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做好“教”与“学”的无缝对接

2018-01-27 22:40臧学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甲鱼学情习作

臧学华

[摘 要]“以学为中心”,我们要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更要做好“教”与“学”的对接,不能顾此失彼。“以学为中心”,切忌形式主义,要让课堂上的“教”真实对接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不应囿于教学的经验,思维定势,而要依据学情,“因学设教”。“教”与“学”的适配和对接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为中心”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学为中心;“教”与“学”;学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13-02

近几年,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改的土壤里播种、发芽,孕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在热闹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各样被冠以“学为中心”的“技”的绚烂,遮盖了“学为中心”的本质追求。那“学为中心”的课堂该如何摆好“教”与“学”的位置,平衡两者的关系,无缝对接呢?

一、“教”与“学”对接,切忌形式主义

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在倡导学习方式变革的当下,许多教师只是形式上简单地照搬优秀教师的做法,拿着一把“学为中心”的新壶,装的仍是“教为中心”的老酒。预习单、导学单、助学单成了践行“学为中心”的门面担当,假自主、假合作、假探究充斥课堂,导致“以学为本”的轨道偏离。

在我县的教研工作例会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小木偶的故事》,在课前学习单中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见表一)

借助这样的前置性学习,学生可以梳理故事内容,概括文章内容。教师也可通过它掌握学情,调整教学预案,做到以学定教。

课始,教师说:“同学们真了不起,课前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了小木偶的事,并且通过概括小标题完成了表格的填写,请看,这位同学的填写。”(课件出示表二)

看到表二,给人的印象是这个班的孩子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相当不错。但是,当表二展现时,学生的反应却比较平静,缺少在这一情境中应有的欣喜和冲动。这样,让人想去探寻课堂如此清冷的原因,去了解有多少孩子是这样完成表格的。

接下来,这位教师让学生根据人物和事件,借助“起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最后”这些连接词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可是,学生的表现差强人意。研讨时,我向这位教师了解课前学习单的完成情况。原来,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前学习单是这样填的。她庆幸有这样的一个学生,让她可以按照教学设计将戏唱下去。

拿过学习单浏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概括是这样的。(见表三)

张丰先生认为:“学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如果教师能正视学生的学情,在课堂上先出示表三,赞赏学生的学习所得,再引导学生发现范例的表达特点,进一步提炼,而后在反馈中逐步呈现形成表二,就能让课堂上的“教”真实对接学生的“学”。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二、“教”与“学”对接,不做甩手掌柜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要学会适时示弱,要懂得在课堂上把自己“藏起来”。但是,示弱不等于教的缺失,“藏起来”不等于教师的缺位。“学为中心”的课堂,不仅要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还要落实以教导学、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调研一线教师的习作课堂,我们发现往往在明确习作内容后,教师提出习作要求,学生反馈一下习作的方向与构思,便开始动笔了。教师要求学生做到有条理、写具体、写生动。至于如何让作文条理清楚,如何让作文具体生动,学生知之甚少。因为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地教过,这里的“教”与“学”之间有一道鸿沟,没有对接。

习作课上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板书: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教师的习作指导往往就此戛然而止,真正教给学生进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方法的教师凤毛麟角。学生的语言特点与成人的语言特点截然不同,爸爸的语言特点和妈妈的语言特点也是大相径庭。这些很难在学生的习作中体现,因为很少有教师在此能做到“以教导学”。

“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教师一定要建立强烈的“用教材教”“教为学服务”的意识,在學生的困惑处,在学生遭遇学习瓶颈时,要适时出手,开渠引水。

《看戏》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教学这一段,教师一般会让学生细细品读,然后当学生体悟到比喻让描写形象生动时,就会收工。

笔者工作室学员张龙军老师在教学中这样处理。在学生朗读之后,张老师先让一颗玻璃弹珠在桌上滚动,从高处跌落,在瓷砖上跳跃,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实实在在的声音与惟妙惟肖的文字建立链接;再出示《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段,让学生感受表达的传承;然后回顾学过的课文语段“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接着引入课外的语段“唱了十几句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里盘旋穿插”,让学生领略描写的多姿多彩,体悟比喻让声音更形象;最后让学生倾听歌曲《贝加尔湖畔》,尝试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声音。他们的描写具体而生动。

这样的教学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比较好地对接了“教”与“学”。在互联网时代,依据学情,教师的“教”要匹配学生的“学”,“以教导学”不妨“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难度深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孙双金语)。要谨防外婆做鞋子,年年老样子。endprint

三、“教”与“学”对接,正视因“学”设“教”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常常会囿于教学的经验,习惯性地从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出发,精心预设教学环节,让学生踏上教师铺就的轨道,顺道而行,绝不轻易允许脱轨事件的发生。在一次口語交际教学研讨活动上,一位教师执教《观察中的发现》,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观看视频:小甲鱼破壳而出的过程。

2.合作学习一:观察小甲鱼的样子。

学生6人一组,每组一个塑料盒,放入2-3只小甲鱼进行观察。

◇仔细观察小甲鱼的各个部位,和同伴交流。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或者提问。

3. 合作学习二:给小甲鱼喂食,观察小甲鱼的活动和饮食。

……

这一口语交际的设计,教师可谓精心准备,教学的活动性和趣味性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不管是观看有趣的视频,还是可爱的小甲鱼现身,都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预想中的兴奋乃至惊呼都没有出现。

正纳闷原因所在,有教师介绍:暑假里,每个孩子领了甲鱼蛋,带回家中孵化并饲养,这些小甲鱼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它们已经和孩子朝夕相处一个多月了。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课堂与学情没有对接,是教师“教为中心”的一厢情愿。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因“学”设“教”。如果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平日里跟小甲鱼相处时的所见所闻,再将平时的无意观察引向课堂上的有意观察,将孩子们的观察引向深入、引向细节,课堂就不会这样波澜不惊。

也许是塑料盒不够自在,也许是教室里的喧闹吓着它们。面对可口的食物,小甲鱼并不买账,大多趴在盒底不肯动弹。这时,观察陷入困境。

正在课堂出现尴尬的时候,一个孩子兴奋地喊起来。原来,一只小甲鱼竟然爬上塑料盒的边框,意图翻越。遗憾得很,教师走过去阻止了小甲鱼的出逃,让它回到了盒底。

可惜!如果此时教师能抛开预设,让学生围过来观察这只小甲鱼的出逃行径,重新创设交际情境,也许就能打破僵局,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学定教”“因学设教”是有效对接“教”与“学”的重要保障。这堂口语交际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在一个空间,导致对接失败。

“以学为中心”,我们要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更要做好“教”与“学”的对接,不能顾此失彼,偏离轨道。“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都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生的背景知识、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内在需求等相适应。”(施茂枝语)“教”与“学”的适配和对接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为中心”的有效保障。

(责编 韦 雄)endprint

猜你喜欢
甲鱼学情习作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抓甲鱼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牛市或延续至全年,甲鱼接下来还会再涨一轮吗?
甲鱼变鱿鱼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