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静
(郑州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新时代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需要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大面积普及,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引擎,绿色、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区域协作也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积极引入协同理论,通过有效的区域协作进行空间再造,不仅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够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发展的基础上为读者带来便捷、到位、全天候的图书馆服务以及不一样的图书馆空间体验,进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协同理论(synergetics),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是基于多学科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1971年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他对协同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协同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1]。协同理论认为,不同的系统,虽然有着不同的属性,但是各个系统在整个环境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根据协同理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时,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产生宏观上的时间、空间或时空结构,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新的有序状态的自组织结构。
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协同效应原理。这一原理就是用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自组织现象的观点、原则及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如外来能量的作用或物质的聚集态达到临界值,复杂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发生质变产生协同效应,同时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产生某种稳定的结构。
1.2 支配原理,又名伺服原理。这一原理从系统内部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描述了系统的自组织的过程。当大量物理系统和非物理系统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时,可自发形成空间、时间或时空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所谓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规定。
1.3 自组织原理。它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这一原理指出,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或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稳定,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时空有序结构。
协同理论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一切开放复杂系统组织和运行一般规律的归纳和概括,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同样,该理论也适用于区域协作与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
根据协同效应原理,在复杂开放系统中,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系统能否发生协同效应,而协同的效果也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在区域协作与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中,区域内各个公共图书馆子系统围绕空间再造的共同目标进行有效、合理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自然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区域内各个公共图书馆子系统未能围绕空间再造的共同目标运行、其子系统间没有良性的相互作用,那么系统内各个系统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系统也将处于无序、混乱、不稳定的状态中,势必造成空间和资源的浪费。
作为协同论中的重要概念,序参量支配子系统行为,在系统运行与演化过程中影响着要素相对状态间转化的集体协同效果,以此反应新结构形成的参量。序参量决定着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和演化结果。在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过程中,尽管所涉及的因素众多,但是只要能够找到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序参量,就能够把握子系统与整体之间的有序协同,从而使各个子系统都能够围绕空间再造的总体目标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
协同理论中的自组织原理解释了系统在一定外部条件下从散乱、无序、不稳定的状态向规则、有序、稳定的状态演化的过程。对于区域协作和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现来说,自组织无疑是有效的途径。公共图书馆系统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和相互作用,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具有动力和活力。然而,在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过程中,具有非线性相关性的各个内部子系统需进行协作,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在空间的整合、改造、开拓中达到新的稳定结构,为读者提供新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
公共图书馆内部各子系统协同,就是要对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公共图书馆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在区域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进而产生一种效应远大于公共图书馆各个子系统之和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这种协同不仅包含某个公共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还包含某一区域内各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同一区域内各个图书馆以及同一图书馆内部各部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运作模式为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鞍山地区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在开展各分馆协同的同时,上下联动,联合开展了读书征文、系列讲座、专题展览、读书猜谜、新春征联、百题竞答等系列读者活动200余场次,参加活动读者达100,000余人次。[2]在区域内,无论是总分馆还是联盟馆,作为组成单位的每一个图书馆都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区域内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够为了整体的建设和服务目标,进行资源整合、功能重组、过程协作,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先进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拓展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就可以更有效进行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同时,在空间再造过程中确立共同的区域协作与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目标后,找到公共图书馆整体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序参量,可以更好地把握各个公共图书馆子系统与公共图书馆系统整体之间的有序协同,从而使各个子系统都能够围绕空间再造的总体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协同,最终实现区域协作与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目标。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区域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的重要名片。公共图书馆在空间和图书资料信息提供方面均面临难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的问题。同时,同一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之间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在同一个区域内,不仅有公共图书馆,还会有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协同,不仅有利于丰富图书、报刊的种类,而且能够共享更多种类的电子资源。在区域协作体系中,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协同能够从多个方面实现空间再造,如采用统一的工作与管理平台实现技术共享,向协作体系中的其他成员馆及其读者提供数据库资源共享。为此不仅能够节省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而且能够节省数字存储空间,以便储存其他方面的特色数据,丰富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又如,在图书、资料、数据库等资源的采购方面进行协同,各成员图书馆可利用有限的文献购置经费,在相互协同下,减少重复购置,有侧重地增加馆藏,突出并强化馆藏特色,这就能够高效地利用各自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在协同中实现区域协作和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的图书馆,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也因功能、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不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Oldenburg)在其《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空间”[3],将城市中心的阅读、欣赏、交流与休闲等公共空间,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咖啡厅、公园等,设定为“第三空间”,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信息与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图书馆的深度融合,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在建设中也更加注重内涵,在发展中更加重视创新,在服务中更加关注读者需求与体验。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公共图书馆可积极探索全方位、多维度、创新型、有内涵、更具特色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与政府机构、其他文化单位(博物馆、文化馆、群艺馆、科技馆、美术馆、青少年宫)、新闻媒体(电视台、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网络媒体)、出版社、数据库商(知网、维普、万方)、企业、民间组织、军队、社区等进行协同,利用上述机构的空间、数据、人力、物力等资源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到广大读者身边,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图书馆体验。鉴于此,公共图书馆可以“缩小书库空间,让图书馆热闹起来,设置一些专门空间,既满足用户合作的需求,也满足用户独处的需求”[4],不少图书馆已经将简易咖啡馆引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阅览环境。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在越来越频繁地走出其固定的馆舍,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郑州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送书、送服务到军队、社区等地方,不断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直接与间接受益者群体。近期,郑州图书馆又与中国邮政进行合作,利用百姓文化平台开展“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有奖征文活动。又如浙江图书馆在对视障人群的服务中引入民间公益组织的力量,如招募志愿者校对盲文书、协助开展盲用计算机培训及其他大型活动。[5]通过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外部机构的协同,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与服务都拓展到上述外部机构,在相互的作用中构建起稳定的动态结构,为广大读者提供新的时空结构。
协同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为区域协作与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其将公共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放到社会关系中,通过公共图书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协同、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外部机构的协同,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协同理论在空间的整合、改造、开拓中形成新的稳定结构,为读者提供新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在提升图书馆内涵的同时,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在开放、互动、共享、包容、创新的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新形态中使公共图书馆空间更具灵活性、延展性、适应性,最终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引领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