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

2018-01-28 12:12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教供给校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新华网,2017-12-21)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下简称《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意见》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从总体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实施七个方面对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30项措施意见。《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意见》强调,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意见》明确,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在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中强调要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在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中强调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中要求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试招生配套改革,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方面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方面强调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实施方面要强化工作协调,营造良好环境。《意见》还提出了重点任务分工。

(来源:中国政府网,2017-12-19)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重点阐述了当前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制定《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总体考虑,政策设计上的亮点,特别强调了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上的主要考虑。指出,当前产教融合发展还面临不少瓶颈和制约因素,比如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着“两张皮”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格局尚未根本确立。一些地方发展“见物不见人”,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技工、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居高不下,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微观层面,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普遍存在。政策层面,缺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政策供给,激励保障服务还不到位,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尚未健全。强调,产教融合的核心是要让行业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这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既涉及到宏观的教育布局和结构,又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事关教育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是完善现代办学体制和教育治理体系的一项制度创新。在制定《意见》过程中,我们紧紧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同时,将落脚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服务供给,切实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现实问题上,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就业创业,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与就业市场、企业需求、创新创业直接相连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重点聚焦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着力构建产教融合一揽子政策体系。宏观上,发挥好政府统筹作用,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微观上,促进人才供需两端相向发力,引导产业需求融入人才供给,促进产教融合供需对接,支持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政策上,着力完善体系,综合运用投资、财税、用地、金融和试点,形成激励保障协同支持,强化组织实施。明确,将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的4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第一,完善类型结构,持续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办好一批高水平示范性高校,促进专业建设和产业需求融合对接。第二,优化区域结构,继续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地方发展,带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第三,提升学科结构,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中央高校聚焦四类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三是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的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为凸显,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加快转型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增强学生应用实践和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深化高等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创新,有助于缩短成果转化链条,加快高校创新力向产业竞争力转换,让高校真正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

(来源:国家发改委,2017-12-19)

猜你喜欢
产教供给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