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灵性拓展

2018-01-28 11:54曾维华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力灵性人文

曾维华

( 铜仁学院 梵净教育研究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一、灵性教育的文献简论

国外关于灵性教育的研究是比较匮乏的,至今没有发现专门的专著、论文论述灵性教育。在我国,灵性教育的研究出现也是比较晚的,尚未有专著论述灵性教育,只是散见一些期刊文献中。我国有高岚、秦德君、李宁辉、朱新卓、付凌海、汪丽华、杨颖东、郝志军等人先后对灵性教育、教育的灵性、大学生的灵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真正探讨大学灵性问题,是侯长林教授、张新婷联合发表的《论大学之灵性》[1]一文,该文专门讨论大学的灵性问题,文章认为大学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组织机构,是灵性的有机体,灵性是大学智慧的场域,发展人的灵性是大学教育的本真价值所在,文章一针见血的指出灵性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并探讨了大学实施灵性教育的方略;随着该文的问世,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綦玲发表《也论大学之灵性》[2]则对其进行了商榷性探讨,文章最后指出大学灵性教育要超越自我,走向成圣之道,要重视人文教育,也要超越个体灵性共筑神圣象牙塔;为了进一步阐述灵性教育,让读者更多的了解灵性教育、熟知灵性教育,侯长林教授专门撰文《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3],该文梳理了国内关于灵性教育的研究文献,详细阐述了灵性教育的内容,指明了灵性教育的实施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文章详细阐明了实施灵性教育的途径。可以说此文是截至目前为止,对灵性教育研究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灵性教育实践可以从中找出框架、找出方向。

二、灵性、灵性教育、大学灵性教育的内涵

感性、理性、悟性、知性、诗性、哲性、神性、灵性是人的认识的八个层面,灵性是最高境界之“性”。灵性源于宗教学或神学领域,随后才逐渐延伸至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等领域。在西方,灵性被描述成为“与万物和谐、与上帝合一、永恒的此刻、空虚和自我消亡的意义。”[4]抑或是把灵性界定为“个体与超自然神圣力量关系的经验和人格层面。”[5]我国学者朱新卓教授给予灵性的定义是 “生命的活性促成主动的存在趋向;灵动的意识形成独立的认识和体验;自我意识引导反思性、生成性的生存;灵明的萌发开启超越的精神向度。”[6]在古汉语中,灵性是指精、气、神,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精神、神情、精气、神气、灵气、神性,是人所具备超越于感性能力、理性能力的一种聪慧才智的能力。在现代汉语体系中,灵性表征着人具有智能,是人由聪明走向聪慧,进而超越智慧的秉性。灵性,在英文中是用 spirituality表示,说明它是源于精神性的,却远远不止是精神性,而是高于精神性、超越精神性的东西,是一种超越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灵性是为了让人的精神达致最高的境界,并且使得这种境界具有可能性,这种境界超越知识性、超越精神性、超越技能、也超越智慧。灵性意味着具有智慧,但是智慧并不意味着具有灵性,因为灵性是超越智慧的。总而言之,灵性是根植于人的特性之中,是人所具有的聪明、智慧的特性,这种特性具有灵动的生命意识、灵动的自我意识和灵动的反思、生成意识,因灵动而开启灵明进而促成自我性的成长与超越。

“灵性教育也就意味着是一种面向人的内在心灵世界,充分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及其发展需求,持续增强人的精神意识自觉,不断拓展人的精神潜能和充盈人的精神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精神生命质量并最终养成健全道德精神人格的教育。”[7]灵性教育一定是超越物质基础的教育,它源于道德性、精神性教育但同时又是超越道德性、精神性的教育,它更加关注的是人的心灵的需求和显明与精神的提升,以灵明的开启为依归,追求至高境界的真善美,使人达致悦纳并超越自我,促成自我成为具有灵性智慧的人的教育。大学灵性教育则是指大学作为以培养人才为其根本使命的学术组织,其最高目标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灵性的人,这种具有灵性的大学生是富有灵性智慧的人,是高于其知识、技能、智慧的层级之上的人,培养大学生灵性智慧的教育是超越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智慧教育的教育,大学灵性教育包括大学灵性人文教育、大学灵性思维力教育、大学灵性创造力教育、大学灵性生命教育、大学灵性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说大学灵性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大学灵性教育缺失症候

灵性教育是建基于灵魂教育之上的,但又超越灵魂教育。灵性教育能够使人具有灵性想象力、灵性思维力、灵性创造力等,当下大学教育,灵性教育缺失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灵性应该成为教育最基本、最本位的人性假设及突出其在教育目标预设中的价值性,教育中没有什么比对人的关注、对灵性的培育和养护更具有价值。”[8]

(一)知识的内在价值被忽视。我们当下的教育世俗化、功利化趋势比较严重,倚重知识教育,忽视了人的精神教育与灵魂教育,忽视了知识的内在价值,继承的也只是教育的形式。知识具有真善美的内在价值,真善美是知识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目标。大学生学习知识,只是学习了知识的外在形式,只是学得了知识内容,却并不领会知识所具有的意蕴,只是背诵了知识点,但却不知道知识的真正用途,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求真,却把“真”当成了一种教条,表面看似在做真人,做真事,但为人处世圆滑世故,老道成熟,不像学生身份本有的处事之道,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俨然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把求真当作幌子而忽视了人的精神的锻造与人性的塑造,忽略了善与美的耦合。学生学知识求善,却把真给挤兑了,把善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处理问题而当作了关系之学,学生求善是为了搞关系,搞人脉,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找好门路,善变成了关系与门路,而真却不存在其中了,学生把善的真正意蕴给曲解了,忽略了真与善的真正关系意蕴。学生学知识求美,却忘记了美只有在真与善的共存之下才具有其实质之美,美也只有在真与善共存的前提下才能激发着人的自由精神与创造能力。知识真善美的内在价值是统一于知识本身的,而不是割裂开来的,也不是形式化、表层化、表皮化的,而是深入着教育的骨髓与灵魂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学习知识,需要达到真善美的合一,真正让知识的内在价值得以显现,让人真正有灵魂、有气质、有精神,达到精气神的统一,促成人的灵性气质的达成,为培养人具有灵性思维力、灵性想象力、灵性创造力奠定基础。

(二)大学的灵性教育被荡涤。大学的灵性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指导大学进行知识生产与创造,能对知识与技能进行创新与创造,同时是能对大学的智慧与智慧教育产生指引、引导的力量。大学不仅仅是一以学术为其立命与安身的学术组织,还是一具有灵性的学术组织,同时也是需要在大学进行灵性教育的学术组织,大学只有充具着灵性,大学只有进行灵性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才会有灵气,而不是书呆子气,培养出的大学生才会具有其应有的智慧。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9]使人获得智慧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人达致智慧,而灵性教育则是使人获得智慧的通途,也是人获得教育智慧的坦途,所以大学要倡导并真正实施灵性教育,以给予学生智慧,促成其成为智慧、高大而通达的人。“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理当肩负起灵性彻底拓展与提升的责任和使命。”[1]“大学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回归大学教育的本真,以发展人的灵性为重点;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是培育、提升大学生的灵性。”[1]大学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促成大学生的灵性的达成与锻造,灵性也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因而大学需要教育的灵性与灵性的教育,但是在多元化巨型大学的今天,我们的大学似乎已经把培养大学生的灵性给淡忘了?我们的大学教育似乎把灵性教育置于在技术教育、技能教育之下了?我们的大学教育似乎不再在智慧教育与灵性教育上狠下功夫了?我想这个问号也是句号或者感叹号,因为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认为灵性教育是无用的教育,是没有经济价值的教育,是不能来的快的教育。诚然技能教育、技术教育、知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固然重要,大学生需要掌握技能、技术、知识,才能凭借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知识谋求生存与发展,但是倘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技术缺乏灵性,没有精气神,这些知识、技能、技术是难以走向深入的,也是难以发挥其智慧的功效的。赋予这些知识、技能、技术以灵性,才能促成其这些知识、技能、技术以智慧生成。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先生曾经说过“智慧高于知识。”[9]同理,智慧也是高于技能与技术的,只有通过掌握知识、技能与技术达致智慧,人才能获得自由,因为达到智慧便是获得了自由。达到自由则意味着掌握了自由知识,而自由知识的达成显然是离不开大学的灵性教育。灵性教育是教育的形而上,是形上教育,是在技能、技术与知识教育之上的教育,唯有灵性教育,大学才成为了有魂灵的大学,大学生才成为有灵魂、有精气神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的灵性力式微。大学生的灵性想象力、灵性思维力、灵性创造力等方面构成了大学生灵性力的主要内容,大学教育的重要功用当然离不开对大学生思维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育。

想象力能够促进人自身活力的发展,想象力也是人不断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想象力缺失,也就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发现、创造发明与艺术发现、艺术创造。因为有了想象力的助推功能,人才增进了从有限的现实世界向无限的可能世界奔进的可能性,想象力把昨天、今天、明天很好的联结在了一起。人所需要的想象力是富有灵性的想象力,即这种想象力富有生命的活性、灵动的意识生成与灵明的开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表现就是人是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但是随着市场化冲击着社会并侵蚀着我们的大学校园,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物质的繁荣昌达,精神文化尤其在大学校园中却在衰弱,大学生被各种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等充盈着,大学生的审美文化想象力以及精神文化想象力衰弱或者衰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不愿意多花点时间在读书、学习上,对于经典阅读是漠然,对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是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精神世界是我们心灵得以安放的场域,而精神世界的建构对于人的大脑的想象力的昌明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指向。“钱学森之问”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叩问,无疑也是在叩问着当代大学教育中人的想象力在衰弱的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力的昌明作为基底,“钱学森之问”也无疑为教育者提供想象力在教育中出现了危机的暗示,这就显明我们要重新审理与评估想象力的教育价值和想象力的教育意蕴,以重新厘定想象力在教育中的价值及其意蕴,藉此来挖掘大学生灵动的生命意识、灵动的想象生成与灵明的想象开启,促成其想象力富有灵性,即想象力的生命活性、想象力的意识生成以及想象力的自觉自为。

古往今来,不管是在思想领域做出成就的思想家,比如苏格拉底、黑格尔等,还是在科学领域做出成就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牛顿等,抑或是在学问领域做出成就的学问家,比如陈寅恪、冯友兰等,无不是思维力卓越非凡的人。思想源于思维,人类的生命智慧及其生命精神价值亦源于思维,思维能够产生并造就思想,因思维造就的思想而更富有价值,思维与智慧,思维与创造紧密联接在一起,所以人的思维力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社会发展得以进步的动力源。开放性思维力、闭合性思维力构成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力的两大主要思维力系统,其中开放性思维力含括发散性思维力、求异性思维力、旁通性思维力、辐射性思维力,而闭合性思维力含括聚合性思维力、求同性思维力、集中性思维力、直达性思维力。思维力在大学生成才成长中不可缺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所在。灵性思维力的培养成为了大学生思维力培养的关键一环,灵性思维力是人的思维力最为活跃的一种样态,也是人智慧火花产生的源泉,是人的智慧走向升华或智慧升级的动能,科学研究的发现与艺术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灵性思维力的支撑,然而,大学生灵性思维力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存在了缺位状态。

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高等院校要探究高深学问就意味着需要对高深学问进行再造与创新,也就是创造新知识、新领域,这就离不开大学生创造精神的培育与实践能力的锻造,这就需要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的创造力的培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来贯穿,这也是大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需要。如果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只是书呆子气,而缺乏灵气,只是能工巧匠式的人,而缺乏灵性,那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是将来难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社会所需要的人必定是具有智慧的人,而这种智慧的人一定是富有灵性智慧的人,大学生灵性智慧的培养在大学生的创造力培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灵性智慧当然关乎着灵性创造力的生成,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转识成智”,大学生灵性创造力的培育需要大学生灵性智慧的锻造,这种锻造则要求大学生能够“转识成智”,进而成为灵性智慧之人。

“转识成智”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如果教育不能“转识成智”,那就意味着这样的教育是无能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不能实现人的能力的发展,更不能实现人的智能的发展,“转识成智”也是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转识成智”是人的主体性的需要,也是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的需要,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知识化社会,知识的更迭不断与演变,信息技术的不断摄入与深入,导致了知识价值、信息价值与智慧价值的冲突与矛盾,这就要求知识化时代需要呼唤智慧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时代需要呼唤价值重构与多元化的选择路径,这也需要呼唤智慧化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实践中的知识与智慧的“两张皮”现象,达到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合一,即教育知识与教育智慧不脱节,烘托出人的自由自觉发展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以及人的解放和人的灵性拓展的旨归,体现出人的自由自觉秉性,彰显着人的创造性与主体性的特质。

四、大学人文教育达致人的灵性拓展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灵性拓展关涉着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灵性教育的目的在于促成人的独特性、自由性、个性、自我超越性等人性的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促成人的灵性的提升与拓展。人的灵性拓展需要以大学人文教育作为依托。

(一)大学人文教育:灵明开启之道

2005年7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看望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钱学森问温总理:“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人才,在人文方面没有一个像民国时期那样的大师,在科学方面也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这就是教育界知名的“钱学森之问”,撇开科学方面的诺奖得主来说,连人文都难以培育出一个像民国大师那般的杰出人才,这也足以可以说明,人文教育在大师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功用之所在,除了这方面的重要功用之外,人文教育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于促成人的灵明的开启。这也是人文教育的“文明之道”与“教育之道”之所在。

一方面,人文教育的“教育之道”在于人文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所应该具有的应然之义,也是“教育”的本真意义。中西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中的“教育”原本就蕴含着“人文教育”的意蕴,只是到了我们近现代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大学教育中,“教育”被科学与技术所挤兑着,导致了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大学教育被科学主义、技术主义所浸染,致使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等在教育中大行其道,师生在接受教育中都是抱着功利、实用与工具的态度与行为去传授与探究和学习知识,“教育”的“人文性”被淡化,并越来越被淡化,被人们所忽视,被忘却,甚至是被人们所掩盖以及掩饰,“教育”不再“人文”,“人文教育”也不再“人文”,当今时代在“教育”二字中增加“人文”一词,提出并宣扬人文教育,也是为了烘托出“人文教育”的“教育之道”,让教育追本溯源,回归到其本源性上。人文教育按照其理论路径与实践逻辑来说就是一种“教人入道”的教育,让人通过人文教育具有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在理论智慧上,能够对事物的思索有理性,有感性,有知性,有智性,更具有人文性,不会对事物的看法与观念单一化、片面化,而无法通达全面与整全;在实践智慧上,让人通过人文教育能够在行动与实践上,具有自己的智慧路径选择与依赖。在实践与行动上,不但注重实践与行动对象上的工具价值,注重其工具理性,而且注重着实践与行动对象上的理性价值,注重其理性价值,达到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这也便是人文教育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教育之道”。

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的“文明之道”在于让人有教养,经教化而富有教养,富有素养、修养与修为,达到精神的文明与通达,从而让行动具有文明行为,这就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文明之道”。那么要怎样才能达成“文明之道”呢?最好的捷径是阅读古典与经典,经典与古典能促成个体教养性教育的养成,从而提升其素养与素质,达成开化文明的境界。“大学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重要场域,人类应去守护大学所诞生的富有生命灵魂意义的思想,而大学思想的保守性就在于大学思想保守的是人类的经典永恒的东西,这些经典思想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守护。回归古典教育,守护经典、保守传统是我们当今大学教育所要做到的。那么哪些著作与思想是人类的经典呢?古希腊的‘自由七艺学科’延续至今,它关乎的是人文、自然与社会的现象与规律,具有永恒的思想与教育及学术意义;柏拉图的《理想国》教育人如何成为一名哲人、智者,教人达致完美人格与人性的卓越,具有教化意义,这一经世著作延传至今仍为许多教育学者与哲学学者等去解读其深意以飨世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以及我国的《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中西方经典哲学、教育著作对理性、自由、平等、幸福、德性等的解读,并且这些也是人类所追求与不断完善的要素。大学唯有将其承继好,人类才会有其精神意蕴,除了守护这些经典核心价值元素外,人类势必要对这些东西进行超越与创新,只有超越并创新才能助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使人类的灵魂走向更高的层面与境界,从而达致人类生命幸福的福祉。”[10]

再一方面,人文教育能够让人“转识成智”。自近代以降,人类的知识被打上了“工具性”、“技术性”、“科学性”以及“非价值性”的烙印,使得人类的教育知识呈现着“工具化”、“技术化”、“科学化”以及“非价值化”的特性,人们更注重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技术性价值、实用性价值,导致了知识的工具论价值取代了知识的本体论价值,这势必会造成人文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处于旁落或附属的地位,自然科学知识则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导性知识而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工具性知识价值观和功利性知识价值观成为了知识教育的主流,也成了知识教育的基本信仰,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了知识教育的主导性力量,人文教育得以式微甚至是失落或偏离知识教育的轨道,人文教育价值的滑落,这会导致人文价值观的缺失,进而引发人对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追寻的动摇,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以及人文性的弱化,不利于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以及人文性和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凸显。“转识成智”则是将人的智慧发展建基于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知识与智慧在教育过程中的交互性作用,通过知识与智慧二者的共同作用与生成转化,“化知识为智慧”,用智慧来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的生成与创生,以达成“转识成智”之目的。我们今天的知识教育如果忘却了智慧,只是单纯的依凭科学、技术、信息等来发展教育,来为社会谋福祉;如果我们今天的教育知识只是纯粹的重视信息、科技与技术,而不赋予知识教育以理想、信念与信仰;如果我们今天的知识教育只是看重其工具价值与技术价值,忽略其理性价值与人文价值,那么我们的知识教育即便进行得再好再繁荣,也难以解决人类生存的信仰教育与价值教育问题,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及其生命价值终将失去其应有的灵性与灵魂。因此在科学教育与知识教育中唯有贯穿着更具有基础性与根基性的人文教育,才能不至于科学技术、信息知识的学习及获得与智慧的达成产生脱离、分离与脱节的状态,因为人文教育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使人真正的走向“转识成智”的彼岸。

大学人文教育能够更好的处理好知识教学、知识传授与智慧教育、智慧养成的辩证关系,让“转识成智”成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不让知识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获得、信息的捕获与智慧培育、智慧生成产生脱节甚至是偏离“转识成智”的轨道,这也是人文教育的应有之义。智慧教育是理性知识属性与价值知识属性的辩证统一,是理性智慧与价值智慧的合一,现代知识教育在“技术至上”、“科学至上”的主导下,出现了功利主义知识、实用主义知识、工具主义知识的价值取向,导致了现代的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掌握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技能技巧,这是一种狭隘的智慧教育,只是倚重了知识的外在价值与外在的社会功能,而并没有着重在知识的内在功能与本体功能上。“转识成智”的人文知识教育做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辩证统一,做到了知识性格与智慧性格、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的辩证统一,进而促成人的教育智慧的达成。“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11]这是科学知识、信息知识与技术知识教育所不能达到的目的,而人文教育却贯之以知识教育的科学性、技术性之外还兼具人文性、精神性、灵魂性,这是人文教育的“转识成智”的走向与目标,也是大学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走向与目的的旨归,即由单向度的只掌握科学、技术、技艺、技能的人走向全方面发展的既能掌握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又能赋予其人文素养、人文修为的人,进而达致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人的自主、自觉与主体性发展,达到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全面发展,促成人性的解放与通达。

(二)灵性人文教育:灵性拓展之途

灵性人文教育是能够让人的心智健全、灵明开启的教育,是让人的灵性得以提升与拓展的教育,它的实施主要是落实到人文课程上来,这就要求在大学教育中需要加强人文课程与教学。

其一:明确人文课程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课程建设,理念先行,人文课程建设也是如此。人文课程建设需要明确其应有的课程理念。人文课程建设与人文教育的实施理念是并行不悖的,是合一的,即都是为着人出发,为着彰显人,为着张扬人性的光辉而进行课程建设的。

首先,要在多种课程中融入人文理念。理工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原理性知识,也是具有人文性的知识的,同样人文课程中的文史哲等人文知识也是具有理性思维的,这就需要大学教育中的多种课程之中要融合人文理念,也就是说需要让理工科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接受人文科学教育,使其具备一定基础的人文知识,而文科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具备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并掌握理工科的基础知识,这样在多种课程中融合多种知识,使受教育者融会贯通,促成其全面发展,个性能够得以彰显。其次,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课程。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是不能仅仅单纯靠专业教育来完成与实现的,专业教育如若不融入非专业教育,如若不融入人文教育而培养的人只能是只懂技术而不懂人文的,只懂科学而不懂人文的单向度发展的人,这种人是片面的人,是大学教育培养人才所不提倡的,否则走向社会也将会是单向度的人,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社会不但需要科技或科学人员,更需要容科学与人文、科技与人文为一体的人,这样的社会才会朝着良性的轨道上发展。因此,需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课程。人文课程学习能弥补专业教育中带来的不足,促成学生从综合的,全面的视阈来接受专业教育,进而丰富并提升专业教育的内涵、内蕴及其质量。在专业教育中要将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有效的融合起来,做到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专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融入人文课程,人文教育中的人文专业也融入具有基础性与原理性的理工课程,做到人文化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化的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交融,进而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目标。再次,让人文课程理念扎根于大学这片沃土上。人文课程不仅仅是受教育者需要掌握与学习的,同时也是教育者也需要研习的,只有师生具有人文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常识,才能使人文理念扎根于他们的灵魂深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做更好的服务工作。所以需要让人文课程理念扎根于大学师生群体,扎根于大学的沃土之上,让人文理念与人文精神遍染于整个大学,让大学教育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具有生命力,助推大学教育自由而全面的整全人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二:完善人文课程体系。

首先:人文课程建设全过程的一体化。大学教育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作为大学教育的实施载体的课程来说,课程建设当然也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人文课程建设也不例外。因此,人文课程建设要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着力点,注重人文课程建设的过程一体化与全程化的课程建设目标,保证学生的教育全程能够接受人文课程的熏陶,以促进学生的整全人格与独立人格的发展。所以,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应要保证人文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要避免课程设置的零散化、零星化与碎片化,课程设置要由零散化、零星化、碎片化向整合性、综合性、连贯性与系统性转变,确保人文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系统化与全程性,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课程学习不会片面化、零散化、碎片化,保证学生的课程学习的系统性、整全性,人文课程贯穿于学生其他课程学习的始终也是为着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而非单向度的发展的目的,这也是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

其次:人文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人文教育所涉及的面十分宽泛,其知识面之广,就意味着不可能受教育者把人文教育的知识全部学习完毕,这就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学习人文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学习可以做到“通识”与“识通”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并不是说各类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学遍所有知识,而是有选择的学习具有普遍价值与普适性的知识,这就要求大学教育要打造核心的人文课程,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进行学习。因而,大学教育机构要优化好人文课程,使人文课程内容综合化,打造成优质的课程群或者课程模块。如打造数学与自然科学、艺术与审美、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伦理等课程模块或课程群,从课程模块或课程群中建设一系列人文核心课程,达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与精品化,实现课程内容的普适性与综合性,将基础性知识内容、原理性知识内容、技能性知识内容以及人文知识内容做到融会贯通与有效的耦合,这样学习者便不会所学的课程知识要么是单纯的人文课程知识而缺乏应有的基础性课程知识、技能或原理性课程知识,要么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课程知识而缺乏应有的人文课程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转化于自身生命理论与实践中,造就成一个整全发展的人,而非单向度发展的人。

再次:完善人文课程师资队伍。一所大学的人文教育水平如何,取决于是否有着高水平的教师,一所大学的人文教育是否能够得以有效开展与实施也取决于是否有教师愿意去为之躬亲践行。人文教育在大学遭遇边缘化或者说人文教育在大学式微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大学的人文课程教师缺乏,人文课程师资队伍也缺乏,未能够得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文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体系,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厚重的人文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的教师来推进大学人文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也就是说这批人文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既需要有扎实、较高的专业与学术水平,同时也要有宽广的、宽泛的知识面,还要有厚重的人文底蕴与人文素养,能知晓人文课程的要义,设计好人文课程目标体系。为了这一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学教育机构要选拔一批有人文底蕴与较高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教师进行专门研习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等,建立一支精干的人文课程师资队伍,开发出一批优良的人文课程,以更好的实施并开展大学人文教育。

其三:加强人文课程教学。

有了明晰的人文课程理念、人文课程体系、人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以及人文课程教师师资队伍来加强人文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外,当然还需要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为的是让学生学习广泛的人文知识,掌握广博的人文知识,接受人文情怀与人文情操的陶冶,使学生具有更好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深厚的人文功底,用激情来引导学生进入人文美妙与曼妙的世界中,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品味经典、阅读经典进而领悟经典,与学生一道探讨、研读经典、走入经典,激发学生自主自觉的人文阅读兴趣与激情,从人文阅读中领略人文的博大与精深,建构自觉的人文思想体系,塑造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的还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课外教学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助推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悟人文情怀,体悟人文精神,还可以举办经典名著读书会,举行人文与哲学类的讲座或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真正让人文知识的传扬进入学生内心深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使其人格得到自由而整全的发展,使其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侯长林,张新婷.论大学之灵性[J].教育研究,2016(7).

[2] 綦玲.也论大学之灵性[J].现代教育论丛,2017(4).

[3] 侯长林.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7(11).

[4] 郝敬习.精神性: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

[5] Hill P C,Pargament K L,Hood R,W, et al. Conceptualizing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points of departure[J].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2000(1).

[6] 朱新卓.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提升人的灵性[J].教育研究,2008(9).

[7] 杨颖东,郝志军.灵性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践方式[J].教育研究,2016(12).

[8] 龙红霞,张凌宏.校园生活的灵性意识培养[J].铜仁学院学报,2017(10).

[9]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连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10] 曾维华,刘洪翔,王云兰.略论“四美”大学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猜你喜欢
思维力灵性人文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氤氲灵性画图开——傅抱石四十年代绘画展览综述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人文绍兴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