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与学习借鉴

2018-01-28 12:12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教工科岗位

姜大源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现状、愿景与当务

2018年1月14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34期十九大精神学习体会专刊发表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题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现状、愿景与当务”的文章。文章指出,职业教育的未来如何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方针,一个方向性的顶层设计。完善“体系”是一种制度设计,而完成这一制度设计任务的抓手,就凝聚在深化的两个“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焦点上。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这两个“结合”,正是国家对为中国经济培养其所亟须的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所表达的最为明确的期盼。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且还是社会公平的润滑剂,更是个性发展的动力源。因为人总是通过职业来发展自己的。所以,职业既是个体融入社会的载体,又是个体生涯发展的媒介,更是个体张扬个性的平台。而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个体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也就是工匠精神,才能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个体自身的人生价值。职业教育担负着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双重性”责任。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还在继续前行中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完善“体系”及深化“结合”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呢?文章从审视现状:探索探究建设的成绩与问题,确立愿景:体制机制突破的规律与措施,做实当务:自信自强担当的使命与行动三个方面,对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体制机制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阐释,提出职教建设的三个当务:职业教育在“实体经济”领域里不能缺位,这是工业版的实际行动;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领域里不能缺位,这是农业版的实际行动;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领域里不能缺位,这是国际版的实际行动。最后作者感言:新时代一定会产生新的职业和新的职业教育。这是一个涉及伦理、生命、人类的问题,是一个需要深邃哲学思考的命题。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7年第34期)

于志晶: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

2018年1月8日,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志晶在“聚焦2035中国教育”教育现代化智库论坛上的发言。题目为“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迈向强国道路应该怎么选择,讲依据的问题。他认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职教发展之路要以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二是怎么从职教大国向职教强国转变,讲的是目标的问题: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教体系框架;建立职教体系是国家发展职教长期坚持的目标;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心在“大”和“全”上;对2035年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的设想,到2035年,职业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发达国家中上水平。经过努力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能在综合指标上达到OECD国家的中上等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规模、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与经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高;形成中职与高职、职教与普教、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与劳动力市场充分衔接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以法制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依法健全职业教育的标准、评价、投入、师资、服务等制度性规范体系,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行业企业重要办学主体地位的保障政策进一步健全并得到全面落实,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职业教育的服务力、贡献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作用突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显著提高,在提升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普及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15年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等方面的贡献水平显著提高,职业教育参与全球化人才培养的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一批职业院校成为国际知名院校,中国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大家庭中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员。三是职业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最大挑战:人才需求变化;五个方面矛盾:十分突出;四重跨越:理念、制度、技术、能力。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讲任务和战略转型的概念。任务是:提升治理能力、基础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建议为:第一,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由地方政府统筹要向地方立法统筹转变;第二,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由“扶优”向“均优”转变;第三,职业教育资格体系建设由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向国家资格框架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心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第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心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

(来源: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微信公众号,2018-1-8)

王义遒: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

2017年12月15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微信公众号登载了北京大学前常务副校长、教授王义遒的一篇题为“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文章。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工科何以为“新”。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规定了“新”的主要内容为五点,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和分类发展的新体系。这五个“新”都是以高等工程教育要适应国家面临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为依据的。笔者认为“新工科”建设无非就是两类。一是根据新经济和新工业革命的要求,新建或从头开设一些“新工科”专业,或是根据它们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内涵与意向创设一批新的非以“专业”命名的教学形式或组织。二是将原有的传统工科专业按照“新”的要求改造升级为“新工科”。此文笔者从文化的视角来进行审视和探讨。阐释了北京大学建设新型工科的早期尝试。文化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作用。认为融合是构建新工科的教育实践层面。笔者从文化的角度着重就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工科直接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什么是“美好”,如何使这种需要均衡地、充分地得到满足?其次,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做强,不管哪种教学、什么课程的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第三,建立一套从教学到生产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第四,将学校整体作为全面的育人平台。还提出需求创新——瞻望未来的思考。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微信公众号,2017-12-15)

德国职业教育新动态

2018年1月14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更新了德国职业教育动态信息。第一,德国推进职业教育学校4.0,打造职业教育类学校升级版。2017年12月,德国各州文教部长在柏林召开第360次联席会议,发布题为《职业教育学校4.0-今后十年德国职业教育学校创新力和融合力发展》的联合声明,确定面向未来十年打造职业教育学校升级版的蓝图。各州文教部长认为,职业教育是促进年轻人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十年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数字化、促进移民融合以及学术化发展趋势等方面。未来的改革发展将从强化各州间合作,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国际能力培养,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融合的贡献力等方面着手。第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呈积极发展态势,但区域发展差别明显。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统计,2017年双元制职业教育总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一是职业教育岗位供给增加。2017年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的职业实践教育岗位比2016年增加8500个岗位,增长1.5%,达到57.22万。其中,企业提供的岗位比上年增加1.01万个,增加1.9%。二是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增长。2017年职业教育岗位申请者达到60.35万,比上年增加2600人,增加0.4%,从而扭转了自2011年以来职业教育岗位需求减少的颓势。三是新签职业教育合同数量增加。德国2017年新签署职业教育合同学习者达到52.33万人,比上年增加3000人。总体看,德国新老联邦州新签署职业教育合同均增长。四是岗位供给增长幅度超过需求增长,职业教育机会改善。从统计数据来说,职业教育岗位供给(上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新签署合同数与闲置岗位数之和)与需求(上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新签署合同数加未获得职业教育岗位及其他临时性措施的人员的总和)的比例为104.6:100,比2016年(104.2:100)进一步提高。如果按照拓展的供需比来计算,即职业教育岗位供给与拓展的岗位需求(新签署合同数与未获得任何岗位或临时性替代教育措施人员,以及已获得临时性教育措施但仍保留职业教育岗位申请的人员的总和)的比例,德国2017年拓展的供需比为 100:94.8,比 2016 年(100:93.8)增加1个百分点,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德国联邦教研部长认为,职业教育这一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德国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岗位增加,充分展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对于德国经济一如既往的重要意义。”第三,数字化带来职教新机遇。由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和联邦职教研究所(BIBB)共同举办的主题为“职业教育4.0———数字化带来的未来机遇”的大会在莱比锡举行。来自政界,商界,科学界和教育界的450多名代表围绕数字化对未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职业教育4.0的框架下,德国联邦教研部将采取购买新设备,数字媒体运用,改善继续教育,启动新倡议,展新研究计划等措施。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微信公众号,2018-1-14)

猜你喜欢
职教工科岗位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