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覃 岭
竹雕也称为竹刻,是在竹制品上雕刻不同的文字与装饰纹样,或用竹根雕刻出各种摆件。竹刻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方式,阴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石刻、原始社会的古陶饰文和商代甲骨文。到了秦汉时期,建筑的石刻除了阴刻的手法以外也开始出现了阳刻的手法作为装饰纹饰。当然,阳刻盛于唐代,其雕刻手法占据主导地位。
竹刻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程曲折,从事竹刻的人群也从早期的“作家”与“清客”,逐渐转变为专职的竹刻艺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竹刻技艺也从传统的金陵竹刻、嘉定竹刻等门派转变成如今的各种流派及不同的手法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极具多样性。
老煤竹雕刻就是在传统竹刻的积淀之下,加以新的雕刻材料,应运而成的一种雕刻工艺。雕刻材料的“新”,是指雕刻使用的材料不是传统的竹料,而是选用被废弃的老煤竹。煤竹,又称烟熏竹,是少数民族山区农家厨房上常见的建筑材料,普遍在农家厨房顶用作承载挂件,因其长久被柴火煤炭熏烤,自然而然形成油性保护膜及枣红、紫红、铜红等皮色,散发温润的光泽。同时,因为长期的熏烤,煤竹具备一定的防虫、防潮能力,并且在干燥地区不易开裂,比传统竹器更易保存。老煤竹雕刻不仅将煤竹变废为宝,而且合理利用其独特的色泽,将老煤竹雕刻与传统竹刻形式样貌上区别开来。
众所周知,竹刻的雕刻技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极具多样性。而因为老煤竹雕刻材料的独特性,在雕刻技法上主要应用平雕、浮雕、圆雕、透雕四种雕法,在下文进行简单的介绍:
1.平雕。就是进行平面创作,采用阴刻作为主要的雕刻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凹形刻法。而阴刻又分为线刻、浅刻、深刻三种雕刻方法。
线刻:雕刻作品都以线条进行描述,就像在竹子上进行工笔画绘制,这种雕刻手法也可以称作“毛雕”。
浅刻:在进行雕刻创作时,根据画面的需求,用薄刀进行披刻,往往需要借助高光才能看清楚刀痕的走法,因此在雕刻的同时也要突出画面的意味、神韵,非常考验雕刻者的控制力。
深刻:与浅刻的刻法相反,而是用厚刀进行走刀,无需借助高光便能看出刀法的凹刻。深刻与浅刻往往是遥相呼应的,深刻中需要浅刻的映衬,而浅中又有深,适当的结合,丰富了平雕的变化。
2.浮雕。即阳刻,也称凸形刻法。浮雕也分为三种,分别是浅浮雕、深浮雕和留青浮雕。
浅浮雕:就是将所描述画面的四周用刀刻去,凸出来的部分为变现画面,此法就是阳刻。画面四周刻去的部分,可用刀将其刮平,成平滑状;也可塑造出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如利用光影体现的起伏、不规则的点状、麻叶状的纹路等装饰效果,体现出一种雕刻方法所表现出的多样性。
深浮雕:也称之为高浮雕,就是利用阳刻将凸出的画面部分处理的更加明显,画面相比较高。这种手法一般用在山水画中的树木、亭台、楼阁等在竹材上的表现。
留青浮雕:因为传统竹刻的选材多用于青竹,雕刻是保留竹材表面一层薄薄的青皮,去除图案以外的竹青而显露出竹青之下的竹肌,利用色彩的对比突出作品的突起部分,所以称之为“留青浮雕”。而利用在煤竹雕刻中也可以成为“留色浮雕”,因煤竹的材料特征,竹材的色彩更加丰富,且竹皮的色彩相对较重,在色彩突出的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作品更加厚重的意蕴,表达出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积淀出的文化底蕴。
3.透雕。也可称为镂空雕法,大多是将画面的多余的部分完全刻去,利用“有”和“无”体现作品的立体感与层次感,也有少许保留极浅的竹青,利用光影效果则可以深化出作品的空间感。这种雕刻手法大多是结合平雕一起制作,并且保留下来的竹青部分也可以根据图案的要求进行不同的肌理处理,使画面更加逼真写实。
4.圆雕。圆雕的另一种通俗讲法就是立体雕刻,根据作者的雕刻思路,因材料的选择而施展的一种雕刻手法,在雕刻过程中,需要作者对材料进行大胆的取舍,保留对创作画面有用的部分,舍弃无用部分或将少用部分弱化处理,常需要雕刻艺人拥有深厚的雕刻经验和对画面主观审美的选择性。
以上四大类竹刻的雕刻手法,虽各不相同,但也互有联系。特别是在老煤竹雕刻中,因材料的独特性,竹材经过20~50年的烟熏火烤,质地、结构、纤维都发生了改变,再加上这种竹材原本是被农家作为建筑材料,竹材本身难免会受到破坏,产生残缺。所以在煤竹雕刻中,最大的难点就是不能去主动选材,残缺损坏部分较多的竹材只能舍弃,而可以雕刻的竹材也只能根据材料本身的形态去设计雕刻。
设计的过程中,老煤竹雕刻就要利用设计图案掩盖残缺损坏的部分,保留可用的皮色部分,因而许多现代因素就不能出现在设计画面中,与传统竹刻的发展就是极大的不同。而且在雕刻过程中,单纯的某一流派,或者某一种技法已经不能满足老煤竹的雕刻,还要结合不同的雕刻手法去表现煤竹雕刻,可以应用更加大胆、更加广泛的雕刻手法。局部运用圆雕、平雕等技法,局部又可以融合多种雕刻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精彩。因此,在老煤竹的雕刻过程中,不用去考虑竹材的某处该用某种雕刻手法,而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竹刻画面远近、层次及竹刻所带来的不同质感,而熟练的结合不同的雕刻技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熏烤时间较久的煤竹上,都不难发现岁月的痕迹。有些竹材留有难以去除的油渍,形成竹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纹饰;有些竹材则会出现自然开片的纹理。其中大面积且相对完整的自然开片,加以煤竹本身独特的色泽,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任何人工的雕刻技法进行装饰,就具有肌理之美,只需要适当的裁切,就特别适合作为手把件。而且随着把玩时间的变化,竹皮及开片纹路的色泽也会变得更加厚重,更具观赏感。这种被大自然所“雕刻”出的竹器,也是其他竹刻难以具有的,也是老煤竹雕刻的另外一个特点。
利用煤竹作为雕刻载体,更多展现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与平和,再加上色泽的厚重感,使得老煤竹雕刻也更具兼容性,有利于融合其他材料来进行创作,尤其善于结合金属材料。
就艺术作品而言,因煤竹的厚重色泽,及其适合搭配浅色的金属丝线,形成及其强烈的色彩对比;选择易造型的浅色的金属丝线,如铝、银等,则可以和竹材坚硬的表面形成质感上的对比;再配合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作品中刻去无用竹材,更能体现出作品的简繁对比。利用材料与材料的对比,材料与技法的对比,在展现雕刻工艺与技法的同时,更能把材料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以笔者本身创作的《爱莲说》为例,利用简洁明了、抽象而又不失趣味的线条表现出满塘荷叶,塘中青蛙跃过骨骼清晰的莲藕,再用金属丝“写”出《爱莲说》,将满塘夏色展现的栩栩如生,更不失作品的风骨之气。
就工艺品来讲,老煤竹因竹材体积较小的居多,再加上市场需求,适合用来制作品茗所需的摆件和茶具,如盖置、公道杯、香薰筒等。而结合老煤竹和花纹钢制作出的茶刀也是极具风味。用花纹钢制作刀身,本身的钢纹不仅能体现出金属的质感,更因其丰富的变化而产生出独树一帜的纹饰。再用老煤竹制作刀柄,无需雕刻任何内容,只需竹材本身的厚重色泽和岁月遗留的少许纹饰,与花纹钢这一材料就形成鲜明的简繁对比和“柔”与“刚”的对比,形成及其强的视觉效果,可以称是将材料完美的融合。
在广西现有的竹刻手工艺人,也就寥寥几十人,从事老煤竹雕刻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说煤竹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关注的人也愈来愈多,但是范围不广,具有局限性,愿意学习并从事这门工艺的人真可谓是不多。为了将老煤竹雕刻更好的传承下去,只能利用政府的倾斜支持和媒体的大力推广,提升外界对老煤竹雕刻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人对其产生爱好,进行学习创作。利用市场前景推动煤竹的行业发展,将爱好转变为事业,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煤竹行业。同时,原有的煤竹匠人更应持之以恒,坚守岗位,发挥钻研精神把老煤竹雕刻做精做强,将雕刻技艺更加完善,并做好引路人,无私的为后人传授经验与技法。多方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老煤竹雕刻的发展与传承。
虽说老煤竹经过长年的熏烤使得色泽及纹路独特出众,更易保存。但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形成方式具有长期性,也使它成型产生断代,短期无法成型。更因为随着时代的转变,农民生活的相对富裕,用竹子作为建材的建筑相对过去少了很多,生火做饭的传统生活方式更是愈来愈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老煤竹只会越用越少,甚至将来成为稀缺物。虽然现在有人工刻意熏烤制造出的煤竹,但是相比自然熏烤出的煤竹,缺失了时间的积淀,色泽上明显不够厚重、温润,并且皮色也会慢慢淡化,这样就丢失了老煤竹雕刻原有的特点,只能说是不称职的替代品。为了更好的保护老煤竹雕刻,只能从材料做起,时间的推动必然是不可逆的,我们只能说合理利用现有的煤竹,将建筑所废弃的煤竹合理收集,物尽其用。整个行业做到不滥用、不浪费,更好的保存制作出的雕刻作品,集合众人之力,不懈的将煤竹保护工作做下去,使得老煤竹雕刻这一竹刻界的新宠更好的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著名留日博士,“百年帅门艺风”第三代传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帅民风院长就曾用“简描物意书美象,精刻心神写千秋”来称赞老煤竹雕刻。老煤竹雕刻作为竹刻行业的一种新生力量,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色泽独特性,自然开片而产生的纹理多变性,形成规律而造成的竹材周期性,使得老煤竹材料本身就彰显珍贵;加上雕刻技艺所具有的融合性,无论是简描还是精刻,再将技艺美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同时,也能够更好衬托出材料美;而与其他材料结合的兼容性,材料与材料、材料与技艺的对比之间,不仅展现出各种材料与不同技艺的独特风格,也能够体现出1+1>2,将材料的融合美发挥到极致。这些代表特点的叠加,足以使老煤竹雕刻在竹刻界占据一席之地,相信在对老煤竹的合理保护和各方对其的全力传承之下,老煤竹雕刻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影响力也会逐步上升,将来成为竹刻中的一个代表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