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伟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0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其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理论,引导大学生了解党史、国史,深刻领会历史和中国人民的 “四个选择”(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在大学生多为“95后”大学生,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包括“纲要”课在内的思政课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性成为全国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鉴于学生对家乡的历史能够产生认同感,“纲要”课教师在课堂或实践教学中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地方史融入到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1840年英国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安徽是较早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地区之一,为了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安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奋斗。安徽人民的奋斗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英国为了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侵略战争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在战争期间,安徽军民进行了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主要有安徽巡抚程懋采领导的安徽全省备战工作以及王锡鹏领导的寿春镇官兵驰防定海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英勇战斗。[1](30)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的深重的灾难,为了反抗外国的侵略和本国的封建主义,安徽人民进行艰苦的斗争,1851年,洪秀全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农民起义很快席卷安徽,安徽特别是安庆成为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门口,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徽进行了多场战役,包括安庆保卫战、三河镇大捷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表明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00年安徽大通发生自立军起义,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安徽领导反清武装起义的序幕,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开始在安徽传播,出现了诸如《安徽俗话报》等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中国革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全国发生了多起反对清政府的起义,其中就包括安庆的徐锡麟起义和马炮营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安徽各地纷纷响应,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在安徽的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了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维护辛亥革命的果实,安徽人民进行了讨袁斗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安徽的讨袁运动失败了,安徽进入北洋军阀的倪嗣冲统治时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安徽革命的失败与全国的形势是相联系的,安徽革命的失败也表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为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必须要进行新的探索。
1919年发生在安徽各地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安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消息传入安徽后,安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安庆、芜湖、合肥等各地的学生成立学生联合会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在安徽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安徽各界群众举行聚会、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总之,安徽人民在五四期间的爱国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同时也促进了安徽人民的思想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安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阜阳四九暴动、郎溪农民暴动、商南起义、六霍起义、请水寨暴动等大大小小几十次暴动,并在六安、霍山、霍邱、英山、潜山五县毗连地区成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是重要的对日作战战场,在正面战场,安徽是上海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和日军先后进行了广德保卫战、津浦路南段阻击战、淮河保卫战、蒙城保卫战、安庆保卫战等等。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建立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江抗日根据地,同时党在根据地进行了各项建设,为安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安徽人民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诸如陈毅、项英、张云逸、曾希圣、谭希林、饶国华、戴安澜、张治中等在安徽一带抗战和安徽籍杰出代表人物。解放战争时期,安徽人民纷纷用自己的行动支援解放战争,例如在淮海战役中,包括安徽人民在内的数百万民工支援前线,为解放军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总之,从五四运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安徽人民在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的斗争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为安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3年开始全省开始积极参与“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安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安徽和全国一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实行“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推行起来。总之,建国后安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
由此可见,安徽省在近现代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契合,安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近现代史,将安徽地方史融入教学中可以为“纲要”课提供丰富而又优质的教学资源。
“纲要”主要讲授19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80年的历史,以2018版教材为例,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上编、中篇、下篇共11章,每篇下设综述和若干章节,共计20余万字。由于受篇幅的限制,“纲要”教材不可能用20余万字的篇幅涵盖近180年历史的方方面面,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演绎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总结近现代史的基本经验。
在安徽地方史中,一些重要事件和一些重要人物左右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其作用在安徽近现代史以致中国历史上都影响深远。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安徽人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为人熟知的陈独秀、胡适外,还有高一涵、蔡晓舟、高语罕等等,可以说没有安徽人的参与新文化运动很难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李鸿章作为安徽合肥人,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对中国军事、经济、科学、文化等的现代化客观上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再如,1978年冬安徽滁州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实施了“大包干”,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些人物和事件已经超越了安徽地方史的意义,将这些融入“纲要”课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课本内容,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可以从安徽地方史中追寻其轨迹,在反对外国的侵略中,安徽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安徽人民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安徽滁州小岗村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换而言之,安徽近现代史就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普遍比较浮躁,“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加上“纲要”在内容方面侧重于理论,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思想上轻视“纲要”课,甚至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上“纲要”纯属浪费时间,毫无用处,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让大学生爱上思政课。实践表明,学生普遍对自己周边的或者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并且会产生强烈的探究和学习心理。例如笔者在讲新文化运动时,简单回顾了安庆老乡陈独秀的一生,并且介绍了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关于新青年的六个标准,同时请学生谈谈自己是不是达到了这六个标准,通过介绍陈独秀及用这种师生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对从高中课本中学到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再如,笔者在讲到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三节中关于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时,引用陈毅元帅的话“淮海战役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讲述安徽人民是如何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这既丰富了课本内容,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因此,将安徽地方史引入到“纲要”课程中,既不会出现与高中历史教材重复讲授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纲要”的兴趣。
在我国,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教材特别是中学教材中获得的,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很少关注,也不太了解家乡的历史。据相关资料显示,安徽省内高校的大学生多为安徽本省人,以笔者所在的安庆师范大学为例,2018年计划招收大一新生5360人,其中安徽省招5055人,占招生总人数的94.3%。因此,有必要将安徽近现代史融入“纲要”课的教学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了解安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变迁中更好地理解国情,通过介绍在安徽土地上发生的一些影响安徽甚至全国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使学生树立对安徽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信,从而在此基础上增强爱国主义信念。
讲学生生活的家乡、熟悉的事物、熟悉的人,能够使上课内容与学生贴近,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唤起情感共鸣,这就加深了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培育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教师给学生传输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完成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安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或一些重要人物与“纲要”内容相关时可以将其穿插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搜集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安徽地方史材料,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安徽地方史融入教学中,如讲到第一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可以穿插一些帝国主义对安徽侵略的史实,1876年中英 《烟台条约》将芜湖作为商埠,标志着帝国主义对安徽直接侵略的开始,从此帝国主义的魔爪一步一步地伸向了安徽各地,[2](147)帝国主义对安徽的侵略,导致安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通过结合安徽地方史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长期落后和贫困的根源。
再如,在讲到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可以将安徽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融入到教学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安徽等14个省份建立了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在安徽皖西大别山地区建立的皖西革命根据地后来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主要根据地之一。[3](178)讲到这里时,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特别是来自皖西的学生,他们的兴趣会被很快地调动起来,因为这些事件是在他们生活的土地上发生的,舒传贤、王效亭、王步文等共产党员是他们的老乡,一种自豪感悠然而生。
需要指出的是,“纲要”毕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能适当地穿插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地方史,坚持统编教材为主,融入安徽地方史为辅的原则。不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讲授地方史上,更不能将安徽地方史代替“纲要”课本内容,否则会本末倒置,使教学轨道偏离,影响“纲要”课教学目标的完成。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在“深化学生的理论认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4](60)安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遍及全省,仅笔者所在的安庆市就有独秀园、安庆烈士陵园、锡麟街、血衣亭、赵朴初故居、邓稼先故居、王步文故居、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大别山烈士陵园、清水寨暴动旧址、太湖县刘家畈高干会议旧址、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等等,组织学生参观安徽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现场教学是将安徽地方史融入“纲要”课的有效途径之一。
笔者所在的安庆师范大学十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四门思政课都有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每门课都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省内的陵园、纪念馆、革命旧址、人物故居等。笔者曾于2018年上半年组织所带“纲要”课的学生参观安庆烈士陵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 “党创立之前的英雄丰碑”、“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 “新中国时期”等六个展厅,在参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从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实践教学目的,通过对安庆烈士陵园内图片、实物等的参观,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有助于了解安庆人民从1840年到1949年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的独立、1949年以来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甚至很多安庆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通过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领会到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四个选择”。
课后学习是课堂教学必要和有益的补充,通过课外学习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地方史的专题学习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目前安徽一共有16个地级市,将班级学生按照生源地分成16个小组(现在安徽省内各高校的思政课普遍为100人左右甚至15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这为分成16组提供了可能性),外省籍学生按照自己兴趣自由加入16个小组中,每组成员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各成员的分工及协调其他相关事物。分组完成后,每组做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各组根据生源地与“纲要”课内容较密切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主题,如来自六安的学生可以选择皖西革命根据地作为主题,来自滁州的学生可以以弘扬小岗精神作为主题;其次,学习主题确定后,各组成员根据分工通过阅读地方文史资料、报刊及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做到全员参与,使每个成员都加深对近现代史特别是家乡史的了解;最后,每组分别召开组员会议,组员根据搜集的材料进行学习汇报,形成最终的小组学习报告。各组在学期末将学习报告以纸质版形式交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认真评阅每组学习报告并给出合理的分数,学习报告的分数作为小组全体成员的分数分别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通过课后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安徽地方史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特别是近代以来安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仆后继,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将安徽地方史融入“纲要”课程中,是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安徽近现代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介绍,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从而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