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学 葛小蕾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讨论并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那么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小组合作更有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组合作学习使生本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合作学习既要发挥个人的作用,更要发挥集体的作用。要使这两个作用相辅相成,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积极参与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3)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如果说组织工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那么科学评价可以称得上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
(1)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2)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1.选好一个合作的主题。一般来说,简单的知识技能教学任务无须小组合作学习。那些要求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能够形成“认知冲突”的学习任务适合合作学习。如:探索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做出某种有价值的预测发现。拓展性的训练题:要求学生多方面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思路。比较性的分析题:要求学生对多种答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多步骤的操作题:设计比较复杂,学生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分工协作。
2.明确活动要求。要明确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评判标准,大致时间,讨论后汇报交流的方式等。
3.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是否善于表达等因素的差异进行搭配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人数以4~6人为宜,设有组长、记录员、维纪员等,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维纪员负责控制小组噪音,维持小组纪律等。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
【4】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新校园,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