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27 12:17陈月霞
考试周刊 2018年100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陈月霞

摘 要: 将历史故事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都会有所提升。将历史故事加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但是,在引入历史故事推进历史教学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些原则问题,包括不同类型的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将针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分析。

关键词: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历史这门学科在一部分人眼中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不应当将历史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极容易歪曲历史事实,带给学生错误的历史知识。但是,到如今还有许多历史故事依然脍炙人口,凭借的正是历史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情节。长期在农村学校的教学,发现农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远不如语、数、英,学习兴趣低下,甚至厌倦。所以,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当中,利用历史故事这个媒介将原本略显乏味的历史阐述给学生,既能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又能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 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现实意义

(一) 故事的形式更易学生记忆

故事通过文字以及话语在人们当中传播,情节曲折的故事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的逐渐发展,会给学生一种代入感,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品味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同时,我们相信优秀的历史故事当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精神文化,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安史之乱》这一章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安史之乱爆发的缘由,其中之一就是唐玄宗的昏庸,涉及到了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古诗中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被人熟知,可以借用这个故事引出安史之乱发生的缘由,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 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历史的兴趣,提高其认知水平

十几岁的初中生正是对一切都抱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尤其是刚上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这时的初中历史教材如果过于乏味枯燥,就会致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教师强制性要求学习还会使他们觉得厌倦。因此,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利用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进而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二、 引入历史故事的原则

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要遵守的原则,才能让历史故事的引入有意义。

引入的故事要有针对性,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对本堂课的主题要清晰,收集的历史故事也要围绕这一主题。所选取的历史故事一定要和这堂课的主题联系紧密,并且故事具有比较深刻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的深化学习。

例如,在讲述新文化运动这一章节时,就可以引入陈独秀在东京留学,强行剪掉当时留学监督辫子的故事。教师可以对这一故事作进一步的解读,陈独秀想要剪掉的是国民灵魂中的“辫子”,是对当时落后思想的一种反抗行为。故事的历史背景,与陈独秀后面坚信科学主义,除旧布新。这个故事就与主题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加强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铭记这段历史。

三、 历史故事的具体应用

(一) 利用历史故事开始教学

科学证明,人在一堂课中注意力的保持大概只有二十五分钟。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要注意对历史故事的应用,利用故事的趣味性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而达到教学效率的提升。一堂课的教学开头,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开始就应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开始环节,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保证这一堂课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例如,在教学《秦的暴政》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在网上收集秦始皇暴政的故事。例如,当时的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一典故、焚书坑儒的故事以及当时的陈胜吴广起义,学生可以自主在课堂上分享这些故事,阐述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学生故事讲述完毕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为何发生,总结当时秦始皇实施的暴政。在这些故事的讲述中,学生会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引起学生对后面教学历史内容的兴趣。

(二)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也是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一种方法。需要教师分析学生思维的“热点”,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这一课的主题就是我国的四大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在我国广为流传,其中的任务以及时间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如数家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里面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再适时引入当时特定的小说历史背景。这样设置问题情景,保持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乐意思考回答问题,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三) 利用历史故事化解难点

例如,在对《半殖民半封建》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如果直接将相关概念灌输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这样太过抽象的概念,致使学生的学习仅限于表面,不能深入学习历史。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加入历史故事,它们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当时的历史背景。例如,“公租界”的一些规定以及故事,让学生置身当时的历史中,体会“半殖民,半封建”这一概念的深刻意义。历史故事的引入,将原本不好理解的重难点,变成易于学生体会的概念。

(四) 利用故事对课堂进行结尾工作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一个历史故事或者相关的信息进行结尾工作,一方面可以串联这堂历史课上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故事的结尾,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比如,在讲到《商鞅变法》的章节中,商鞅提出的变法对于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最后却被秦惠王下令处死。商鞅在逃避秦惠王追杀时,躲入一个客栈,却因商鞅变法新规被掌柜拒绝。这个故事作为结尾,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商鞅变法的记忆,并且了解商鞅变法对于当时秦国的社会意义。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受到当时权益者的重重阻挠。改革必定要付出代价。

历史故事结尾也可以起到总结的作用。一节成功的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开始,也要注意结尾这一环节。教学总结其实是这节课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起到总结和提升的作用,又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利用历史故事结尾便是其中的一种,只要使用得当,不限于何种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利用比较有名的《推恩削藩》以及《杯酒释兵权》这两个故事,来说明汉武帝以及宋太祖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采用的政治手段。利用这样的故事作为总结,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原本还存在疑惑的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的变动创新,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对于教材深入理解,注重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研究,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教学。巧用历史故事,让历史课堂的氛围轻松有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历史教学当中,不但传授知识,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历史故事的引用也要讲究一个度,注重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将历史故事的作用发挥出来。不要太过追求课堂上的活跃,将历史课变为故事课,从而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主次不分。将学生对于历史故事的兴趣转移到历史学科身上,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强化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宽盛.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快乐阅读,2016(18).

[2]高晓霞.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6(17).

[3]韦吉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2016(11):00294.

[4]尹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6(13):137.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