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2018-01-28 10:01刘宇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目考试改革

刘宇辉 _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2017年秋季学期,北京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此次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变革。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提出几点意见。

稳中求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做到“四个到位”

1.要高度重视高考综合改革,做到认识到位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审议。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制度变革。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市委常委会同意,北京市于2016年5月向社会发布《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党代会报告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应有之义。要站在这一高度认识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要把高考改革视为高中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学生为本,把立德树人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的。破除唯分数论,破除“一考定终身”。加大学生的选择权,为学生提供“私人订制”课程。通过改革彰显高中学校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探索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教学制度,加强和完善学业指导和学生发展指导。

2.市、区、校积极探索,做到方案细化,跟进到位

要抓紧研究关键问题。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的方式、等级性考试时间等问题都很关键,但现有方案各有利弊,尚未达成共识。考虑到不影响高一教学安排,目前文件中没有明确。要在上海、浙江高考高招一轮完成后,在教育部指导下抓紧研究、公布。

要抓紧细化配套方案。高考综合改革将引起高中育人模式、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等的全新变化,要抓紧研制出台课程、教学、师资安排等配套文件,确保改革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要坚持改革全程指导。2017级高一新生面临“三新一旧”,即新高考、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旧教材过渡期,必须对过渡期课程安排、学科教学等给予明确指导。同时,在改革进程中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改革出现的问题,不断细化试点方案,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要关注学校探索,充分调动各区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及时宣传推广成功经验。

3.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到配套保障到位

要坚持统筹推进改革。坚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与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同步研究。对高考改革、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选拔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等进行系统谋划。

要完善教育资源保障。北京市优质高中近年连续大量扩充学位,高考改革背景下开课量需达到目前的1.2-1.5倍才能基本满足学生走班选课的需求,现有师资、教室等教育资源面临严峻压力,要针对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加大支持力度。

要加强高水平题库建设。高考改革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要组织实施考试机构专业提升项目,增强考试机构在考试组织管理、命题、考试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加快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人员资格标准、命题专家库和题库。积极做好2017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与组考工作,确保教学、考试一致。

4.高中学校要因地制宜,做到落实措施到位

为平稳推进改革,各高中校在教学安排、师资调配、资源配置、学生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指导等方面都将承受很大压力,要根据校情,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

积极稳妥推进选课走班。走班教学不是新工作,2007年普通高中进入新课改之初,我们就探索走班教学,许多学校的选修课特别是校本选修课采取了选课走班方式,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新高考实施,学生考试科目组合由原来文科、理科两种,增加到6选3多种选择,原来固定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学生多样的选择需求,需要积极实施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根据办学特色、学生选择、班级规模等因素综合协调。

实施多种形式的校内走班。可以全员、全科走班,实现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这种方式对资源和管理的要求高,适合学校规模较大,师资、教室等资源充足,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学校;也可以基本保持语数外行政班格局,选考科目走班,这种方式对资源和管理的要求比全科走班低,适合大多数学校;还可以将选考科目相同的学生编为同一行政班,这种方式适合规模较小的学校。

探索突破边界的跨校走班。可以在校内走班,也可以在学区内、集团内走班。市教委还将筹备全市高中教学资源库,统筹解决选课带来的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将教师的专业、特长、可开设课程等信息录入资源库,供有师资需求的学校检索,为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鼓励优秀教师在完成人事关系所在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跨校、跨区到城区一般高中和郊区高中兼课。

充分借鉴上海、浙江经验,为全国推进高考改革积累新的有益经验

1.要认真分析两地改革体现的共同趋势

把学生发展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作为研判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突出选择性,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打破唯分数论,推进“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为招生录取的两个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在推进高中课改、高校招生改革中发挥重要参考价值;打破“一考定终身”,实现多元录取,高职自主招生、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统一高考等多种考试和招生模式并存。

2.要认真研究两地改革的差异及影响

上海、浙江两地在具体方案实施上存在差异,如选考科目组合差异、考试次数差异、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和时间上的差异、等级性考试科目分值差异、考试组织和命题差异、综合素质评价差异、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上的差异等。要认真分析这些差异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与选拔等产生的影响,权衡利弊,借鉴经验。

3.要因地制宜,体现北京特色

上海、浙江两地试点方案具有典型性。浙江方案中“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影响不断扩大。一些高水平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国科大、港中文(深圳)开始加入,得到了高校、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上海方案中“春考”社会反响良好。“春考”主要是面向上海市本科院校部分特色专业招生,需要通过面试等方式考核学生能力。2016年,有23所高校参加“春考”,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被两个专业同时录取。北京市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之一,要在认真分析与借鉴上海、浙江两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北京特色、体现北京水平的改革方案。既要探索符合北京实际的高考综合改革路径,又要为全国推进高考改革积累新的有益经验。

密切关注和跟踪上海、浙江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次高考改革是涉及招生计划、考试方式、录取模式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改革,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空前,社会关注度空前,对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是空前的。上海、浙江改革在实践探索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有些是改革初期不适应带来的阵痛,随着实践的推进会逐步缓解;有些是技术性的,通过完善技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有些是结构性的,需要深入研究,统筹协调,多部门协作解决。

1.改革过渡阶段观念变革带来的不适应挑战

主要表现在选择性理念与选择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上。一方面,现在高中学校应对选择性的能力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应对新高考也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调研发现,上海、浙江部分高中为提高升学率,忽视立德树人,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一些高中学校教学围绕分数转、围绕考试转的现象还比较突出,部分高中为赶进度,压缩选修课时间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时间。北京市要坚决杜绝出现此类问题。

2.改革方案落地带来执行环节优化调整的挑战

如考试科目分值的设定和科目之间的等值性问题;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和高校招生挂钩的问题;考试时间选择和考试次数对高中教学秩序影响的问题;学生发展指导滞后,缺乏专业性的问题;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走班教学和全员导师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等问题。

北京市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已经关注了这些问题,有些问题正通过政策设计予以避免,如科目等值问题、考试时间选择和考试次数对高中教学秩序影响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如发展指导滞后和缺乏专业性的问题。有些问题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共同研究,如教师负担加重的问题等。

3.改革配套保障没有跟上所产生的挑战

如考试机构能力建设与改革的要求不匹配的问题;一般高中的发展面临挑战,存在拉大差距的可能;国家高中课程标准不出台影响高中教学安排问题;教育系统内部、政府各部门缺乏统筹协调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1.实施全员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市教委将针对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过渡期课程实施方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开展系列专题培训。参训干部教师要认真领会、学习,既要准确领会和落实改革精神与措施,又要能够准确传达和宣传改革精神与措施,成为推进改革的骨干力量。

各区要成立由区教委主任任组长的高考综合改革培训领导小组,首先完成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高中管理干部、新高一教师全员培训,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要将改革精神和具体要求准确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干部教师,让每一位干部教师理解为什么改革、怎么改革,如何适应和推进改革。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2.增强政府统筹和保障能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调研表明,在一批试点省市高考改革出现了“高中学校热、高校冷”“教育部门热,其他政府部门冷”的情况,北京要避免类似问题。

市级有关部门要指导高校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尽早向社会公布。

要明确师资配置、校园规划、经费投入、奖励机制等方面的责任,根据高考改革新要求核算生均经费,测算教师编制、校园规划、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数据,适时修订高中学校资源配置标准。

3.加强对高考改革的舆论引导

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涉国家民族的未来,改革一旦启动就没有回头路,只能前进,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公众进行宣传和引导。

4.增强试点方案实施效果的跟踪与评估

要跟踪高考改革对各类学生群体、各类型高中的影响。要跟踪学生科目选择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特别关注学生物理、化学等科目选择情况及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之,高考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紧迫,任务重大,要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精心谋划、精细实施,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猜你喜欢
科目考试改革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改革之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瞧,那些改革推手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