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 杰
肖像艺术从古代起就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并得到高度的发展。先人给我们留下很多肖像杰作和精辟的理论,成为我们可继承和借鉴的宝贵财富。每个时代的艺术都会鲜明地体现那个时代的特征。古人把历代帝王和贤孝勋烈作为肖像画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为了使人们崇敬和效法这些在当时社会中被视为典范的人物。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变迁,肖像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和对象也大大地扩展了。在今天,它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肖像雕塑创作从一团泥开始,做好骨架,将泥土把握在手心,从做形体开始,把头颈胸关系调整好,把握泥块大小,高点开始推到最远处,不要看轮廓,因为轮廓不可靠,一定要做高点,高点到远处自然就有了空间,空间是雕塑艺术的钥匙,只有有了空间才能更好地进行逐步细化,无论什么地方都要先做高点,因为有了高低落差,就有了自然空间。如果说肖像画在绘画艺术中是一个独立的准则,意即肖像作品在反映人物对象时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如顾恺之在其画论中提出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对于“形与神”,每一位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如何通过大家皆能看到的形来反映内在的神,每一位艺术家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技巧和方法。
罗丹说过:“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有生命。”创作肖像雕塑,必须能够体验到人物的内在精神,似能与之产生心灵对话,作品之“形”产生的内蕴,传达出内在之“神”,可谓呼之欲出。
对于生活对象的感知是每个艺术家创作的基础。艺术家通过观察体会、感知、认知这些生活对象,被其所感动,产生对其的热爱,进而产生想要运用自己的艺术手段对其进行描绘的想法,让其品质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段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
《闫玉春》
《净慧长老》
《茅以升》
一般来说,肖像雕塑是雕塑中难度较高的。因它能更直接、更集中地体现人物对象的精神风貌,并且最能体现雕塑家的功力。即使一张极为普通的脸,由于生活经历的磨炼和在不同职业岗位上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使其气势不凡,精神矍铄,可见肖像雕塑的神似大大重于形似,所以,笔者选择肖像雕塑为自己雕塑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笔者选择肖像雕刻作为自己的主要创作方向,特别是文化艺术名人更是雕塑创作的首选内容。因为文化艺术名人比其他名人更具感情色彩和人格魅力,精神风貌也更为丰富多彩。他的一张脸就是一部书,就是一出戏,就是一段乐章,每一个文化艺术名人丰富宽广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艺术经历、风度气质在肖像雕塑中有最具体的诠释,并成为永恒的记录。无论社会舆论导向如何,无论被社会大众理解或不理解,都被作者理解并真实地刻画再现出来,在历史上留有一道印痕,这就是肖像雕刻带给艺术家的使命。
在雕刻名人肖像的时候,应当与所雕人物的心是相通的,因为只有与被雕刻人物的意识共通,心领神会,惺惺相惜,才能最真切地抓住雕刻时的重点。面对众多的文艺界佼佼者,特别是一代宗师,如何选择代表人物用肖像雕塑来表现?首先要看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以及社会作用的大小,其次再看他们的历史地位、个性特点和受众层面的多寡。每一次肖像雕塑的创作就是一次精神世界和心灵深处的相互交流和对话,就是一次采访的过程、一次受教育和被感召的过程,但不是名人的再次展示或创作,也不是他的谢幕或封笔,而是文化艺术名人向今人袒露心底,直面灵魂的时刻,会给人以震撼和纪念。
名人风采,永留人间,文化艺术名人的肖像雕塑是他们对历史文化艺术贡献的补充部分,他们除了留古作品外,其本人的肖像雕塑,可以成为对他艺术经历的总结和交代。另外,肖像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可以与戏剧、音乐等时间艺术形成一种艺术上的互补,使文化艺术名人的历史形象更为丰满。
这就是笔者在文化艺术名人肖像雕塑创作中的体会。忠实于对象的镜子式地位,其作品尝尝表现出作者的非存在性。在此,笔者要提出的是在忠实于对象的“形神兼备”前提下的另一种“形神兼备”,即作者创作个性的“形神兼备”,也就是说“形神兼备”应该同时涵盖客体与主体两个方面。倡导肖像创作艺术家个性的自觉展现是中国肖像雕塑走出“旧”的困境的措施之一。在此提出创作个性并不否定中国好的肖像雕塑作品具有艺术家个性的现实,特别是一大批从事纪念性肖像创作的资深雕塑家,其作品都能展现出各自不同于他人的艺术个性。但笔者认为,从总的中国肖像雕塑现状来看,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在肖像创作中需要进一步觉醒。西方雕塑大师的肖像作品所展示出的艺术个性是显而易见的。乌东的所有肖像作品不管反映对象个性及造型角度多么不一样,但并不失他个人那种严谨、深邃及华贵的艺术风格;我们再看罗丹,从他的肖像作品《达鲁》《雨果》《法尔尼埃》到《巴尔扎克》,不管进行怎样的演变,罗丹的那种特有的塑造方式与光影追求是明显的;布德尔完全可以把自己对建筑感的追求融进他的肖像作品中;爱泼斯坦的那种表面的琐碎的塑造肌理一直展现在他各种不同的肖像作品之中;而曼族的肖像作品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总是洋溢着属于他自己的那种简洁大方、平易含蓄的艺术意境。
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形与神”在肖像中的反映是多方面的,它受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所左右。这种创作主体的“形与神”的展示,也许是艺术家研究和表达对象的独特方法,或者是特殊角度;也许是艺术家所惯用的独特塑造语言,或者是个性化形体语言;也许是艺术家所一贯崇尚的审美意境等等。
《老校长》
历史上每一次对人性的角度独特的关怀都会导致艺术的一次大变革。当代社会关怀人性又具有了新的内容。我们提倡关怀他人之时又关怀自己,同样,在关怀自己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关怀他人。如果顾此失彼,就不能算得上符合时代观念。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对于一些很有贡献的人来说,我们不舍得他的离去,需要用一些别的东西来纪念他,让人们记住他的伟大贡献,然后就有了人物传记,有了人物绘画,也有了人物雕塑,不可否认,这些大型人物雕塑的存在很好地体现了它的作用,以及对现代城市有不同凡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