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宝宗
《龙凤呈祥》
根雕艺术创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创作形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艺术家的手工雕刻,将平凡无奇的树根变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与普通雕刻形式相同的是将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和美感通过艺术家的加工放大的表现出来,但是根雕艺术的自然性更强。它不同于其他雕刻作品,根雕是非常巧妙的借助树根的天然形态来创作,在创作时要遵守“三分人工,七分天然”的原则,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因材施“艺”,巧借天然之美创作艺术之魂。
根雕艺术简称根艺,人们通常称为根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开始它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根雕艺术的起源现在还没有发现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是考古学家们根据历史遗迹猜测我国很早就有了根雕这一艺术形式,人们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进行人为加工创造出艺术品。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根雕艺术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是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发掘古墓的时候发现的,这表明远在战国时期我国根雕就有了发展,根雕已经在那时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种类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根雕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成为民间较流行的艺术形式了,韩愈的诗《题目居士》就描写了根雕作品。等到宋朝之后根雕的技术和发展都有很大的提升,一些寺庙中的佛像都采用了根雕,可以看出此时根雕技术已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明清时期,出现了以根雕为职业的艺术制作者,他们除了制作观赏性的艺术作品外,还做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根雕作品,例如人们日常使用的桌椅等家具。
解放前,根雕艺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海宁、嘉定等地的根艺雕刻创作和家具生产事业逐渐没落直至消失,那个时候为了能够养家糊口,从事根雕的艺人们纷纷转行,根雕行业几近灭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根雕艺术才逐渐恢复,尤其是近些年间根雕艺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喜欢根雕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加入根雕创作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的根雕艺术走上了正规的发展道路,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一份子, 1994年晋升为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并且发展到全国各地。近些年来,根雕艺术凭借它独特的自然魅力和根雕艺术者的不断创新,更多的人喜欢上了根雕艺术品。
根雕以树自然生长出来的形态为艺术创作源泉,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构思和艺术的加工、处理,最后创作出具有人物或动物山水等形象的作品。制作根雕有很多程序,笔者简要介绍以下几点:
合适的材料是创作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都会选择木质坚硬的树根作为原材料,例如槐树、榆树和柏树都可以作为根雕的原材料。如果想要找根雕的原材料可以到专门的地方进行挑选购买,或者也可以自己去寻找根材。根雕艺术者都希望能有一块好的根材,但是好的根材都会分布到一些条件恶劣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环境条件不好,在大自然的雕琢下通常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形状,而往往这些奇特的形状才是根雕艺术家们所向往的。可见能够找到一块符合自己心意的根材是多么不易。
大自然雕琢的根雕千变万化,所以根雕艺术是不能够通过模仿他人雕刻的成品来简单学会的,每一件根雕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需要雕刻者去发现它的不平凡,发现它的价值。雕刻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阅历就不能充分感悟根材的美感,更不能发现它的价值。因此雕刻者根据根材独特的自然美想象出的最终效果后,才能进行雕刻打磨拼接。
在这过程中要注重根材的形态和颜色,并且保留根材的整体造型打磨掉其棱角和毛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根雕数量很多,但能碰到完整的根材的却很少,所以现在的根雕创作中很多根雕都是由一些残缺的根材拼接而成,不仅使那些无用的根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另一种艺术创新。正确的拼接不仅不会损伤到根雕的整体美感,而且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拼接为了达到最后的效果通常都需要通过反复打磨,并且为了突出根材的颜色有些也需要做一些特殊处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出一件令人满意的根雕作品。比如一个根材,整体很像一个趴卧的老虎,但是好像少了一条尾巴,这个时候加入一条尾巴就可以使这头老虎根雕活灵活现了。
根雕与其他的雕刻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一款根雕最像什么雕刻者就会把它雕刻成什么。就像是大自然雕刻出来的作品,让人们心生欢喜享受自然。自然的魅力在于生动有活力,根雕的自然也皆在于此,雕刻出来的动物活灵活现,雕刻出来的山水似水流动,这样的雕刻作品怎能不让人喜欢?
根雕艺术品的雏形全靠它自身的天然形态,所以对于根雕来说不会存在一模一样的作品,当然若是出现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人照着这件作品找了一个相似的根材模仿了一个,二是有人干脆就是找了一款颜色差不多的木料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这个作品。所以又有一种说法,根雕越怪越好。树木都有纹理,根雕审美中当然也要加上纹理,木质的纹理都是天然生成的,无法后期雕琢,有的分布均匀有的七扭八歪,这都是正常现象,恰当的运用纹理能够给根雕作品增光添彩。
大自然之中的美是非常多的,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并且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再通过对大自然美的观察和创造后收获无限的启示。树根的美就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美,它们的美被艺术家发现并且激活了艺术家心中的灵感源泉,艺术家通过对树根的自然形态的观察发现了树根的灵魂之美,迸发了创作的灵感,巧妙的借助自然的力量雕刻出独一无二的根雕艺术品。根雕艺术贵在自然,妙在传神,难怪人们在享有现代工艺美术、高科技艺术的今天,仍然热衷于欣赏这具有原始风味的根雕艺术品。
《一家亲》
参考文献:
[1] 张良.漫谈根雕艺术[J].艺术百家,1991(4).
[2] 余乐孝.工艺制作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