼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教授、广州图书馆方家忠馆长和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为532名学员进行了授课。
联盟通过开展巡讲、巡展等一系列惠民公益文化活动,扩大了联盟的影响力,提高了服务效益。湘鄂赣皖公共图书馆联盟依次以“高山仰止——湘鄂赣皖名山文化解读”“上善若水——湘鄂赣皖名湖文化解读”“梨园雅韵——湘鄂赣皖地方戏曲文化解读”“湘鄂赣皖四省名家谈湖北特色旅游”“平上去入——湘鄂赣皖四省方言研究探讨”等为主题开展了四省巡讲。四地的知名教授同台讲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为上万听众联袂献上多场文化盛宴。2017年,由湖北省图书馆牵头,联合安徽、湖南、江西三省公共图书馆,以廉政文化为主题,首次举办了“清风雅韵—鄂湘赣皖四省联盟廉政文献展”,联合推荐优秀廉政书籍100册,5月至10月在四馆依次展出,共接待200多家单位、两万余名党员干部、读者参观学习。武汉图书馆联合全市各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组建了武汉地区图书馆展览联盟,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福利院等80多家单位合作举办展览,年均举办展览一百多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看。2015年,武汉图书馆的海报《跨界合作助推公共文化全覆盖——以武汉地区图书馆联盟为例》成功入选第81届国际图联大会海报,成功向世界展示了武汉地区的文化发展成果。恩施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在2017年“4·23”世界读书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月”启动仪式暨“长江读书节·清江飘书香”大型系列活动中展出了5个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宣传片、106块展牌、748张全民阅读活动图片,当天流通图书8000册次,服务市民3000人次。全州8台流动图书车集体走出馆外,联合配送流动图书1.2万册,服务读者1万人次,有效延伸了服务阵地。
在区域内进行通借通是联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2013年,武汉图书馆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确定了武汉地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运作模式,制定了《武汉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公共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同年底,武汉图书馆、武汉市少儿图书馆、13个区级图书馆、50家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36个地铁自助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2016年7月,全市50家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与地铁集团的97台自助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建立了一馆办证、多馆通借,一馆借书、多馆通还的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宜荆荆图书馆联盟则是选择地方文献的联合编目作为通借通还的试点。联盟成立了《宜荆荆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编撰领导小组,宜昌市图书馆和荆门市图书馆将地方文献目录交给荆州市图书馆负责统一推进。2010年起,各成员馆设立地方文献专架,每年在联盟会议上互换地方文献。截至今年,三馆已交换地方文献400多册。
图书馆联盟是由各成员馆通过鉴定协议的方式缔结而成,各协议方地位平等,任何决定的达成都需要多方认可,这就使得联盟的管理松散,而且执行的效率不高。无论是湘鄂赣皖四省图书馆联盟、宜荆荆图书馆联盟这种跨区域联盟,还是武汉公共图书馆联盟、恩施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这种区域内联盟,由于需要协商统筹的环节过多,导致能联合开展的活动种类相对较少且较为固定,限制了联盟发展壮大的空间。
研究湘鄂赣皖四省图书馆联盟、宜荆荆图书馆联盟、武汉公共图书馆联盟以及恩施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的活动模式可以发现,各联盟的活动经费主要依靠盟主馆支出,没有设立专项经费来保障联盟工作的正常运转。各成员馆投资分配比例制度的缺失,使有限的运转资金没有合理的规划,盟主铺的摊子越大,有效运转的压力越大,束缚了联盟成长的活力。
图书馆联盟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员馆之间馆藏资源通借通还,实现免费的信息参考咨询和馆际互借。然而在研究现有四个区域联盟后发现,只有武汉公共图书馆联盟实现了通借通还,其他几个联盟受制于国有资产划分、物流成本等原因,均未实现通借通还,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联盟的活动开展主要集中在联合举办讲座和展览,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活动次数也不多。湘鄂赣皖四省图书馆联盟和宜荆荆图书馆联盟的各成员馆年均活动不足一次,武汉图书馆联盟的活动也仅仅在市馆开展,没有向下延伸至区级和街道网点,受众面和普及率有待提高。而恩施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的活动还停留在传统的“摆摊设点”被动等待的基础之上,服务模式较为单一。
联盟工作较为繁琐与复杂,前期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逐步整合推进,后期需要具体策划执行加以实施,对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湖北现有的4个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具体工作基本都依靠各成员馆的辅导部来推进,例如宜荆荆图书馆联盟设立的秘书处,就由三馆辅导部主任组成。人才储备不足和培训制度的缺失,使联盟工作疲于应付,事倍功半现象时有发生,培养联盟专业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图书馆区域联盟工作的推进,需要和联盟内的各个图书馆进行有效协商,统筹规划。要取得多方认可,就需要在这种松散的关系中加强领导,制定实际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联盟工作的顺利推进。例如美国的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它是在1987年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弗吉尼亚州的8所大学组成的联盟。它采用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大学图书馆馆长组成,下设独立的执行管理机构负责联盟的所有事宜。
联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撑。一方面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例如OhioLINK,俄亥俄州图书馆和信息网络是由俄亥俄州大学和大学图书馆以及俄亥俄州州立图书馆组成的联盟,有120个学术图书馆是俄亥俄州的正式成员,联盟运行的所有费用由国家资助。另一方面,联盟的费用可以由各联盟馆按照比例交付一定的经费,为联盟提供保障,或者是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例如台湾地区图书馆联盟,它的经费不仅有政府的财政补助,还要求成员馆缴纳会费,另外还会收到社会捐款、委托收益、基金和利息收益等,这些资金支持为联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在区域联盟的范围内逐步实现一卡通服务,读者凭借一卡通可以在联盟各馆之间享受文献检索、借阅、下载,以及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等服务,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自1990年起就开始联机编目和文献检索,共同享有书目数据。电子期刊和数据库也由联盟统一购买和签订使用协议,完全实现信息共享。
如果能够开展多元化合作,有助于联盟活动的持续开展,扩大社会影响。比如,和学校合作,将书籍送进校园;与社区合作,将展览送进小区;与咖啡厅合作,将沙龙讲座送进咖啡厅;与养老院合作,将健康知识送给老人;与监狱合作,将真人图书馆请进图书馆等等,这些都将有助于联盟活动的开展。广州的阅读联盟就充分吸纳了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7年7月11日,广州图书馆与24家阅读组织签订协议成立广州阅读联盟,2018年又吸收了18家阅读组织加盟,与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读书会合作,使得阅读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联盟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人是根本,想要使联盟正常运转并长期开展活动就必须有专门的人来负责与各联盟馆进行联系,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执行力。只有逐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能维持联盟的良好运转。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它拥有约70个成员馆遍及全国的27个省、市、自治区,为了能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CALIS中有9名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图书馆区域联盟有利于各联盟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弥补自身发展中所存在不足的同时,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要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联盟的优势,扩大服务半径,将文化送到老百姓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